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利于師生間的交流,網絡資源的大容量性、集成性、開放性等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 網絡課 教學
多媒體網絡是指由教師機、學生機、服務器和控制臺聯網而成的個人計算機系統(tǒng),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點對點、點對面的通訊。多媒體網絡課的優(yōu)勢在于:能為教學提供滿足不同層次需要,信息含量豐富的課堂學習材料,教師通過優(yōu)良的交互性對學生學習進行及時輔導和及時反饋、評價,以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可利用教師設計的教學軟件自主學習,學習中的問題可通過網絡向教師或同學提問,并進行網絡對話便于讓全體學生都能掌握有用的數學知識,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小學數學網絡課的教學一般有下列幾個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自主探究——網上交流——歸納小結——拓展應用。下面就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談談小學數學網絡課的教學: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能力等因素,明確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通過電腦從網絡中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方位信息,虛擬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并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如,在教學“24時計時法”時,通過網絡視頻再現了生活中許多利用“24時計時法”的場所,如銀行的營業(yè)時間表、火車站的營運時間表、廣播電視上播報的時刻等,使學生了解到“24時計時法”的廣泛運用,產生了了解“24時計時法”的興趣。并會帶著“24時計時法有什么好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等疑問進行下一步的自主探索。
二、自主探究開拓學習空間
由于互聯網涉及內容廣、信息量大、對學生的干擾因素多,所以,教師一般為網絡課自制網頁式課件,學生利用課件中的資料,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此環(huán)節(jié)要注意:(1)教師提供的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材料應注意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新材料的內在邏輯性和知識難度的層次性,以利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課件提供了以下幾方面的資料:“生活中的圓”(內容是顯示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如鐘面、車輪、交通標志、呼啦圈等,從而建立圓的表象)“圓的概念”(屏幕展示圓形成過程的動畫:一只小狗脖子上系著一根繩子拴在木樁上,小狗叫著,繞木樁跑一周回到起點,小狗跑動的軌跡,展示出一條封閉曲線,也就是圓,這樣直觀展示出圓的形成過程,過目難忘,初步建立了圓的概念。)“圓規(guī)畫圓”(電腦演示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一腳固定,一腳旋轉,進一步加深對圓的認識。)“圓的各部分”(電腦動態(tài)展示圓各部分,圓心、直徑、半徑,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通過觀察比較深入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相互關系。),學生自主探究時可根據個人需要自主選擇要了解的部分。(2)強調學生為中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探究知識,體現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讓學生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三、網上交流合作學習獲取經驗
學生將各自學習的結果進入網絡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網上交流應精心組織,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盡可能讓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并作適當的點評、導撥和鼓勵。決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取代學生的交流和思辨。學生們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這樣的群體中,共同對學習內容考察、協(xié)商、辯論,這樣,學習者群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和智慧就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
四、歸納小結提高認識
在歸納小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和學習能力兩方面進行歸納總結。1.知識技能方面,應進一步引導學生理清兩種體系:一是新知識的含義及內在聯系;另一是新舊知識之間的對比或聯系,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新學知識的內化。如,讓學生將所得的結論在網上利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教師將發(fā)言學生的學習結果轉換到大屏幕上,并進行歸納小結,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內化。2.學習能力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運用多媒體網絡這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學習的策略進行反思歸納,如:如何進行信息檢索、加工、利用;師生、生生之間如何利用網絡交流;學生如何鍛煉自己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等。
五、拓展應用使學生“學以致用”
最后,教師給出預先準備的拓展應用題,供學生自檢自測,并對其中共性的問題,作適當的講解。學生通過自檢自測,達到技能與知識的雙提高。教師提供的供學生自檢自測的檢測題應盡可能是檢測學生理解性的,而不只是簡單記憶的試題;應盡可能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提供生活場景,使學生“學以致用”。
多媒體網絡教學以其絢麗多彩的畫面、生動形象的演示,在課堂教學中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能有效地突破教與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變難為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