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dǎo)談判,就要先出牌;要敢先出牌,就要有能力收回來;怎樣才能收回來?就是要用條件句。
在上談判課時,同學(xué)最常問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該不該先出牌?
這其實有兩派講法,有的人認為應(yīng)該先出牌,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quán);有的則認為千萬別先出牌,因為跟買古董一樣,萬一我們不懂行情,貿(mào)然出手,一下子就露餡兒了。
這些顧慮都有道理。但如果你是賣方,我還是主張你先開價。先開價在談判里,有“下錨”的效果。擺在桌上的第一個價錢就是下錨,錨下在哪里。后來的成交價就圍繞著哪里轉(zhuǎn)。就像我們到旅游景點買紀念品,買蠶絲也好、珍珠也好,商家通常都會營造一種氣氛,把自己的商品說得很好,然后開出高價,讓底下覺得“好的東西果然價值不菲”,最后再開始打折,用各種名目,讓價格一級一級往下掉,使你覺得不買簡直對不起祖宗!其實,商家打幾折都是假的,因為都是從他第一次開的價錢往下降,那個價錢的高低才是關(guān)鍵。這就是下錨。很多銷售人員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開高得高,開低得低,如果一開始開得低,保證尾盤怎么拉都拉不高。
我一個學(xué)生學(xué)了談判也很會下錨。一次,她跟她爸爸請示,說公司晚上有party,會玩得晚一點,凌晨兩點才能回來。她的爸爸一聽跳了起來:“兩點?有沒有家教?不行!”女生千勸萬勸都不管用。最后,爸爸還是很生氣,說,“別講那么多,十二點回來,不準再晚!”我的學(xué)生實際聽了暗自高興,因為她家的門禁本來是十點,她把錨下在清晨兩點,為自己多爭取到兩個小時。
可是,萬一先出牌,結(jié)果卡在桌上,收不回來怎么辦?有一個百試百靈的方法——用條件句出牌。以“聲東擊西”這個成語為例子,比如我們實際想要西,假裝要東,但是對方滿足了我們的要求,給我們東,怎么辦?總不能說,“不不不,其實我要的是西啦!”所以,我們應(yīng)該這樣講:“如果你能給我什么什么,我就要東?!币馑际钦f,如果你不能給我什么什么的話,那我就不要東嘍。這樣剛剛打出去的“東”這張牌就收回來了。
但用條件句時千萬記得,不要講得太明確。一個賣方對買方說:“如果你現(xiàn)在就能下單的話,我們還可以再給你5%折扣?!辟I方回答說:“我也不是那么急著要啦。但是你們既然還有優(yōu)惠的空間,那就先把5%給我吧?!庇腥四眠@個案子問我:賣方講的也是條件句。那為什么就收不回來?
這里問題出在折扣太明確了。如果賣方說:“您要是能早點下訂單,則售價還可以按照實際狀況作一些調(diào)整?!敝劣谠趺凑{(diào)整,那就看對方能提早多少下單啦。折扣是跟著下單提早多少而調(diào)整,5%這個數(shù)字根本不要打出來,打出來反而容易作繭自縛。
老板跟伙計談判也是這樣。一個老板跟伙計說:“如果你能做到A、B、C三點,我就可以給你加薪2000塊?!边@句話犯的錯誤,就是給伙計一個印象:2000塊甚至3000塊,都是老板可以加薪的空間。因為老板一定開低走高,可以加3000,先講2000,這樣才有回旋空間嘛。于是伙計所有的心思就會圍繞著2000或3000打轉(zhuǎn)。反過來,如果老板說:“要是你能做到A、B、C三點。我可以考慮給你加薪。”伙計問:“加多少呢?”老板回答:“那要看你A、B、C做到什么程度嘍?!庇谑墙酉聛淼膶υ?,就會圍繞著A、B、C怎樣才算達到老板的要求、由誰用什么方法來評估、加薪是否有階段性等等,而不是加薪的數(shù)目了。
所以,用條件句出牌,是談判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起手式”,學(xué)會了才能上桌。
劉必榮
他有超過20年的談判研究經(jīng)驗,是臺北談判研究發(fā)展協(xié)會理事長。他早年修學(xué)政治外交,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碩士和維吉尼亞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博士學(xué)位,還曾擔(dān)任過媒體總主筆職務(wù)以及多家電視臺的評論主播,經(jīng)歷異彩紛呈;他多年前開創(chuàng)和風(fēng)談判學(xué)院,2004年至今受邀為西門子移動通信、中國惠普、IBM、中國麥當勞、中國移動公司、北京萬科等公司內(nèi)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