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出生的革命老人馬華堂,今年滿86歲了,但他依然健朗,走路一般不用拐杖,思維和語言清楚的程度不可思議。1991年馬老離休后,開始了一次愚笨但卻富有傳奇色彩的自費行走。在整整十三年的時間中,他腰挎水壺,身背干糧,宜車則車,不宜車則行,通過實地走訪尋找記錄中國大地上的姓氏。這是一次艱苦卓絕的個人行走,他先后到達過全中國十七個省、市、自治區(qū)的1000多個村莊,住過野廟、草窯、露天石崖、老鄉(xiāng)家、小旅館,冬天還住過羊圈,和羊群一起擠暖睡覺,逢人就問:“你姓什么?”馬老害怕有的姓氏以后消失了人們還不知道。有一次我曾提醒馬老,已有的《中國姓氏統(tǒng)計》公布,中國目前實際存在的姓氏達4100多個,而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姓氏達24000多個,也就是說,中國已有2萬多個姓氏消亡了。但馬老反駁說現(xiàn)在的人做事情太虛晃,隔山拐水收集了一些數(shù)據(jù),懶得親自去經(jīng)歷,我把身家性命舍出來,就是要給后代留個真情實感的遺產(chǎn)。馬老說:“我去了中國大大小小200多個書店,沒一個書店里有這么一本書,我臨死前就想給人世間做這么個事情?!瘪R老的態(tài)度令我無言,也令我汗顏。十三年以后,在馬老終于行動不便停下來的時候,他整理出自己親手收集的全部姓氏,一共是2465個,并以姓氏筆劃排序,用毛筆字一筆一劃譽寫出來,編成《兩千家姓》一書,并將此手寫手編手釘?shù)臄?shù)十冊書,分送他所信任的親友、文化名士和有關(guān)檔案、圖書機構(gòu)。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睂τ谌藖碚f,在其所有根源中,文化根源是基本根源;在所有身份中,文化身份是最本源的身份。馬華堂用一個人的文化長征,尋找中華大地上的姓氏,此番創(chuàng)世英雄般的情懷實非凡人所能。或許,這位抗戰(zhàn)期間參加革命的老者,目睹和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死亡,此番行走正是寄寓了他對死亡的深切同情。盡管這點世人不了解,家人不了解,他自己也并不一定了解。
感于斯,值此共和國60華誕之際,我刊特別推出馬老畢其一生心血之營制《兩千家姓》手稿影印,以饗當(dāng)世,并為后代子孫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