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幾年前去法國巴黎旅游,因自己平日閑暇之時喜好收藏,所以參觀盧浮宮之后,就特意前往附近的一個古玩市場中“淘寶”。當路過一家古玩店時被店內(nèi)琳瑯滿目的中國老鼻煙壺所吸引,禁不住駐足觀賞許久,最后經(jīng)過精心挑選買下了幾只令人愛不釋手的鼻煙壺。這只產(chǎn)于19世紀末的瑪瑙鑲金鼻煙壺,就是在法國巴黎“淘”來的寶貝藏品之一,通高8厘米,寬6厘米。
鼻煙在明朝中后期被人們認為有祛濕、提神、驅(qū)寒的藥物功效,通過歐洲、菲律賓、日本、朝鮮傳入我國,當時主要供宮廷的王公貴族享用。此時向?qū)m廷進獻的鼻煙器具還沒有專門的鼻煙壺,只有銅胎琺瑯、純金或純銀制成的長、方、圓形鼻煙盒。那么我國鼻煙壺到底出現(xiàn)于何時?有的說是明朝,有的說是清朝,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鼻煙壺盛行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這個時期鼻煙壺的生產(chǎn)達到空前繁榮,制造工藝涵蓋鑲嵌、鏤刻、琢雕、繪畫,采用的材料更是包羅萬象,金、銀、銅、竹、木、牙、角、陶瓷、硫璃、玉石、瑪瑙、寶石,可稱為集清代工藝之大成,這也就是我國鼻煙壺成為全世界一大熱門收藏的原因所在。
瑪瑙鼻煙壺屬于寶石類鼻煙壺一種,存世數(shù)量較多,出現(xiàn)的時間可能比玉質(zhì)鼻煙壺稍晚。瑪瑙鼻煙壺的材料有很多品種,如纏絲瑪瑙、冰糖瑪瑙等等,素有“萬變瑪瑙”之稱,諸多的品種可以加工出很多種鼻煙壺式樣?,旇У纳珴梢埠茇S富,常見的有紅、黃、白、綠、黑色等。有的瑪瑙紋理優(yōu)美,清代工匠為表現(xiàn)這種紋理的美感,常常加工成素面鼻煙壺,但是為了避免過于單調(diào),往往注重造型上的變化。后來瑪瑙鼻煙壺逐漸得到蒙古族、滿族、藏族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喜愛,由于北方人生性豪放,所以其選用的鼻煙壺器形也相對較大,且以表面光素為多,在收藏界被稱為“蒙藏裝瑪瑙壺”。這類瑪瑙鼻煙壺有的內(nèi)膛容積較大,器壁薄而透,蓋上鼻煙壺的蓋,放入水中不沉,所以又有“水上漂”或“漂壺”之稱。
圖中這個黃褐色的瑪瑙鼻煙壺,屬“冰糖瑪瑙”材料之列。巴黎古玩店老板介紹說,這個鼻煙壺奇特之處在于瑪瑙壺身和翡翠壺帽為中國清代工匠所制,而壺頸、壺底、壺帽上的金飾是擅長珠寶設(shè)計加工的法國工匠所添加而成。金飾精致細膩、規(guī)整典雅,錯落有致地上下呼應(yīng),加上壺身瑪瑙自身的黃褐色似乎是自然天成,相得益彰,使得這個鼻煙壺顯示大方沉穩(wěn)之余,又平添富麗堂皇之感。雖說這個鼻煙壺器形不大,但方寸之間可見另一番別致有加的天地。通過觀賞和了解這個中西合璧的小小鼻煙壺,我們從中就能夠感受到中西文化和藝術(shù)的交流、滲透、融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