王國杰 安克敬
〔關(guān)鍵詞〕 生物;高考試題;商榷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B)—0056—01
歷年高考中,有關(guān)新陳代謝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必考內(nèi)容,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又是重中之重,理所當然便成為每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在2009年高考中,全國理科綜合Ⅱ卷第31題就結(jié)合生產(chǎn)實際,考查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guān)知識。但根據(jù)相關(guān)生物學知識,我認為本題的設(shè)置和答案還值得商榷(題目及參考答案略)。
問題一:A種植物的曲線是否經(jīng)過原點
高中《生物》課本選修本“光合作用與生物固氮”一章中關(guān)于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情況可總結(jié)為圖1。分析下圖,我們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濃度很低時,綠色植物不僅不能制造有機物,還要消耗體內(nèi)的有機物,而且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提高,光合作用會逐漸增強,當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的強度就不再隨二氧化碳濃度的提高而增強了。
由此可見,當二氧化碳的濃度很低時,綠色植物基本不進行光合作用。但本題圖中A種植物卻是當外界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為零時,CO2的凈固定量也為零,即意味著該種植物此時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與呼吸釋放的CO2量相等。這一點是與實際情況相悖的。
因此,筆者認為該圖中A種植物的曲線圖不應(yīng)過坐標原點,即當外界環(huán)境中CO2濃度為零時,CO2的凈固定量也為負值(如圖1所示,在A點較合適)。
問題二:當CO2濃度為300μL·L-1時,光合作用較強的植物是A種植物還是B種植物
由于綠色植物在有光照時,既要進行光合作用,又要進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故光合作用的強度可用單位時間內(nèi)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釋放量)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可總結(jié)為圖2。從圖中我們可知:總光合作用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
本題第一小題要求判斷在CO2濃度為300μL·L-1(接近大氣CO2濃度)時,光合作用強度較高的植物是A種植物還是B種植物,其所給答案為A種植物。但是,我們從圖中可直接看到的只是凈CO2吸收量,即凈光合強度。而題目很明顯要求的卻是總光合作用強度,且總光合作用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再聯(lián)系上一問題可知,A種植物的曲線并不準確,故無法讀出A種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因此也就無法準確計算A種植物的總光合強度了。所以,本題不好判斷此時光合作用強度較高的植物是A種植物還是B種植物。
問題三:“響應(yīng)”一詞用得是否恰當
另外,在本題“A、B兩種植物在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強度對環(huán)境中CO2濃度變化的響應(yīng)特性”這段話中,根據(jù)題意,我認為“響應(yīng)”一詞應(yīng)改為“相應(yīng)”。即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對環(huán)境中CO2濃度變化的相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
改正
假設(shè)將本題修改后如圖3所示,即A種植物的曲線過a點,B種植物的曲線過b點,且假設(shè)當CO2濃度為300μL·L-1時,A曲線和B曲線的縱坐標差值為10,則當ab<10時,A種植物真正光合強度>B種植物真正光合強度;當ab=10時, A種植物真正光合強度=B種植物真正光合強度;當ab>10時, A種植物真正光合強度
以上是本人對該題中存在問題的一點愚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