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呆(1089~1163年),俗姓奚,宣州(安徽)寧國人。十七歲出家,受具足戒于本州景德寺。居寺二年,從芙蓉道楷弟子瑞州徽和尚參曹洞宗旨。大觀三年到泐潭山寶峰寺(江西南昌)投黃龍派真凈克文弟子湛堂文準門下,習臨濟黃龍禪法,其閫與文準同學慧洪關系密切,深受其禪法影響。文準示寂后,經(jīng)張商英推薦,宗杲于宣和七年至京師,投克勤門下。紹興三十二年,孝宗賜“大慧禪師”號。次年示寂,賜謚“普覺”。
宗果對禪宗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禪修方法的革新上,即提倡看話禪。看話禪是通過“看話頭”而達到開悟的一種參學方式。這里的“看”是指內(nèi)省式的參究,“話頭”指禪門公案里禪師們的一些典型答語,而非公案全部。在《大慧語錄》中,提出要求參究的話頭主要有六七個,即“庭前柏樹子”、“麻三斤”,“干屎橛”、“狗子無佛性”、“一口吸盡西江水”、“東山水上行”及云門的“露”字等。其中,宗果用得最多的是“狗子無佛性”這一源出趙州禪師的話頭。宗呆對參話頭有獨特的看法。首先,他認為參話頭要參活句,不能參死句。他說:“夫參學者,須參活句,莫參死旬,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被钛浅窖跃洌皇菑奈淖稚献鹘?;相反,那種就問作答,墮在言旬,則是死句。宗果強調(diào)參活句主要是排斥語言和知解的作用。同時,他還認為看話頭的關鍵是“疑”。他說:“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話頭不破,則且就上面與之廝崖。若棄了話頭,卻去別文字起疑,經(jīng)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弊陉阶钐岢珔⒕康脑掝^,是“狗子無佛性”,他從中提出一個“無”字作為參究的對象。他認為“無”字是宗門第一關,如透得這個“無”字,不但親見趙州,而且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他說:“將三百六十骨節(jié),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斯。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鐵熱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nèi)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驀然打發(fā),驚天動地,……于生死岸得大自在?!边@里的“無”是超越一切的無,以絕對的“無”字作話頭是讓學人不執(zhí)著有,也不要執(zhí)著無,不執(zhí)著客觀世界,也不執(zhí)著主觀認識,消除差別,心與物齊,這樣久而久之便可“內(nèi)外打成一片”,所參的“無”與內(nèi)心的佛性自然合一。
宗杲的看話禪是因不滿當時禪宗流行的一些禪修方法而提出的。他評論當時的佛教狀況說:“近代佛法可傷,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各立門戶,各說奇特,逐旋提合,疑誤后昆,不可勝數(shù)?!痹诙U宗門里最令他不滿的是文字祥和默照禪。他曾火燒其師圓悟克勤所著的《碧巖集》。他認為《碧巖集》“專尚語言,以圖口捷”,不可能通過它體會禪的境界。他提出參話頭,強調(diào)參“活句”,便是超越文字,反對文字禪的體現(xiàn)。對默照禪,他斥之為“邪”。他認為這類禪師教人“是事莫管”,“只管守靜”,只迎合了一部分士大夫逃避時事的遁世傾向,與禪之必須貫徹在世事中的精神是相違背的。由此可見,宗果的看話禪是在破除當時禪門盛行的文字禪和默照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禪宗史上具有重大的革新意義。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