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印江縣沙子坡中學 (555200)
【摘要】本文論述了葉圣陶先生的語文教學觀,反對“注入式”、“一言堂”,主張“啟發(fā)式”,提倡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
【關(guān)鍵詞】再談;枯坐聽講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針對學校教育機制寫出了《枯坐聽講》這篇文章,他在文中說:“學校教育的毛病很多”,有一種不大引起人們的注意,那就是“讓學生們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聽老師講說的辦法?!辈⒄f學生“直挺挺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上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幾年,即使再有趣的故事,再吸引人的東西,也會讓學生感到“疲憊”、“厭倦”,于是就“有茫然瞪著眼睛”的,“有勉強振作臉色”的,“有東一眼西一眼,好似搜尋什么神秘東西”的,“有咬著嘴唇”防止“把呵欠打成的”等各種怪現(xiàn)象發(fā)生。他指出,這種十六年來(從小學到大學)消磨在椅子上的“疲憊”、“厭倦”;“像兩道糾纏自已的繩索,緊緊捆住學生的身心”,給學生身心造成的影響“將永遠是人生的缺陷”,并提倡向國外一些試驗學校學習,“把聽講減到最低限度。”
1.“枯坐聽講”的延伸與限制葉老先生的文章距今快半個世紀了,然而文中描寫的估坐聽講引起的厭學現(xiàn)象卻發(fā)人深省,因為這種毛病至今還依舊存在,古老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多大改變?!白⑷胧健钡牧晳T教法,教師的硬灌,學生的死記,仍舊壟斷著教育這塊陣地,那種教師在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的現(xiàn)象也普遍存在。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太保守,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嗎?當然不是??v觀近幾十年中學語文的教學動態(tài),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教育這個天地里也曾取得過輝煌的成就,涌現(xiàn)出了大批的全國著名的語文教師,他們大多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體系,也都出版了大量的教育理論專著,并推廣于全國。例如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就是一例。去年的十一月,筆者有觀看了“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的錄像,魏書生的學術(shù)報告和觀摩課.受到的啟示是很深的。我也曾把魏老師的教法付諸于實踐,然而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魏老師的教法離我校的實際相差太遠,這并不是魏老師的教學法出了問題,而是我校學生的素質(zhì)太差了(我校是偏僻的農(nóng)村中學),對先進的教學法是一片茫然,根本接受不了,其結(jié)果是可想而知了。經(jīng)驗告訴我,無淪是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還是錢夢龍的“三主四式”語文異讀法,或是張孝純的“一體兩翼”教學結(jié)構(gòu)等等.都難以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其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編排體系還不夠完善。人教版的初中語文雖在過去的基礎(chǔ)上改進了不少,雖強調(diào)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diào)“精講多練”,但這種改革還沒有跳出傳統(tǒng)的圈子,收到的效果自然也就不明顯了。
2.對“枯坐聽講”的變革和展望中學語文自學輔導教材,一改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改“應(yīng)試教育”為“素質(zhì)教育”,這是對“枯坐聽講”從根本上的變革。其主要特點如下:
2.1 教材的編寫采用方便自學與輔導的形式,版本改32開為16開,留出加旁批和學生動筆墨的地方,讓學生“點評”,方便自學。每課開頭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自學中能有的放矢?!皬?fù)習舊知識”是為了溫故而知新,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與過渡。課文“輔讀”內(nèi)容豐富,知識面廣,融“圖、曲、練習”于一體,培養(yǎng)學生多思考、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教材前有《前言》,便于使用者了解教材的特點和教與學的要求;教材后有單元結(jié)構(gòu)表,各單元的具體要求,估用課時盡在其中,一目了然;課文中有范例,便于學生自學時效仿,起指導作用,聽說讀寫訓練穿插于課文學習之中。這樣編寫其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能真正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激發(fā)、促進、鍛煉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一句話,學生再也不會“枯坐”在那里聽老師講了。
2.2 自學輔導教材的課堂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初中語文自學輔導教材,要求嚴格按“啟、讀、練、知、結(jié)”這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其中“讀、練”占用時間較多,這就給學生自學和教師個別輔導創(chuàng)造了時間和空間條件,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可接受性,他們能夠自學,又有教師個別輔導.能及時解惑,也能當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這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肢體肌肉和大腦一起參加到活動中去,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真正從“枯坐”中解脫出來.而對于老師來說,通過“啟”和“結(jié)”,能把消極因素轉(zhuǎn)化為積極因素,從而形成學習的高潮。又通過“知”的信息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完全從滔滔不絕的講授中解放出來了。
2.3 就培養(yǎng)人才的長遠目標來看,自學輔導教材注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上下功夫。如寫作能力、說普通話的能力、查詞典的能力、評點的能力等始終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之中,這樣學生也不必為考試而埋在作業(yè)堆里去鉆牛角尖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了,成績也就自然上來了。過去那種單純以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而導致的“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2.4 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