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自稱“電信國家隊”已有多年,但直到2009年1月7日,謀劃10年之久的3G模式TD-SCDMA正式落地,由此開始商用。大唐電信真正名符其實了。
當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全業(yè)務運營商分別發(fā)放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張3G牌照,中國移動通信產業(yè)3G時代格局初定,而大唐的TD-SCDMA成為惟一的中國標準。
“如果沒有大唐電信,就沒有TD-SCDMA的今天?!盩D-SCDMA產業(yè)聯盟秘書長楊驊稱。
大唐電信,這家曾與華為、中興并舉的老牌電信國企,終于在邊緣化多年后再次閃光。TD-SCDMA之父,大唐移動高級技術顧問李世鶴稱,TD不是一個企業(yè)的能力所能承受的,“沒有依靠國家這一根本不能用錢來衡量的無形條件,TD根本不可能成功?!?/p>
TD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商業(yè)的成功。
從3S到3G
大唐的機會出現在1997年,在1G、2G時代毫無建樹的中國電信業(yè),等來了李世鶴和同伴眼中“最后的機會”。這年4月,國際電信聯盟(ITU)向全球征集3G技術標準。
對于當時連手機的SIM卡都要靠大量進口的中國電信業(yè),“沒人相信,中國人也能有自己的3G標準?!崩钍历Q說?!霸谔峤?G標準之前,中國代表在國際電信聯盟被稱為“3S”,即只有微笑(simile)、沉默(silent)和睡覺(sleep)的份兒。”
中國電信部和大唐都下了決心,但當李世鶴他們啟動時,3G的WCDMA和CDMA2000等標準已經基本成形。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時間表,提交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留給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時間不到一年。
1997年12月底,距離中國3G評估會議已不到10天,時任郵電部科技司司長周寰要李世鶴在一周內拿出個方案來。正是在這個不成熟的方案中,TD-SCDMA第一次被提出。
李世鶴提出,在早先試驗過的SCDMA技術的基礎上引入時分多址(TDMA)技術,用TDD方式做下一代移動通信。這與WCDMA、CDMA2000等已比較成熟的技術完全不同。
TD-SCDMA因此自一開始就惹來質疑,李世鶴說,即使在國內的評估,90%的聲音也是反對的,成本太高,難度太大,“我們國家沒有這個先例,能否玩得起這個游戲?”
再次修改后的方案,在1998年4月底,終于獲得通過,并在截止日期前送交國際電信聯盟。除中國外,美國、歐洲、韓國、日本還提交了共10個候選技術。
一同參與3G標準研發(fā)的時任電信傳輸研究所副所長曹淑敏說,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會上,“大家所表露的先是不信,后是不屑,因為中國在2G上什么都沒有,創(chuàng)新根本就談不上,你突然提出個新技術來,人家不相信?!?/p>
麻煩不止于此。1999年5月,中國加入3GPP和3GPP2。這是研發(fā)第三代移動通信項目的兩個組織,負責具體制定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而西門子的TD-CDMA已占先發(fā)優(yōu)勢。
“參與國際標準的競爭,當中有企業(yè)之間的斗爭,也有國家利益的較量,交織在一起。”李世鶴說,反復較量的結果,西門子標準在歐洲被融合掉,TD-SCDMA則成為標準之一。
標志性事件出現在1999年11月份,TD-SCDMA標準被國際電信聯盟確認。2001年3月16日,其被3GPP正式接納,意味著該標準已被全球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所接受。
對大唐電信而言,這只是開始。李世鶴說,一位美國專家曾向他道出真實想法,“中國人好面子,想出風頭,就讓他們出吧,反正市場還是我們的,中國人做不出東西?!?/p>
不過,這一回,中國人是認真的。大唐電信1998年接下了繼續(xù)研發(fā)TD-SCDMA的任務,作為新標準的提出者和實踐者,挑戰(zhàn)來了。
從士兵到團長
剛成立不久的大唐電信,生存為第一要務。改任大唐電信董事長兼總裁的周寰卻很快就發(fā)現,就像一個無底洞,標準要不停地修改、完善,一個又一個資金缺口等著去填補。李世鶴更是除了信心不缺,人才也缺,資金也缺。
“當時國內運營商不理解。3G在國際上都商用了,還要做什么試驗。為了早一天還是兩天結束試驗,他們和我們爭?!崩钍历Q說,怎樣把TD-SCDMA產業(yè)化是個難題。
國際電信巨頭此時的夾擊,令大唐電信處境更為艱難。自2001年,“3G已經成熟了,要快上?!钡暮袈暡粫r傳到周寰和李世鶴耳朵里,此時他們甚至連樣機都還沒有做出來。
李世鶴后來承認,如果國外廠商會聯合起來“做掉”TD-SCDMA標準,以當年的技術基礎和成熟度來說,TD-SCDMA很難逃脫CDMA2000與WCDMA的重重包圍。
為挽救頹勢,2002年2月8日,大唐中央研究院從大唐集團剝離,組建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全力沖刺TD-SCDMA。正是這一年,第一款TD-SCDMA終端面世。
為證明實力,掛牌前幾天,大唐移動聯合西門子在北京舉行現場演示。這次失敗的測試可稱災難,外界對TD-SCDMA的信心降到低點。
2003年中,西門子終結了與大唐的合作。
隨后,TD-SCDMA研發(fā)進入低潮期。研究人員不斷離去,無人繼續(xù)投資成為大唐移動最頭痛的問題。到2005年,除大唐集團,其股東已換了數遍。
更多的資金,來自貸款。對一家一直都在虧損的公司而言,難度可想而知。在其將走出低靡的2006年,大唐移動負債總額超過6億元,大唐集團凈虧損約8.4億元,負債總計28.7億元。
研究院式的作風,此時讓大唐在市場前不斷衰退,但也保證了其能夠堅持TD-SCDMA。中金公司2006年分析稱,相比華為、中興,大唐已退出主流廠商行列。
關鍵時刻,原信息產業(yè)部把TD-SCDMA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產業(yè)聯盟成立。大唐拿出部分技術專利,允許聯盟內部其他企業(yè)使用。
面對原信息產業(yè)部的共享技術要求,李世鶴說,“一開始,我和周寰都想不通。后來想通了,我們不是在為個人,而是在為國家做事?!?/p>
從單兵作戰(zhàn)到組團合攻,迅速推進了TD-SCDMA產業(yè)的發(fā)展。到2004年原信產部再次進行測試時,已經基本達到組網要求,大唐、普天、中興的產品研發(fā)速度均大幅度提高。
TD-SCDMA的逐漸成熟,也讓中國通信產業(yè)的3G未來進入倒計時。“六大運營商均要求測試TD-SCDMA?!睏铗懛Q其內心喜悅難掩。
三分天下
2004年12月29日,當溫家寶總理通過視頻在歐洲與周寰通話時,他雖已默念了多遍,但仍有些語塞。直到工作人員小聲提示,他才對著話筒喊出一句:“總理好……”
籌劃多年的TD-SCDMA此時終于打通了首個視頻電話。而此時,國家對TD-SCDMA項目的支持也再次升級,TD-SCDMA已基本確認會成為國內主流3G模式之一。
2004年的測試中,起步最晚的TD-SCDMA也終于得到肯定。大唐、普天、中興。華為聯合提供全套設備,大唐提供了3G手機和一塊數據卡。專家的評語是:“實驗情況及結果利于進一步開展工作?!?/p>
在專利方面,TD-SCDMA和WCDMA雖在核心網上基本一致,中國企業(yè)沒有太多專利優(yōu)勢。但在接入網方面,90%的專利都掌握在中國企業(yè)手中,其中大唐移動占70%以上。
也正因此,2004年測試之后,大唐集團聲望再次達到高峰。其總裁魏少軍稱,已找到3G時代的利潤增長點,資金、技術均已到位,余下的只是3G東風。
2006年1月20日,原信息產業(yè)部正式公布TD-SCDMA行業(yè)標準,作為設備生產和商用的法律依據。這年底,TD-SCDMA進入外場測試大規(guī)模放號,近2萬名用戶開始試用。
至2008年,3G對大唐來說只剩下一路順風。4月,大唐進入手機終端市場。8月份,由其參與的奧運會視頻服務成為亮點之一。大唐再次回到主流廠商已有可能,但代價慘重。當年一起出發(fā)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華為年銷售額已入300億美元量級,中興也已超100億美元,而大唐剛勉強走出虧損泥沼。
3G牌照的最終發(fā)放,雖然沒有全國統一到TD-SCDMA模式下,但對大唐十多年的堅持來說,也總算得到回報。而更大的回報是,中國有了坐3G望4G的信心和能力。
對TD至LTE的演進,大唐移動通市場部市場總監(jiān)徐敬濤稱,TD的最核心專利會在LTE繼承下來,并且80%以上的關鍵技術都將延續(xù)至TD-LTE中。
這個等同于“大飛機”的國家專項將使大唐有理由相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