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是我的小名。每次回到故鄉(xiāng),認(rèn)識我的人都叫我小紅。我的官名除了老師、同學(xué)和家人,沒有人知道,如果他們叫我官名的時候,我就有些恍惚,我的耳朵就會油然響起一個來自遙遠(yuǎn)的聲音:“小紅!”
這個熟悉的聲音,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早年守寡,我因為從小失去了母親,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最早關(guān)于奶奶的記憶,是我突然要吃雞蛋,逼著奶奶要。估計當(dāng)時家里實在沒有,而我又任性撒潑。實在逼急了,奶奶命令我坐在一只小板凳上,拿起一把菜刀,嚇唬我。我心里怕極了,但我很聽話,真的就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等著那把刀下來。刀怎么會落下來呢?后來,我咬著一只甜甜脆脆的胡蘿卜,竟然破啼為笑,忘了雞蛋的誘惑,跑出去玩耍了。可我是個小心眼的女孩,晚上睡覺時,突然就想起白天的委屈。假裝睡著了說夢話,嘴里咕噥著,“奶奶,別殺我!奶奶,別殺我!”因為是特意導(dǎo)演的,我感覺說出來的話硬生生的。奶奶肯定聽見了,但她沒什么動靜,我閉著眼睛,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朝我這邊看了。我的這一行為,充滿了惡意。
與這一鏡頭相仿的是,我和奶奶并排躺著。夏天,家里進(jìn)了蚊子,奶奶一邊拍著巴掌,一邊對飛舞著的蚊子說:“咬俺,可不要咬了俺小紅!”我迷迷糊糊早已進(jìn)入夢鄉(xiāng),但又清晰地聽到了這句話,也知道奶奶徹夜不睡,與進(jìn)來的幾只蚊子不停地戰(zhàn)斗。對室內(nèi)的幾只蚊子她真的是很恐慌,因為那年村里的人都在傳說,某村的一個小孩被惡蚊子咬了后就得病死了。奶奶怕我也被惡蚊子咬了。
院子里圍了一個很大的柵欄,柵欄里種滿植物和蔬菜。我突然看見,一棵西紅柿秧上結(jié)的果實終于紅了,那是一只很小很小的西紅柿,但它圓溜溜、紅艷艷的,激起我無限的欲望。我要吃!嘴饞的我,向奶奶強(qiáng)烈地表示了這一欲望。于是,奶奶笨笨地邁過柵欄,進(jìn)去摘了西紅柿,出來時,就被高高的柵欄絆倒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我哇哇地哭了起來。我真以為奶奶要死了,我嚎啕地?fù)е耙馈钡哪棠蹋詾樘焖聛砹?!記憶就此戛然而止。我嘗沒嘗到那只早熟的小西紅柿,成為了一個不解的疑問。
為了掙些工分補(bǔ)貼家用,奶奶同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老婦去生產(chǎn)隊的場院里干活。那天,隊里分了一只白瓜,奶奶便讓我先抱回去。那只白瓜是橘紅色的,個頭很大,幾歲的我抱著相當(dāng)吃力。我見奶奶和其他婦女不停地議論我,奶奶的聲音是自豪的喜悅的,俺小紅長,俺小紅短的。小小的我,便挺直腰身,使足勁抱住那只大白瓜。因為,我覺得奶奶老了,雖然奶奶當(dāng)時不足60歲,但村里像她那個年齡的婦女,是很少有人還要勞動掙工分的。我敬佩奶奶,也同情奶奶。我要為奶奶出一份力。
大隊給適齡兒童打預(yù)防針,隊伍一直排到馬路上。奶奶領(lǐng)著我,排在長長的隊伍里。我見一個一個的小孩被大人抱著進(jìn)去,又一個一個抱著出來,打完針的兒童破啼為笑,因為每人獎勵了一只蘋果。我多么想要一只蘋果,但我怕極了打針。我貼在奶奶的腿邊,心里充滿了恐懼。后來我可能是哭得不行,那次預(yù)防針沒打成,奶奶領(lǐng)我回家了。第二天,我從外面玩?;貋?,一眼就看到箱子上擺著一只大大的紅蘋果,我笑了。
有一次,我在放學(xué)的路上,被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揚起路邊的白灰迷了眼睛。當(dāng)時我就哭了。奶奶見了,焦急得不行。她大罵了那個小男孩一通,緊緊地把我抱在懷里,說,要把俺小紅的眼睛弄瞎了怎么辦?怎么辦?奶奶對這件事的激烈反應(yīng)讓我很難理解,因為迷了眼睛的我很快就好了,感覺也沒什么打緊。我是不曉得,白灰這種化學(xué)物質(zhì),量大了,可真會燒壞眼睛的。我的眼睛若壞了,奶奶可怎么活呀。
奶奶是在一個早晨躺下的。我記得很清楚,她早起上了一趟廁所,回來又躺在被窩里,然后就起不來了。她中風(fēng)了。開始哪里也不能動,嘴也歪了,后來經(jīng)過針灸,半個月后,她的嘴正了,腦袋能動了,左半個身子也能動了。撂下的是右側(cè)肢體,它們麻木不聽使喚。
從此,奶奶就成天端坐在炕頭,她的世界變得很小,脾氣也有點暴躁。那個年齡的我,十分單純,根本感受不到奶奶的寂寞和焦躁。但相對來說,我還是一個乖孩子。我承擔(dān)了一部分伺候奶奶的任務(wù)。奶奶原來是盤著發(fā)髻的,病后就剪成短發(fā)了。有一次頭發(fā)長了,我靈機(jī)一動,用兩根橡皮筋給她抓了兩只小刷子,花白頭發(fā)的奶奶照了照鏡子,哈哈大笑起來。我看著也相當(dāng)滑稽,但是,又不能否認(rèn),扎起頭發(fā)奶奶顯得利索了許多。好一陣子,奶奶的頭發(fā)就由我打理。
奶奶癱在炕上,生活是很自理的。她吃飯、解手都不需要人,炕上收拾得整整齊齊,家里也沒有任何異味。我常領(lǐng)小伙伴來家里玩,耍羊拐拐,打撲克,在院子里跳格格,扔沙包。這時,端坐在炕上的奶奶是幸福的。尤其是一放假,我便帶了幾個同學(xué)來家做作業(yè),我們一溜爬在炕沿,你追我趕,就想在很短的時間里先完成作業(yè),好用節(jié)省下的大塊時間盡情玩耍。
一次,父親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讓奶奶非常生氣,甚至灰心絕望。她將身上僅剩的四毛二分錢交給我,說她不想活了。懵懵懂懂的我心里很怕,放學(xué)回來,奶奶住的那個屋子就被反鎖上了,窗簾也拉上了。我不知奶奶是怎樣拖著僵硬的身子挪到門邊的。我在窗戶外面一個勁地喊奶奶開門,但奶奶就是不給開。我心里是恐懼的,壓抑的,卻又是無奈的,我以為世界上的事情都屬大人的,作為小孩子的我沒有任何權(quán)利表達(dá)自己的想法,更別說阻止事情的發(fā)展,我沉默著,除了一遍遍在窗戶外央求奶奶開門,就只能接受黑色的事實。這樣持續(xù)了整整兩天。還是三表姐偶來我家串門,才叫開了奶奶的門。后來,我多次假設(shè)過,如果三表姐那幾天沒來我家呢,奶奶是不是真的就賭氣不開門,她會因絕食而死了么?為此,我一直感謝三表姐。也非常后怕,幼小的我雖然不大懂事,但無意中不是犯了知情不報的罪過么?
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奶奶的門開了,我是多么高興啊。當(dāng)即,我就用四毛二分錢從供銷社里買回五個紅蘋果,交給奶奶。因為我知道,奶奶的遺囑已經(jīng)失效,這四毛二分錢也就失去了意義。奶奶最愛吃水果。尤其是病了后,在時令季節(jié),她幾乎每天都要吃水果。買水果的錢是二姑和老姨(我奶奶的妹妹)定期給的。因為她癱在炕上,容易上火,所以吃水果便等于是吃藥。而我,每次都能分得一小塊,大大地沾了奶奶的光。
自從奶奶得病后,我好多次設(shè)想過奶奶去世時的情景,如我披麻戴孝坐在一輛馬車?yán)铮诖蜥Φ娜撕竺?,用白布簾遮了臉,哇哇地哭??礋狒[的村人會指點著我說:看哪,那個孫女哭得真?zhèn)陌。?/p>
奶奶也給我交待過她對去世后的想法,她癱瘓后,便開始托人給自己縫制壽衣。我還拿出來看過。其中一雙黑絨面的繡花鞋她穿起來有些夾腳,后來又重做了。她對她不久要死這件事深信不疑,她唯一的擔(dān)憂就是,死后千萬不要給火葬了。那個時候,直到現(xiàn)在,我們村里的人死了,還是實行土葬,村里有專門的墳地,叫快活陵,很詩意而浪漫的名字,是免費供亡人用的。
奶奶還給了我一枚民國三十年的一角硬幣,讓我在她咽氣后送進(jìn)她嘴里含,意味著死后不會在那個世界里受窮。我接過奶奶的錢,并且信誓旦旦地答應(yīng)了她。
這些事在當(dāng)年我和奶奶中間有著很強(qiáng)烈的游戲成份,一點也沒有生死離別的的悲哀情緒。
奶奶在1978年的初夏被城里的伯父接走了。奶奶要走的時候,屋里擠滿了送行的鄰居。我站在一只黑漆面的坐柜邊,不停地哭。我是真的傷心??!我悲傷的程度就仿佛奶奶已經(jīng)死了。但是,所有的大人都沒有太理會我。
1980年,初中畢業(yè)的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中專。第一個寒假,二姑領(lǐng)我到伯父家去看奶奶。那時,奶奶的眼睛失明了。她整天蝸居于一間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不再需要用眼睛瞭望院墻外的鄰居了,更不需要隔著窗戶看我和小伙伴們在院子里玩耍。但是奶奶知道我來是興奮的。她知道我已端上了鐵飯碗,能不欣慰么。吃午飯時,我沒有到客廳和伯父他們坐在一起,而是端了碗坐在奶奶的床邊。午飯是面條,失明的奶奶用左手挑起來就吃,眼尖的我突然看到碗里有一根頭發(fā),還沒等我提醒她,奶奶已大口地吞咽下去了。那頓飯奶奶吃得很香很香,但我一直為那根頭發(fā)內(nèi)疚不已。吃完了飯,二姑例行地給了奶奶十元零花錢,是新新的五張兩元紙幣。二姑走開,奶奶立馬數(shù)出三張遞給我,我也沒有推辭,收下了。我沒想到這是我和奶奶的最后一面,也是奶奶對我的最后一次關(guān)照。
第二學(xué)期,還沒有到放暑假,奶奶卻真的死了,但她的死,當(dāng)時沒有一個大人正兒八經(jīng)地通知我。也許他們以為,奶奶有兒有女,還有兩個孫子,我這個孫女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是,他們不知道,和奶奶關(guān)系最近的,情感上最親的,是我這個孫女。雖然我那時也不過15歲。
知道奶奶去世的消息是在老姨家,老姨蹲在地上一邊刮魚鱗,一邊用平靜的口氣和我說起奶奶的死。她以為我早已從書信中知道了。而我也裝作早知道了的樣子,輕描淡寫地和她說奶奶的事,我羞于在老姨面前表達(dá)我的驚愕和悲慟,我努力壓抑著?;氐綄W(xué)校里,我趴在床上痛哭了一場。我必須放聲悲歌,才能對得起奶奶的死。奶奶是真的離開了人間??!從此后我失去了一個最親的人。
近年來,我對奶奶的懷念和內(nèi)疚在逐漸增大,前些年,我調(diào)回到故鄉(xiāng)太原工作。第一件事,我就想著要給奶奶的墳上立碑。一個清明節(jié),我在村里表哥表姐的幫助下,體體面面地給奶奶的墳立了一塊碑,碑身高高大大的,佇立在汾河的支流曉河岸邊。
清明時節(jié),柳樹已萌芽,農(nóng)人在放水澆田,一派大好春光。表哥點燃了鞭炮,噼里叭啦震天響。我似乎又聽到奶奶在一聲聲地叫我的名字:“小紅,小紅!”隔著泥土,我們又一次將心貼到了一起,因為她終于看到,她的孫女完全長大了。
責(zé)任編輯趙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