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學生德育考核工作的意義,提出了高校學生德育考核工作的步驟,力求尋找出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方式,構建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考核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實踐技能等學習以外方面的德育考核工作已成為促進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讓學生明確自己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時讓學生能公平、公正、公開的享受各類評獎評優(yōu)的待遇,也讓家長明確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以便配合學校的管理工作。目前,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學生的量化考核細則,但是,由于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情況難以量化,且量化后的數據不能夠全方位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研究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方式,構建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長效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1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內容和意義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是在校學生除了學習成績之外的思想、道德、能力等情況的評價,是學生評獎評優(yōu)的依據,也是高校培養(yǎng)人才情況的自我檢測。我國的高等教育方針是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其中德育是第一位的。盡管對大學生思想考核不像成績考核那么容易操作,但是只要指導思想正確、體系科學、方法得當、內容具體、工作扎實,是能夠較為準確、客觀地方映出學生在思想、能力方面的真實情況的。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工作的進行,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的得失;有利于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而構建一個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制度體系。
2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原則和步驟
2.1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工作的原則
科學性原則。要將思想道德水平和實踐技能等個人素質的評價與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放到同一個高度,避免以智代德的情況。
公開性原則。將德育考核體系的原則、內容、步驟、方式等公之于眾,讓學生在考核之前就能夠了解到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應該達到的目標等;同時考核的結果應該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防止考核過程中的不公正現象。
教育性原則。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教育性原則應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德育的標準與內容;二是體現在學生自我考核相互評價的過程中;三是考核結束后的評優(yōu)工作要使學生感到自身的不足并產生趕超的動力。
2.2 高校學生德育考核工作的步驟
首先,堅持標準,明確考核內容。德育考核應堅持以高校培養(yǎng)目標為標準,避免以智代德的現象。因此,在指定考核內容時,應當以思想、道德品質、工作、社會實踐等方面為內容。在制定標準時,既要有高標準作為對學生的引導,也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的正確言行給予積極的肯定。標準確定、內容明確后,要向全體學生公布,讓他們明確學校的要求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次,做好日常的記錄工作。這是進行學生德育考核的主要依據。記錄應當客觀具體,既要記錄學生的進步與成績,也要記錄違紀現象與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門的記錄工作小組,由輔導員牽頭,力求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全面。
另外,做好信息反饋工作??己私Y束后,要公布考核結果,并在學生中征求意見,給學生監(jiān)督、反映意見的權利和機會,避免工作失誤。
3 目前高校學生德育考核的幾種方式
3.1 定量對照標準記分法
所謂定量對照標準記分法,就是在考核過程中,按照事先制定的德育標準給學生打分,一般用百分制,在評定學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遵紀守法、實踐技能等四個方面采用了一下考核標準與記分辦法。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要求明確,層次較細,內容具體,無疑比憑印象做鑒定是一大進步。但這種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界限不易把握,例如,在“遵守紀律”項目中同樣是上課、開會及各項活動均無無故遲到、早退缺席,哪些應歸優(yōu),哪些又歸良,而且同屬優(yōu)的對象,哪些應得30分,哪些應的20分,不大好把握,難免帶有主觀印象;另外,這種規(guī)定標準的記分法很難把生活中行為歸納全面,盡管它有明確的政治引導作用,但可能會出現某一同學在政治思想方面確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時因為我們的標準不全而得不到承認。這樣,就有可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自覺地培養(yǎng)一種功利思想。
3.2 加扣結合記分法
目前高校中通常采取的考核方式為不定量加扣結合記分法,學生達到某項條件時,進行適當的加分,違反某項規(guī)定是,予以扣分。
加扣分考核法的優(yōu)點在于充分肯定了學生在多方面的優(yōu)秀品格與正確性,發(fā)覺每個學生的長處,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個性品質,它不受分數的限制,只要符合某些條件,就按該項的標準加分,而且評定標準具體明確,便于學生自己掌握,比較民主,且易于操作。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些不足。單獨看一名學生的得分無法確定該省品德的高尚與否,對于不具備加分條件又不夠扣分標準的學生的情況很難全面反映出來。
對高校學生進行德育考核的工作必須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使考核方式和考核制度逐步完善,更好地發(fā)揮德育考核體系在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