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經濟的到來,必然引起企業(yè)管理的變革,溝通本質是信息、思性感等要素的充分交流,而溝通目標和價值的實現有賴于溝通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新的溝通技術在實現有效溝通的基本功能之上,還延伸到企業(yè)決策,組織結構,團隊合作等的多個方面,推動著新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管理變革。
[關鍵詞] 新經濟 溝通技術 溝通功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高科技更是最強大,最先進的物質生產力,它必然會對經濟、社會以及人的思想,行為帶來即期變革和深遠影響。20世紀末,發(fā)達國家出現了一場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fā)明為先導,20世紀90年代美國信息和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和轉化為生產力。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術等也不斷向深度創(chuàng)新。人們已經可以看見這一場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經對傳統(tǒng)工業(yè)生產方式,及其經濟組織、結構、體制、運行以及生活方式起著重組作用。新經濟在此環(huán)境下應運而生,其內含是指:以信息技術為主導,以多門類高科技產業(yè)為支柱,在經濟結構。組織、體制和運行上帶有新特點的經濟。
21世紀的世界經濟——新經濟正以勢不可擋之勢,向著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yè)管理數字化,商業(yè)競爭國際化以及顧客消費個性化方向邁進。它的到來,不僅在客觀上改變了社會發(fā)展進程,使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同時也深刻地改造著現代管理的管理理念、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
首先,新經濟在于產業(yè)結構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以汽車、化工、石油、機械等為代表的傳統(tǒng)產業(yè)增長放慢,而使用信息、網絡技術和其它高科技的新產業(yè)則迅速崛起,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增長極。人們可以看見,在美國,微軟、康柏、英特爾、戴爾、IBM、斯科等高科技企業(yè)的快速增長,其中一些企業(yè)在十多年時間內銷售收入增長數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廠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化和網絡化,推動了電子商務電子金融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產生了一系列新興服務業(yè)和改組傳統(tǒng)服務業(yè),服務業(yè)成為就業(yè)中有高比重(在美國達75%)的產業(yè)。
其次,信息與網絡技術的使用,引起了企業(yè)組織的變化。新的技術革命改變了企業(yè)組織片面大型化的發(fā)展,出現了企業(yè)組織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樣化的趨勢,產生了更多的“小而憂”,“快而優(yōu)”的企業(yè)和“以小博大”的市場競爭新格局。電子商務使管理組織扁平化,特別是產生了不在于機器設備多,而以知識資產為主體的新興企業(yè)。網絡化還引起了“虛擬公司”和“無疆界組織”的出現。
同時,在新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所產生的驅動力遠遠高于土地和資本所產生的效能,且社會財富的增長方式也由有形資產是關鍵資源轉移到無形資產是關鍵資源上來。由此引發(fā)的管理變革,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變革也轉向了更符合“人性”的一面,即將科技與人類情感綜合,將企業(yè)理性的功利主義與非理性的情感融合。
溝通是人們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過程?,F代化溝通技術包括,電子郵件、傳真、視頻電話、語音信箱、文字處理系統(tǒng)等。新經濟條件下的溝通的基本功能是,借助現代網絡和網絡技術,在廣泛傳播知識和信息的基礎上,在組織內外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溝通、交流和學習的文化氛圍,促進組織與其成員,企業(yè)與供應商等社會公眾的充分理解和共識,從而激發(fā)組織成員和社會公眾對組織的忠誠和持久的支持行為,以推動組織的不斷進步。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現代化溝通技術在實現溝通的基本功能之上,還延伸到企業(yè)管理以下多個方面,推動新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管理變革。
1.建立聯(lián)系網絡?,F代化的溝通技術具有其獨特優(yōu)勢,包括極高的溝通效率,龐大的信息量,有利于迅速的決策,避免諸如“群體偏移”一類的思維陷阱,減少復雜人際關系和由此帶來的拖沓等。而經常為人們所非議的局限性包括:減少了有益的人際交往,缺少面談和即時反饋,導致信息泛濫和信息“交通堵塞”。以電子郵件為例,全世界每天將有110億封電子郵件被發(fā)送,較1999年翻了三倍;而近十分之一的員工表示,他們需要2個~3個工作日才能把兩周外出假期內所收悉的電子郵件處理完畢,以重新跟上工作進度?!禪SA Today》所作調查也顯示,56%的員工認為電子郵件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面對現代溝通技術帶來的不利,比如信息泛濫,員工和經理們通過不斷積累,有了各自應對的方法:通過分類軟件將信息流疏導,以及在電子郵箱中根據發(fā)信者及信件主題,設置“垃圾郵件”過濾系統(tǒng)等等。正因如此,建立在這些溝通技術之上的“網絡化組織”如雨后春筍,它們的管理者面對的新挑戰(zhàn)并非如何去避免那些溝通技術的不利,而是如何依據實時的情況,選用最適用的溝通技術,達成溝通有效性和經濟性的統(tǒng)一。在這類組織中,“職級”已經名存實亡,它們的管理者不再掌控信息,而是掌控著員工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網。
2.有助決策。決策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求決策者盡可能地獲取相關信息。在分析問題方面,獲取的相關信息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說明實際表現與計劃預期的差異性;二是對導致現狀的原因進行診斷。在解決問題方面,必須對各種解決方案進行論證,做出最終決策并貫徹實施。在整個決策過程中,獲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能使做出正確而有效的決策的可能性大為提高。
漢堡王是全美最大的餐飲企業(yè)之一,每間分店生產和銷售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通過網絡與總部鏈接,由中樞電腦核算出原材料和物品的消耗,并自動做出銷售策略、庫存控制和物流運輸等方面的決策。當組織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精密和復雜的溝通體系也建立起來,日新月異的溝通技術使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決策的效率和有效性都得以提高,形成良好的反應機制,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在實際運用中,決策者需要面對由此而來的另一些新問題:首先,決策者要了解有助決策的信息的內容及來源;其次,決策者要能應對龐雜的信息“轟炸”,確定有價值信息的觀測點,去粗取精,直達要義;第三,決策者要確保執(zhí)行者能夠從容應對可能被即時調整的決策。如果這幾個問題不能很好的處理,帶來的結果則是獲得信息越多,決策制定和執(zhí)行就越困難,顯然違背了溝通技術輔助決策的初衷。通過現代溝通技術輔助決策看似輕松,但建立和完善這一系統(tǒng)需要龐雜繁瑣的前期工作。
3.優(yōu)化組織機構。先進的溝通技術使管理者能對下屬的工作績效實施更為深入和細致的監(jiān)理。在某公司市場部,一部分員工的職責是與客戶電話溝通,推薦產品或是獲取客戶使用意見??冃藴适敲刻炫c若干名客戶通話,并達成一定量的銷售或意見反饋。所有通話記錄都將被保存,管理者可隨時進行監(jiān)督檢查,結合實際工作績效,再決定給予員工誡勉或是表彰。而在過去,管理者不可能確切了解員工的舉動,這種全方位的績效管理和評估難以達成。
語音信箱、移動電話和視頻會議的出現和廣泛應用,組織內的垂直和水平溝通在現代溝通技術條件下不斷優(yōu)化,確保了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成本卻隨著技術進步而走低。同時,此類高效和無孔不入的績效控制技術,使得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得以大幅擴展,管理者的行為也轉為信息導向,并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由此對未來的組織結構產生了持續(xù)和深遠的影響,其一是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二是“網絡化組織”,直至“無疆界組織”的出現。未來的企業(yè)將擁有:更寬的管理幅度,更少的管理層級,更明晰的職責分工,以及能通過現代溝通技術而“為我所用”的更充沛的人力資源。
4.促進合作。新的溝通技術基本掃平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物理溝通障礙,能更好地體現群體的協(xié)力優(yōu)勢。多位與會成員圍坐在附有有個人電腦的會議桌前,除了個人眼前的電腦屏幕,會議室中央還設有一個大的投影屏幕。在某種特殊軟件的協(xié)助下,與會成員們通過個人電腦對同一份文件草案進行著修改,所有改動都被投射在大的屏幕上,這樣的場景正變得稀松平常。在過去,文件草案可能被傳來傳去,各種意見和觀點前后交織,甚至參雜一些個人因素,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成共識。
在現代溝通技術的支持下,一種被稱為“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的軟件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就是支持團隊在創(chuàng)意思維、項目計劃、資訊交流和文件撰寫等方面的合作。這種復雜的系統(tǒng)在設計之初已充分考慮到了組織溝通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可以根據團隊成員溝通特點進行設置,也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讓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能夠迅速有效進行比對和討論,協(xié)作撰寫也在更多場合下被采用。尤其在團隊成員相對分散的情況下,這種系統(tǒng)更能發(fā)揮其功效,無論成員在辦公室、住所、會議室以及其他場合,都能實現面對面般的密切溝通,如果愿意,成員甚至可以在家中浴室里參加視頻會議。
參考文獻:
[1]韓 平 溝通管理:新經濟條件下管理變革的基本趨勢[J]. 延安大學學報,2003年2月
[2]Kevin Maney,How the Big Names Tame E-Mail [N]. Newsweek,May 12,2005,p. E18
[3]杰拉爾丁.E.海因斯:管理溝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