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時,我們村常有乞丐來。到吃飯的時辰,他們就拄個拐杖,拿個破碗,出現(xiàn)在你家門口。那個時候家家都沒有大門、院墻,離很遠就可以看到他們來了。
看到乞丐來,我們姐弟幾個都很煩,但母親不煩。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因為腿有殘疾,來要飯時,母親對他格外好,每次待他吃飽喝足后,還要塞給他個燒餅,弄得我有時會吃不飽。
那乞丐好像看出些什么,隨后幾次經(jīng)過我家的時候都沒有進來,而是繞了過去。
那段時間母親忽然咳嗽起來,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有一天,母親攔住那個乞丐老頭,非要他到我們家吃飯。等乞丐喝完最后一口湯,母親拿著一個形狀怪異的絲瓜說:“我不是讓你白吃的,我有哮喘病,需要這種絲瓜熬湯喝才能治。絲瓜我這里不多了,因為不是季節(jié),我們這里也不好尋,你經(jīng)常走街串巷,發(fā)現(xiàn)誰家有了就給我討兩個?!?/p>
乞丐老頭興沖沖地走了。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雪,天很冷,傍晚時,乞丐老頭竟然冒雪給母親拿來了兩只干癟的絲瓜。母親顯得很高興,專門做了一碗芝麻葉面條給他吃,那乞丐吃得滿頭是汗。吃完飯,乞丐準備去他在村外的破窯洞里住,母親說:“我家牲口房里沒人住,你干脆就住那兒算了。”
就這樣,乞丐老頭每隔幾天會給母親尋回來一只干癟的絲瓜,母親給他的報酬是做飯給他吃,讓他在我家的牲口房里過夜。
那一年的冬天奇冷而且漫長,據(jù)說我們村外凍死了兩個外鄉(xiāng)乞丐。而我們認識的這個老頭,因為母親的幫助,過了一個很暖和的冬天。
第二年開春時,乞丐老頭要走了,可以回家種自己的地了。那時我母親還咳嗽不停,乞丐老頭遺憾地說:“這絲瓜我也替你找不成了?!?/p>
果然,過了一個月,母親的病情又加重了,整天咳嗽得直不起腰來。那個年代,又沒有特效藥,我就對母親說:“要不,我去跑幾家,看看誰家有這種絲瓜?!?/p>
母親不讓我去尋,我非要去。母親急了,拉住我的手:“傻孩子,不用了,這種絲瓜怎么會治我的病呢?”說完,她打開了身邊的一只大箱子,在箱子里,完好地躺著幾十個乞丐老頭給她尋來的絲瓜。
我們?nèi)俭@呆了,不知道母親是什么意思。母親苦笑了一下:“做人都不易,我要這些絲瓜,是讓那個乞丐感覺到我們對他好是他應(yīng)得的報酬。”
說完這些,母親又咳嗽著彎下了腰,瘦弱的身子變得更小了。但我當(dāng)時覺得,母親是世上最高大的人。
長大后待人處事,我堅持一個做人的準則,那就是像母親一樣尊重別人,給對方尊嚴。
(選自《臺州商報》200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