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一個故事,說30年前有一個人犯法被判死刑,但行刑時,子彈出了問題,第一槍是臭彈,犯人腿軟跪下了;第二槍又沒響,犯人褲子濕了;第三槍還是沒響。犯人實在撐不住了,說別用槍了,用刀捅行不?太嚇人了。
30年后的今年,股市第一波下跌到了4500,最,投資者沒減倉,堅持價值投資熬住了;第二波跌破3000點,投資者沖進去搶了反彈;但第三波股市又跌了個十連陰。
有投資者終于崩潰了,說別跌了,把錢沒收算了,太嚇人了。
這是一個笑話,但相信許多投資者會后悔年初沒早些減倉,以減少損失;沒有減倉或抄底抄到山腰上的投資管理人也成了市場嘲笑的對象。
投資者并非完全理性
現(xiàn)在想,如果投資者是理性的,并知道今年股市會出現(xiàn)大崩潰,那么市場會如何運行呢?回答這個問題使我想起幾年前寫過的一則關于海盜的故事。
一群加勒比海盜共50人,在大海上飄泊多年,積累了很多財寶,終于有一天,船長提議所有海盜分掉財寶散伙。他說分配方案如下:所有海盜按順序排列,首先是第一個海盜提出方案,由后面剩下的海盜表決,如果大多數(shù)同意,則按這個方案執(zhí)行;如果不同意,提方案的海盜就被扔進大海。以此類推,直到排名最后一位的海盜。海盜們個個都是自私自利、互不串通、智力相同的家伙,他們同意了這個提議,并推舉船長第一個提出方案。排在第一位的海盜船長處境是最危險的,因為他可能是最先被扔進大海的家伙。
不過,如果船長提出一個方案被否決,排第二位的海盜則成了最危險的人,因為所有海盜的智力是相同的。如果船長的方案被否,他的方案也同樣會被否,就算他自己一分錢不要,后面的海盜也會希望他被扔進大海,這樣的話后面的海盜可多分些財寶。而最后一名海盜則無論別人提什么方案,他都會提出反對意見,因為前面的海盜都被扔進大海的話,所有的財寶就是他的了。
根據(jù)這樣的邏輯,最后的答案是船長提出一個自己拿走所有財寶的方案,而除了最后一名海盜,其余的海盜都投了贊成票。
根據(jù)上文分析,第二名海盜因為怕船長扔下海后,下一個會輪到自已,所以贊成,而第三、第四……直到第四十九位與第二位的想法是一樣的,所以也會投贊成票。
這個故事講的是理性預期的事。如果所有國內的投資者都是這樣智力相同、理性預期的話,股市是不會偏離合理估值的,因為“過山車”不會有贏利,所以投資者根本就不會介入,從而也不會出現(xiàn)“過山車”。
根據(jù)這個邏輯,也許若干年以后回頭再看去年到今年股市的上漲和下跌,大家心態(tài)會更加平和:作為投資者整體而言,如果都是理性的,那么股市是不會偏離合理估值的,所以去年股市的上漲并不是價值投資,許多新進入的投資者讓非理性成為可能;而今年估值的回歸雖然讓投資者損失慘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
首先,本來股市的估值就是上下波動,估值低反而增加了未來的收益。對價值投資者來說,3000點以下,股票的安全邊際就像退潮的沙灘一樣越來越寬。
其次,如果基本面出現(xiàn)了問題,對投資者整體而言,損失是無法回避的,投資者只能扛住。好在股市歷史發(fā)展至今,基本面總是好一陣壞一陣,波動幅度呈下降趨勢。
再次,古今中外,盡管前車之鑒越來越多,但投資者總是會出現(xiàn)非理性的時候,這一點專家也無法解釋。想想美國漂亮50的泡沫、網(wǎng)絡泡沫、日本和臺灣的泡沫,中國股市的這次泡沫可能只是又一次增加了世界股市歷史的內容。也許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軌跡本來就是這樣。
未來難以預期
還有一個故事,據(jù)說在澳大利亞被發(fā)現(xiàn)之前,歐洲人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據(jù)經(jīng)驗主義,那就是一個真理。
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故事已經(jīng)成為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專有表述:我們總是容易犯一種錯誤,老是以為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發(fā)生,根據(jù)過去認知經(jīng)驗來推判將來。經(jīng)常編出簡單的理由或故事來解釋我們尚不知曉(而很有可能是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復雜的事情。比如去年有許多投資者預測股市會沖上10000點,因為按當年日本或臺灣股市的經(jīng)驗,大盤仍未見頂。
實際上,我們是無法預知在未來的某一天股市上漲還是下跌,據(jù)以推斷預測的理由要么過于簡單化了,要么根本就是錯誤。
經(jīng)濟也同樣是這樣。2005年大部分投資者和現(xiàn)在投資者的悲觀程度一樣,雖然經(jīng)濟井噴已在眼前,而一年前幾乎所有投資者對中國經(jīng)濟則完全沒有負面看法,所以每一次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都成為上漲的理由。
Nassim Nicholas Taleb在暢銷書《被隨意愚弄》中把這稱之為“黑天鵝”,他認為真正重大的事件是無法預知的;這些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當這些事件發(fā)生后,人們總是試圖編造理由來解釋,好讓整件事情看起來不是那么隨意發(fā)生的,而是事先能夠被預測到的。
如果這個觀點正確,那么投資者什么時候會失去理性,或經(jīng)濟增長發(fā)生重大轉折比如次級債這樣的大事,也是難以預期的,雖然專業(yè)投資咨詢者或經(jīng)濟學家對此可能并不認同。
投資者既然注定要面對這樣的看起來有些無能為力的環(huán)境,就像孔子所云“君子不語力怪亂神”,那么投資管理的核心也在于承認這些無法確知的未來并采用適當?shù)姆椒☉獙Α1热缦窠衲旯墒姓{整的底部,投資者是無法確知的,但通過倉位調整可以來應對,估值低于合理水平則增加倉位,估值顯著超過合理水平則減少倉位。
而如果基本面出現(xiàn)未能預期的惡化,虧損則是不可避免的,反過來如果基本面出現(xiàn)好轉,那么收益也同樣不會溜走。
中國股市今年能否成熟,也在于是否有更多的投資者采用這種策略,并與大小非共同確定市場的合理估值。
另一個應對之策則是個股選擇。重新翻看《哈佛商業(yè)評論》五周年特刊的一篇研究報告《永續(xù)成功的四大原則》——來自歐洲百年企業(yè)的啟示。該文把2003年全球500強、歷史超過100年的全部40家歐洲公司做為樣本,計算了過去50年的股東回報。
這些公司中最好的金牌級9家公司,西門子、諾基亞、安聯(lián)、法通、慕尼黑再保險、殼牌、葛蘭素史克、匯豐和拉法基,分別是各行業(yè)的龍頭,漲幅至少是股指的15倍以上,平均漲幅則是股指的62倍,50年共上漲了4077倍。
研究人員又找了一組對比公司,這些公司在行業(yè)、國別和歷史方面條件相當,這些公司包括伊來克斯、愛立信、亞琛一慕尼黑保險公司、保誠、科隆再保險、BP、威康醫(yī)藥、標準渣打和法蘭西水泥公司。它們的市場表現(xiàn)也很不錯,平均漲幅是股指的8倍,50年上漲了713倍,算得上是銀牌級的公司。
金牌級公司與銀牌級公司的差別在于永續(xù)成功的四大原則:在開拓創(chuàng)新之前是否先充分挖掘已有資源;是否適時在產(chǎn)品、客戶和供應鏈方面奉行多元化的戰(zhàn)略;是否能從錯誤中改正而不是重復失??;對新的變革是否比較謹慎,少做激進的變革。
中國的投資故事也主要是在未來的20年能否產(chǎn)生國際級的大公司,而投資者細數(shù)上市公司也會發(fā)現(xiàn)這樣金牌公司和銀牌公司的雛形:國美(0493.HK)和蘇寧(002024);格力(000651)、美的(000527)和海爾(600690);伊利(600887)和蒙牛(2319.HK);華為和中興(000063)、雙匯(000895)和雨潤(1068.HK)、三一(600031)和中聯(lián)(000157)、茅臺(600519)和五糧液(000858)、萬科(000002)和保利(600048);中國重汽(000951)和濰柴(000338)。
相信這組名單還可以列很長,而且會越來越長。因為目前中國企業(yè)正處于空前的整合和產(chǎn)業(yè)集中過程中,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經(jīng)濟調整很可能會使集中程度加速,也會使金牌公司成長加速。什么樣的公司會是未來的金牌公司?投資者都會問這個問題,所以投資的另一項工作就是找到出色的管理者,然后把錢交給他,你只要也只能去分享其經(jīng)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