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平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
師生關系;生活化;活動
化;現(xiàn)代化;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B)—0023—01
現(xiàn)代教育應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綠色教育”。在“綠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思想政治課也應該進行“綠色革命”,實施“綠色教學”。
一、要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教師首先要樹立“綠色教學”理念
什么是“綠色教學”呢?很簡單,那些流淌著生命活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情感、智力因素,為學生一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教學,就是“綠色教學”。要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綠色教學”,則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的天性,明確學生一生發(fā)展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能力和情感。只有尊重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未來的需求,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想政治課教學才會真正有生機和活力,也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的基礎
互相尊重、坦誠相待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尊重學生天性的需要,也是構建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的基礎。
要想贏得學生的尊重,教師先要學會尊重學生,學會尊重學生的天性。思想政治課教師所帶的班級多,接觸的學生多,因而與學生個體接觸的機會相對較少,這就更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并為其提供個性展示的平臺。
三、實施課堂教學“四化”,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四化”,即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方式活動化、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教學評價多元化,這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綠色教學”的關鍵。
1.教學情境生活化。思想政治課難以得到師生的喜歡,一方面是因為其理論性很強,師生覺得它高高在上,難教難學,另一方面在我們的教學中確實存在著“從課本中來,到課本中去”的問題,缺乏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機結合,使得教學缺少“綠色”生機。這迫切要求教師要通過引入生活事件,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營造逼真的教學情境,以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任務中去學習思想政治課,從而變狹小的課堂為廣闊的交際空間,使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再是孤立的講授和死記硬背,而是學生反復親身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在“綠色”養(yǎng)料的滋潤下,主動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教學情境生活化,可以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縮短學生與生活實際間的距離,這無疑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教學方式活動化。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具體工作中應該充分為學生考慮,不要讓學生成為聽眾,應讓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可以讓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辯論;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組織學生針對所學內容開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漫畫比賽或其他形式的活動。這種寓教于活動的做法,易受學生的歡迎,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合作和科學探索的精神。教師要大膽地讓學生參與活動,從而開創(chuàng)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嶄新局面。
3.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思想政治課教師開展“綠色教學”要注意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學手段要不斷創(chuàng)新。如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可增加教學的魅力,而充分運用網(wǎng)上教育資源制作課件進行教學,則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教學評價多元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評價方法,以實現(xiàn)教學評價多元化。在評價學生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考試考查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還應考查學生的其他方面。如上課表現(xiàn)積極與否、平時表現(xiàn)是否文明、是否有合作精神等,盡量多角度、多方位地評價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學校評價教師,除考查學生考試成績的情況外,還可以考查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喜歡程度、學生文明程度等,實現(xiàn)對教師工作多角度、多方位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