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佛瑞德·威廉斯出生在貧困的農民家庭,生活的艱辛使他失去了上學的機會。70歲時,他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求知愿望,得以就讀于密蘇里州圣約瑟夫愛迪生小學。
這是一個星期五的清晨,凜冽的寒風把威廉斯的臉頰吹得通紅。他疾步走入小學一年級的教室,脫掉手套,高興地與同學們打著招呼,然后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位同學打招呼說:“早上好,奧佛瑞德?!绷硪粋€同學高喊:“看,奧佛瑞德,我的新鞋子。”第三個同學關心地問道:“你準備好上課了嗎?” 奧佛瑞德微笑地宣布:“準備好了。”
威廉斯70歲時實現(xiàn)了60年前他母親和自己的夙愿。他坐在25名6、7歲的孩子們中間,是世界上年紀最大而且是最幸福的一年級學生。他說:“我一生目不識丁,但現(xiàn)在我改變了我的生活?!睂W校全力支持他追逐自己的夢想,同時,他也成為啟發(fā)他人靈感的源泉。詹尼弗·派特森校長說:“他給予了整個學校無限的生機和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內涵?!?/p>
威廉斯1937年出生于阿肯色州,在九兄妹中排行老四。他9歲時就開始下地務農,幫助父親在田間耕種棉花、玉米、馬鈴薯和卷心菜。每天繁重的體力勞動使他筋疲力盡,無暇顧及讀書學習。
他的母親識文斷字,但父親卻從未受過教育。威廉斯對自己是文盲深感自卑、羞愧。由于家境貧寒,他的兩個弟弟勉強入學,而他不得不下地干活,以維持全家人的生計。母親對他很內疚,并許諾他說,她一定會送他上學。
威廉斯18歲結婚,和妻子共有8個孩子,他重視孩子們的學校教育。30來歲時,他也試圖聘請家庭教師,但由于害羞最終放棄了,為此他一直很自責。1998年,年邁的威廉斯生活清苦,身體虛弱,到圣路易斯收容所生活了數(shù)個星期。后來,做傳教士的弟弟艾伯特接納了他,幫他找到一間地下室。目前,他一直生活在這里。他每個月可以領取825美元的社會保險金和傷殘薪水。威廉斯坦言:“我會在這里度過我的余生。”
2005年的一天,受朋友孩子的啟發(fā),他決定到愛迪生小學上學,并希望到艾雷斯·漢密爾頓的班上學習。他了解到她是一位德高望重、溫文爾雅的老師,她稱呼同學們“朋友”,從不對學生大聲說話。漢密爾頓聽到他的要求時感到茫然失措:該怎么教他呢?
她同意盡力而為。從2005年的夏天開始,漢密爾頓和威廉斯每天下午在圖書館學習兩個小時。43歲的漢密爾頓回憶說:“他不認識單詞和字母,但與孩子們不同的是,他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他能夠充分理解單詞的含義,而不諳世事的孩童還做不到這一點。” 漢密爾頓被他的刻苦精神深深打動,說服了派特森校長接受威廉斯加入到她的班級。通過基礎考試后,威廉斯在同年8月正式入學,他背著破舊的皮革行李袋,緩緩地走在五顏六色的書包海洋里。
清晨,威廉斯時常和他的親密伙伴丹尼斯和杰西卡坐在教室晨讀,近來他們在閱讀新課本《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狗》。
學生中單親家庭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年逾古稀的威廉斯成了備受孩子們尊敬的祖父。漢密爾頓說,威廉斯在同學們面前塑造了好榜樣,激勵著同學們奮發(fā)向上。迪瑞克·柯林斯7歲了,被診斷為少兒多動癥,他極度厭惡幼兒園生活,拒絕上小學一年級。但是因為有威廉斯,迪瑞克開始喜歡讀書,并很愿意和威廉斯交談,每天都不舍得離開學校。希尼·鮑爾8歲的女兒里爾,曾與威廉斯同班同學。鮑爾說:“每天放學回家后,里爾都滔滔不絕地講著威廉斯的故事,活到老學到老,他真是孩子們學習的表率?!?/p>
威廉斯時常告誡孩子們,要好好珍惜讀書機會,只有有了知識才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威廉斯計劃繼續(xù)留在漢密爾頓的班級學習,直到獲得普通教育畢業(yè)證書。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學業(yè)——讀完了第一本書《小熊》,它講述了熊媽媽無微不至地呵護幼兒的故事。威廉斯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里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母親。我一定要上學,實現(xiàn)曾經的諾言:要學會讀書!”
[譯自美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