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一股春風,承載著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希望撲面而來。課程改革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理念,關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從根本上解放了學生、解放了教師,也解放了課堂,讓歷史教學更精彩!
1 課改讓學生個性更張揚 課改,把學生從“聽教師講”的枯燥課堂中解放了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消極的、等待被灌輸?shù)摹捌孔印保辉偈菚镜呐`,不再是老師的“應聲蟲”,而是“一團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我在上導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我添加了“秦始皇陵兵馬俑”這個內(nèi)容。先由封面圖引出話題,再結合第17課的相關內(nèi)容,使學生對世界第八大奇跡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讓學生根據(jù)三幅圖中三個陶俑的神態(tài)和動作猜猜他們的身份。學生討論的很激烈,進行了大膽的想象,他們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但是他們的猜測畢竟不全面,這時就要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地位,我給他們講解,他們恍然大悟,那種快樂真是難以形容。確實,給孩子一份想象的空間,他們將插上無盡的暇思的翅膀!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們會給我們一個若大的驚喜!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確認和尊重,在課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人”,個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張揚。
2 課改讓師生關系更開放 課改讓教師卸下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者”的身份,強調(diào)尊重、贊賞學生,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diào)適、自我選擇,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找回自信。如有一次我在復習秦朝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改變枯燥的背書方式,讓學生主動去強化記憶,尋找問題,我搞了個小活動,讓學生用20分鐘自己熟悉課本上有關的知識點,然后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熟悉的別的同學又沒有說過的歷史知識。如果說不出來,有三種求助方式:才藝表演;求助同桌;同學提問。也許學生都想自己說出歷史知識點,不想求助,反正我話音一落,學生就有的自己讀書,有的互相提問,學習的盡頭特別大。在陳述知識點時,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積極思考發(fā)言,課堂氣氛很活躍。偶爾有學生記的不準確的,我是先讓他想想,再征求他的意見,選擇他喜歡的求助方式。在課堂上,學生是在跟教師、跟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相互爭論。這里面有游戲的成份、有開玩笑,也有笑聲……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真心呵護,用“心”施教。
3 課改讓課堂評價更精彩 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學生的表現(xiàn)全憑老師的主張決定優(yōu)劣。評價主體單一,學生只能被動地作為被評價者。學生的能力常被教師片面地評估和否定。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根據(jù)這一理念,扭轉以往只重結果的教學評價,我建立了平日教學檔案,在其中專設“個案記錄”,記錄在平日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突出、思維獨特的學生,以備終端的綜合評價。同時我要求學生也建立了平日歷史學習檔案。在學習檔案存入個人的歷史學習作品、搜集的歷史資料,記錄歷史學習感想、體驗、特長、不足、收獲等,檔案作品進行階段性的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等辦法,在課堂中,學生得到的不再只是教師的一方評價,更多的是來自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有自己對自己的小小評價,課后還可以得到來自爸爸媽媽及其他親人的評價。學生在多元評價中更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自我,通過反饋促進自己改進,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勵學生發(fā)展的泵。
新課程為基礎教育打開了一片自由發(fā)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都能開辟出真正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新思路;課改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更全面地發(fā)展;課改讓歷史課堂更精彩!
收稿日期: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