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時,我在北京有過幾秒鐘的暈眩,完全料不到,那竟然是來自遙遠四川的地震波。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美麗,在之后的一個多月里,我流了太多眼淚,淚腺都幾近疲勞。
今天一早,立志暫時脫身“余震”的我,繼續(xù)打點起精神,上網(wǎng),工作,如從前一樣。只是偶然間,又瞥見一段鳳凰衛(wèi)視的視頻:《陳堅的最后79小時》。在那剪輯壓縮后的幾分鐘時段里,我再次把自己塞進狹窄到讓人窒息的縫隙里,感受肢體在千萬斤水泥板的擠壓下扭曲的滋味,陪著一位慢慢死去的陌生男子,忍受,忍受……直至他離去的那一刻,我亦輕飄飄,無所著落。
陳堅,北川人,26歲,被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被埋了三天三夜。但是,他仍很樂觀:“我必須要活下去,因為還有很多我愛的人在等我?!彼钠拮佑性性谏?,他還不曾見到未出生的寶寶,他還想做一個孔武有力的父親——哪舍得離去?在廢墟里,他用世界上最微弱的聲音,唱著那首最意氣風發(fā)的歌:“喝了我的酒啊,上下通氣不咳嗽……好酒啊好酒……”
6個小時的困難施救,陳堅終于被從廢墟里抬出,不幸的是,在送往醫(yī)院的山路上,他卻因為呼吸衰竭而終止了生命。搜救人員蹲在他身旁,傷心地說:“你都挺了三天三夜了,這會兒你就挺不住了嗎?你的老婆還在等著你!”
當時,參加連線直播的主持人幾乎把身體趴進了監(jiān)視器里。她后來解釋說:“香港太遠了,演播室太豪華,簡直無法相信眼前發(fā)生的一切。”
但那一刻,我卻在不確定地想:那些逝者的亡靈,在騰飛的前一刻會想些什么呢?他們是否會回首張望身后的往事前塵?
家里有張片名文藝的碟:《21克》。此前買下它,只為劇情介紹里的一句話:“人在死亡的瞬間,軀體會減輕21克,據(jù)說那是靈魂的重量?!?/p>
那么,地震中那些脫離的一個又一個21克,此刻又在哪里?
陳堅的靈魂,一定試圖飛抵妻子的身旁,如果有陣微風或者細雨在親吻著某個臨時帳篷,或許那就是他的尋訪問候,殷殷深情。
那位廢墟里一直跪伏的母親,寫下手機短信告訴孩子“我愛你”,也一定在臨死前將那輕微而密度極高的21克,全力傾瀉給懷里安然無恙的嬰兒。
那位張開雙臂趴在講桌上的老師,21克即將飛散的魂魄,灑入了臂下護著的四名學生的衣襟……
若干年后,他們長大成人,這21克,或已成為靈魂上淺淡而永不褪去的愛的烙印。
那些拿著鉛筆就離開人世的孩子,那一具一具變硬的小身體內(nèi),也埋藏著21克嗎?若有,他們幼小的靈魂,能否找到回家的路?
所有遇難者的家屬,跪在那些殘破的尸體前,都是悲痛欲絕,泣不成聲。但是,有位朋友告訴我,親人要走的時候,不要大哭,不要拉扯,不要以你的意愿強迫他留下來,因為在那一刻,他已經(jīng)擺脫了肉體的重負,塵世的羈絆,輕盈,輕松。我們就讓他安心地走吧,與其讓他流下戀戀不舍的最后一滴淚,不如讓他心無掛礙地升入天堂。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大地震后,有很多人要忍受生理殘缺的痛苦,忍受夜深如海的孤獨,忍受往日笑語縈繞而再不可得的心碎,繼續(xù)長長久久地生活下去,讓生命中的那21克在煎熬中堅強。
有一首小詩寫道:“我不曾離開,你這因想起我而落淚的人,我只是改換了住處。我將在你的心里長住,被愛的人將化做愛者的靈魂?!?/p>
我寧愿相信,亡者的21克靈魂并不曾遠離,就溫柔地附著在生者的心臟最深處,甚至會因生者的每一次痛哭,簌簌飛落。愿生者堅強,用每一次淚水后的歡笑,每一次溫暖的回想,高高放飛亡者的靈魂。
圖/閻巖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