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了一次家長會,班里很多家長未到。事后考慮其中原因,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想來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天雨,未能成行;二是工作忙,抽不出空;三是來不來無所謂。
那么,家長會的召開有沒有必要呢?我覺得它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根紐帶,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家長會的召開,使家長——學生——學校三者之間達到了互相了解、和諧相處的統(tǒng)一局面,真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也就會有的放矢。同時,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與理解,否則,將難以開展工作。
當今社會,我們面對的信息越來越多,各種信息紛繁復雜,要培養(yǎng)一個父母滿意、老師放心、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現(xiàn)在來說實在是太難了!我們經(jīng)常說孩子學好不易,孩子學壞很簡單。孩子的成長,學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更重要。由于獨生子女和家長素質(zhì)等原因,我們的許多家庭都變成了“家庭特區(qū)”“家庭溫室”。家庭與社會溫差太大,在家里對孩子實行的是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孩子根本沒有多少自主自立的機會,當然他也就沒辦法長大。家長實際上是“不允許孩子長大”。家長在生活上過分遷就孩子,騎名牌自行車,穿名牌衣服,不停地給零花錢,搞“超水平消費”等,這些都引導孩子向吃喝玩樂方面迅速發(fā)展。結(jié)果使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嚴重滯后,消費欲望則極大地膨脹起來,掙錢的本事沒學來,花錢的能耐卻比家長還大。
家庭教育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家長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先讓孩子學會做人
著名的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誡過父母們:“不要讓孩子做人上人,不要讓孩子做人下人,不要讓孩子做人外人,要讓孩子做人中人”這“人中人”就是“平常人”。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家長應放手讓孩子鍛煉,不要怕他們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包辦代替。對于孩子獨立去做的事,只要他們付出努力,無論結(jié)果怎樣都要給予認可和贊許,使孩子產(chǎn)生自信。
三、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興趣,不僅能使孩子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還能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
以上是我對于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解與想法,應該說家庭情況各不相同,教育方式也存在差異,但培養(yǎng)一個健康向上的孩子是我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