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刊登了幾個別出心裁的廣告,以搞噱頭的方法吸引讀者的眼球?,F(xiàn)舉三例。
其一,“更正啟示”
《法制晚報》去年12月20日為某公司刊登了一個尿毒排析散藥品的“更正啟示”。其內(nèi)容是:“尿毒排析散是我公司生產(chǎn)的處方藥,最近在廣告宣傳中違規(guī)使用了絕對化語言,誤導了消費者,特刊登更正啟事向消費者致歉?!薄敖窈笪夜驹谛麄髦屑皶r改進,杜絕類似事件的發(fā)生?!苯又敿毩信e了尿毒排析散的各種主治功能。
“更正”是改正已發(fā)表談話和文章中有關內(nèi)容的錯誤。對于尿毒排析散來說,“更正”應該對以前廣告中的絕對化語言和虛假功能改正和澄清。然而這個“更正啟示”只有一個更正的形式和外殼,沒有更正的實質(zhì)內(nèi)容,是假“更正”。其理由有三:其一,它沒有說明在何時何家報紙刊登過誤導消費者的廣告,這里根本沒有“更正”對象的具體情況,事出無因。其二,如果以前真的刊登過處方藥的錯誤廣告,真想“更正”,那就應該對前者所宣傳的功能具體地一條一條地糾正。為何不僅不“更正”前者,反而詳細宣傳了尿毒排析散的各種主治功能,這哪里是在“更正”?其三,在“更正啟示”的內(nèi)文中,“啟事”二字并未寫錯,為什么在標題上將“啟事”錯寫成“啟示”?可見錯字是有意而為之。
這個廣告之所以采取“啟事”的形式和錯字的花招,其目的是為了引起讀者的議論、質(zhì)疑和關注,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讓人們產(chǎn)生印象。它是以“更正”之名、行“宣傳”之實,這才真正是對讀者的誤導。
其二,“重要通知”
《法制晚報》1月15日刊登了嘉仁健康的《送菜百牛年金條》的廣告,上邊還注明:《嘉仁賀歲重“磅”禮,再不搶就沒了》的文字。在這個廣告的右欄有一個“重要通知”。這個“重要通知”的第一段說:“為了回饋廣大的消費者,嘉仁健康為您準備了一份震撼的節(jié)日大禮。購買嘉仁健康產(chǎn)品一定額度就能獲得菜百牛年的千足金條一根,多買多送,回饋力度空前,嘉仁健康春節(jié)賀歲的饕餮盛宴隆重登場?!?/p>
什么是“通知”?“通知”的意思是“把事項告訴人們知道”。但一般多用于上級向下級發(fā)布的事項,它是一種文件的格式和公文的種類。不管是在媒體上還是在社區(qū)內(nèi),當人們看到“通知”的標題,就會把它當作某個部門或單位所告知的事項而趕緊閱讀。這個廣告在“通知”前邊又加上“重要”二字,則更唬人、更引人。
正常的廣告,應該客觀地敘述嘉仁健康如何回饋消費者,為什么要在廣告中用“重要通知”這種文件格式呢?說白了,就是利用“重要通知”這個扎眼的詞語吸引讀者的眼球。
其三,“致歉信”
《法制晚報》1月10日、13日和17日連續(xù)3次刊登《螺旋藻搶瘋了》的廣告。廣告一開始就刊登了一個“致歉信”。大意是:螺旋藻降價后,010-82144521的電話響個不停,各地出現(xiàn)排隊搶購熱潮,北京市場多次斷貨,公司特向沒有收到貨的訂單客戶致歉,公司現(xiàn)已調(diào)整計劃,保證最后一批特價螺旋藻當天發(fā)貨。詳情請咨詢010-82144521。
這是一種用“致歉信”歪招搞的一種虛假宣傳。理由如下:其一,既然人們排隊搶購螺旋藻以至多次斷貨,為什么還要花錢高密度地在報紙上作廣告?比如該報作了3次,《國際先驅導報》15日和19日作了兩個整版,《參考消息》(大字版)20日作了一個整版,18日、22日、23日分別作了半個版。其二,《參考消息》的廣告說:“25元的螺旋藻,你真不該錯過!”,《國際先驅導報》的廣告說:“現(xiàn)在螺旋藻在平價的基礎上再特價,趕快出手吧!”既然人們都“搶瘋了”,何必還以請求的口吻讓人人“出手”?其三,上述兩家大報的廣告中都沒有“致歉信”,也沒有“排隊搶購”和“多次斷貨”的宣傳,唯獨《法制晚報》玩這樣的噱頭。該報在廣告宣傳中三番五次地搞這種怪招歪招,反映了一種不好的辦報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