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yōu)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lián)系的意向活動。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關鍵詞】農(nóng)村;高中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ed in any study
Zhong Fubo
【Abstract】Interest in sports is that people actively seek to understand and give priority to the psychological tendency to engage in sports activities. It is the need for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with the intention of the activities linked to. Teachers shall strive by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terested in sports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Key words】in rural areas; high school students; sports interest; culture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yōu)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lián)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并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
1 體育興趣促進體育學習的效果
大量的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活動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與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有體育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yōu)。這是由于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2 農(nóng)村高中生的體育興趣現(xiàn)狀
從追溯性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中生的體育興趣多在小學、初中階段就已奠定,具有連續(xù)性特征,可見,小學、初中階段是學生體育興趣發(fā)展的關鍵期。但是,這種現(xiàn)象只是在城市和南方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中凸現(xiàn),在廣大農(nóng)村落后地區(qū)卻不盡然。大多數(shù)學生報名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均為盲從性質,并無明確的指向性,他們對各類體育項目了解不多,各項運動技術掌握較差,有少數(shù)學生在初中階段從來未接觸過各種球類項目。這就給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和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就成為農(nóng)村高中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
3 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夸美紐斯)。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3.1 成功教學法:
學生在求知欲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并取得技能進步時,他對成功的表現(xiàn)會產(chǎn)生積極體驗并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chǎn)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币虼?,要想使學生產(chǎn)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3.2 愉快教學法: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使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由此而產(chǎn)生體育興趣。貫徹愉快教學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以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優(yōu)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組織得法的體育游戲,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建立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學生,用“樂教”影響學生“樂學”,防止由于體育活動內(nèi)容的苦、累、臟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學生懼學的消極心理。
3.3 滿足教學法:
活潑好動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們之中絕大多數(shù)人喜歡上體育課,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教師應抓住“國家新體育課程標準”和“中小學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有利時機,盡量在新字上下功夫,不僅要教材新,而且要教法新。如同是喊口令,既可以由教師喊或吹哨子做,也可以由學生喊、師生輪呼口令做,敲擊樂器做,音樂伴奏做等。爭強好勝是中小學生的突出特點,采取比一比、測一測的方法學生會感到有變化、有新意、有趣味。體育活動中蘊涵著豐富的美的因素,教師的語言美、動作美、教態(tài)美、形體美能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通過美的啟迪,易于實現(xiàn)體育活動中的“苦學”變“樂學”。
針對目前農(nóng)村大多數(shù)高中生缺乏必要的體育體驗,不宜過早地將一項或幾項體育項目作為高中學段的教學內(nèi)容。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體育興趣,又不能把學生的體育興趣推向極致,學生的體育興趣只是學校體育改革的依據(jù)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據(jù)。而且學生的體育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可以拓展和可以改變的。在體育參與的動力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中,除體育興趣外,還包括體育參與需要、體育參與動機、體育態(tài)度和體育活動習慣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學階段體育興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并且,學生在高中階段后的去向以及環(huán)境預期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選擇和傾向。
參考文獻
[1] 祝漢文.體育運動與人的心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收稿日期: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