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的合作需求脫離,不但無法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實提高,而且耗時多,難以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很多,筆者覺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誤區(qū)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誤區(qū)之一:重視了學生群體合作學習,忽視了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造成學生失去獨立學習的機會。筆者常??吹竭@樣的情況:教師提出某個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提出某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后,馬上要求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深入討論問題,根本沒有時間讓學生個體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感悟。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讓不少學生失去了獨立學習的機會。
相應對策: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教學平臺,凸顯自主性。
(1)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前,創(chuàng)設獨立思考機會。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小組內各個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問題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是否有深刻的感悟,是否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各種讓學生獨立思考所要合作討論問題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感悟。
(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憑借所創(chuàng)設的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教學平臺,在小組內互動交流時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討論氛圍,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不同層次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誤區(qū)之二:濫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忽視了小組合作學習必須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造成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為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方式,從頭到尾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大部分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組織教學。不管是簡單的問題,還是復雜的問題,一味地搞小組合作學習,盲目地追求“合作”,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反而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
相應對策:優(yōu)選合作學習問題,體現探究性。
(1)優(yōu)選具有探究性的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于合作學習。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必須具有探究性,必須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利用這樣的問題來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才有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才有利于閱讀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 。
(2)優(yōu)選具有開放性的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新課改提倡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提倡多元化的感悟。因此,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應當選擇具有開放性的小組合作學習問題,以此類問題來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思維能力獲得較快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誤區(qū)之三:只把合作學習當作一種體現課改理念的“花架子”,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造成合作學習低效運作。有些教師根本沒有把握住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沒有真正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上語文閱讀公開課時,只是讓幾位學生簡單地圍坐在一起組成一個小組討論問題。這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名無實,只不過是幾個人隨意湊合在一起搞個小組合作學習的“花架子”而已,根本沒有什么合作學習的效果。
相應對策:優(yōu)化合作學習運作方式,突出實效性。
(1)合理分組。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小組,并不是臨時隨意湊合起來的小組,而是應當根據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方面的差異,以及閱讀教學的特點進行合理分組的。如組建交叉合作學習小組,把優(yōu)生與學困生混編在各個小組中,讓學習好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又如組建對等合作學習小組,讓優(yōu)生與優(yōu)生編在同一小組進行合作討論,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分別編為幾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2)合理分工。合作學習小組組建以后,應當進行合理分工,并進行反復訓練,不斷磨合,最終成為訓練有素的合作小組。如小組長負責召集、組織小組成員參與討論互動;副組長負責收集、記錄小組各個成員的看法、意見;等等。
(3)合理運作。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凸顯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我們就要教給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良好習慣,促使小組合作學習合理、高效運作。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但我們應當正確理解 “合作”,有效運用“合作”,應當盡量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從,避免走入“合作”誤區(qū)。否則,非但不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反而背離了課改的初衷。
收稿日期:20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