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理論性與技能操作性并重。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初步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梢酝ㄟ^組織形象、生動的課堂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的認識,同時提高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
[關鍵詞] 會計學原理 實驗教學 基本理論 實務操作技能
《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理論性與技能操作性并重。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初步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由于《會計學原理》是學生碰到的第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在此之前學生并沒有任何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儲備,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會計學原理》課程中涉及的專業(yè)術語多、理論抽象、核算復雜,學習起來存在一定困難。
針對該課程的特點與學生學習中的困難,筆者認為應該加強《會計學原理》課堂教學的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采用貼近實際生活與實務工作的形式,形成形象、生動的示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參與到實驗中,深化對會計基本理論的理性認識,提高會計實務操作技能。
一、組織課堂實驗教學的意義及其應用實例
1.組織課堂實驗進行會計基礎理論的教學
《會計學原理》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會計要素、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會計恒等式、會計循環(huán)和賬務處理程序等。這些基本理論對于初學者而言是枯燥難懂的,這時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引入介紹會計學原理的基本概念與知識,讓學生在實驗中深入基礎理論的學習。
例如:在介紹會計要素及會計恒等式時,由于學生是首次接觸這些專業(yè)術語,要想學生深入理解這些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僅有理論教學學生可能會覺得非常陌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次課堂實驗,讓學生對會計要素與會計恒等式有感性認識。
教師先準備一部分現(xiàn)金,金額可以盡量在100元以內,然后隨機邀請一位同學上來,拿出自己身上所帶的現(xiàn)金并當面向其他同學數(shù)清。教師在此假設實驗前提,即現(xiàn)在將該位同學看成是一位個體經營者,現(xiàn)在讓他經營教科書的販賣活動,啟動資金由教師借給他的資金和他本人的自有資金組成。然后開始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請問該位同學的現(xiàn)金共有多少?這些現(xiàn)金是由他擁有和控制的嗎?(引入資產的概念)。該項資產是該位同學經營活動所必須的,請同學們看一下,他的資產有幾部分組成?(引入資產具體組成的多樣性)資產總額有多少?提問該位同學有負債嗎?如有,金額是多少?(引入負債的定義)。然后請同學們將該位同學的資產總額與他的負債總額相減,觀察計算結果。教師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該部分的金額正好是該位同學提供的自有資金的數(shù)額,因為該部分資金歸他所有,所以他對該部分資源有要求權,我們將這種要求權稱之為所有者權益。同樣的該部分資源的另外一個部分是教師給提供的,教師作為資源的提供者,對該部分資源也有某種要求權,會計上將這種要求權稱為債權人權益。因此可以推出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此后隨著實驗的深入,該同學進行教科書的經營業(yè)務,該同學需要購買圖書作為經營的基礎,發(fā)生了成本費用,(引入費用概念)。然后再以一定的價格出售給需要的同學,因此形成了收入(引入收入概念)。最后根據(jù)實驗的結果總結發(fā)現(xiàn)該同學有可能形成利潤也有可能因為經營不善形成虧損。引出利潤=收入-費用等式。并發(fā)現(xiàn)不管經營結果,任何經營活動都不會破壞前面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恒等式。
因此,同學們通過實驗可以很快理解這些會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不僅靠“死記硬背”概念。
2.織課堂實驗使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
會計學原理教學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包括設置賬戶、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復式記賬、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與編制報表等。由于學生在此之前未接觸過會計實務工作,如果僅靠課堂講解教材,學生很難有感性認識。組織課堂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參與到實驗中,通過實驗掌握會計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
例如:在講授到會計憑證這一章,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的基本方法與技能,這也是學生在今后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實務問題,因此這一章的講解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如果僅按照教材“紙上談兵”,由于學生未接觸過憑證實物與實務工作,可能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課堂實驗使學生對會計憑證有直觀理解,可正確進行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教師先準備一些會計憑證,有原始憑證如各種發(fā)票等,還有一些企業(yè)的實際記賬憑證。假設教師為企業(yè)的采購人員出差歸來須向企業(yè)財務人員報銷差旅費,同時邀請同學們分別擔任企業(yè)的出納人員與財務人員。首先教師可講解一些企業(yè)報銷的基本規(guī)定與常識,使同學們對實際企業(yè)的報銷實務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開始自己的報銷過程,在這之中教師可將一些不符合憑證填制規(guī)范要求與報銷規(guī)定的憑證用于報銷。在報銷過程中先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有知識與主觀判斷審核是否給教師報銷費用,然后根據(jù)同學們審核報銷的結果結合教材進行知識的講解。
通過實驗提供的各種憑證學生可了解會計憑證的種類,通過報銷過程了解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要求。
在實驗中同學們對會計憑證有了直接的感觀認識,就很快能接受與理解教材中關于會計憑證的基本知識,同時同學們直接參與了模擬的報銷審核過程,加上教師針對實驗結果的講解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這一會計基本方法與操作技能。
二、運用實驗教學應該注意的事項
實驗教學可以形成形象、生動的示范,它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降低學習難度。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應該注意提高教師個人業(yè)務水平,注意理論教學與課堂實驗的結合,注意多種教學手段方法的結合運用。
1.提高教師的理論與業(yè)務水平
實驗教學對教師的理論與業(yè)務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須有把握實驗的能力。教師須在實驗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根據(jù)不同的議題選擇適當?shù)膶嶒灐A私鈱W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實驗中學生可能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反應與問題,教師要對這些不同的反應與問題有充分的準備與規(guī)劃,能夠針對學生的反應靈活應對,解決學生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順利組織實驗。在實驗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也是引導者、協(xié)助者。因此實驗教學對教師的個人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和課堂實驗的把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會計學原理教學中運用實驗教學手段要注意提高教師的個人理論水平與業(yè)務能力。
2.在理論教學中貫穿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以其形象、生動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技能形成感性認識,但是在運用實驗教學時我們還要注意不應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分開。我們要在教師將基本理論與基本概念講解清楚、透徹明了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教學,在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論與概念的基本上讓學生進行實驗以加強學生對理論與方法的感性認識。可以說實驗教學從根本上還是為理論教學服務的,組織課堂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掌握技能。因此我們說實驗教學不應該脫離理論教學而進行,要在透徹的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進行實驗教學。
3.注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會計學原理》教學最顯著的特征在于其會計理論與會計操作能力并重。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學方式。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往往需要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除上文中所述,要達到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相輔相成之外,在《會計學原理》的教學中還要注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稍诮虒W中引進課堂討論,運用企業(y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并在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整個會計基本核算過程的會計模擬實驗或者是實訓教學。要注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熊微:會計學基礎教學模式探索[J].會計之友,2007年第2期上
[2]倪曉丹:基礎會計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3]姜麗明如何加強:會計學原理的實踐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4]申俊玲:提高基礎會計學教學效果的方法探析[J].統(tǒng)計與咨詢,2006年4月
[5]劉永澤: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