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要求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新課標下的江蘇版語文教材,每冊都在第一單元設立培養(yǎng)良好習慣單元。在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這一單元的作用,獲益匪淺。
在所有習慣的培養(yǎng)中,最令人傷腦費神的還是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上課之初,我首先強調(diào)了寫字姿勢,我邊說邊示范,學生當時也能照樣子做出來。之后,我讓學生自己寫字試試。學生寫字問題就出來了,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覺得不得勁、別扭。沒寫幾個字手指就到了筆尖跟部,筆桿幾乎直立起來,身子或歪著或趴在桌子上,我讓大家停筆,不再寫字,先找感覺。同時我又針對性的提醒他們,這樣學生的姿勢又擺正了。因此我說:“不如大家用正確姿勢,跟老師慢慢從筆畫練起吧!”征得同意后,我就示范著從基本筆畫讓學生練習。學生練得很用心。他們練習時,我就巡視著隨時糾正姿勢。幾個基本筆畫寫下來,學生的姿勢當堂就有了起色。但憑以往的經(jīng)驗,學生在真正寫字做題時仍會我行我素。
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需要耐心、恒心與毅力一路相伴。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直按照開學時所提出的要求提醒和約束學生。當他們的表現(xiàn)不夠規(guī)范時,我就問他們開學時在某方面老師的要求是什么。經(jīng)過這樣持之以恒的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讀書時都自覺地擺好正確姿勢,坐姿也明顯地改變了。這從他們的新學年收獲交流中也充分流露出來:“我覺得開學后上課比原來坐的端正了,寫字姿勢也進一步得到了規(guī)范?!钡珜懽肿藙莸募m正仍是最費神的,學生每次寫字前,我總是提醒寫的姿勢,但寫著寫著,那不正確的姿勢又來了。我只好再提醒、再示范、再糾正,不厭其煩,有時甚至是逐個示范指導,有時又逐個筆畫示范其寫法。這樣,學生的書寫姿勢終于逐漸規(guī)范起來。有的是我在黑板上示范時,一下子就悟出來了;有的是在我手把手邊示范、邊糾正中找到了感覺,姿勢端正了。規(guī)范書寫是一直不變的要求,留的作業(yè)也不多,以寫好為準,寫不好的,再重新認真寫一遍,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學生的進步,讓我深深體會到“人的成才關(guān)鍵在于習慣的養(yǎng)成”。蘇霍姆林斯基的“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在我心里有了更深刻的體驗與感悟。為人師者,在培養(yǎng)人才、注重培養(yǎng)其習慣方面,真是任重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