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仙瀑(CCTV4《走遍中國》欄目曾專題報道)
位于增城派潭鎮(zhèn)白水寨景區(qū)。白水仙瀑是國內落差最大的瀑布,真正堪稱“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地。白水寨山門前豎有“天南第一梯”的匾額,拾階而上,共9999級,19000多步,全長6.6公里,橫跨三座高山,連接兩座天池。
貼士:游客可以選擇徒步攀爬“天南第一梯”,或是乘坐旅游巴士直達4099級的仙湖天池,視體力與耐力而定,據(jù)說登4000級相當于爬200層樓。
自駕路線:自駕走京珠高速或機場高速,進入街北高速后在從化街口出口轉105國道,沿溫南公路行約15公里后可到白水寨風景區(qū),車程約1小時。
畬族村落
畬族村位于正果鎮(zhèn)東部羅浮山西麓,是廣州地區(qū)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村,專家稱此地為“增城的小九寨溝”。畬族村內立著七幅祖圖,簡單講述了先祖的來歷和故事。
在遠古時期,外境番王謀反,高辛帝御敵不勝,遂告示天下,能斬番王頭者,便將三公主嫁其為妻。
盤瓠揭下皇榜,乘番王酒醉不備,咬下其頭,回國獻給高辛帝,被賜封為“忠勇王”。但高辛帝因嫌盤瓠是犬而想悔婚。盤瓠忽作人語說:“只需將我放入金鐘內,七晝夜便可變成人形?!?/p>
盤瓠進入金鐘六日,三公主擔心他餓死,打開金鐘,見他身已成人形,但頭未變。迫于無奈,高辛帝只好將他招為附馬?;楹蟮谋P瓠不愿為官,隱居山林。畬族奉盤瓠為始祖。
正果鎮(zhèn)湖心島
位于正果鎮(zhèn)以北3公里的蒙花布村。湖心島原是增江上游的一個江心島嶼,面積約250畝。島上濃蔭如蓋,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幽深寧靜。1991年在湖心島下游建成水力發(fā)電站,筑長146米的欄河閘壩,使原來狹窄的河道變成寬闊淵深的平湖。欄河閘壩設油壓翻板鋼閘門22扇,可隨時調節(jié)水位,從而使整個島區(qū)變得更加綺麗迷人。翡翠般的湖面既可泛舟、游泳,又可垂的。登上岸邊的山峰眺望,遠山近水與平疇沃野盡收眼底,令人賞心悅目。
正果佛巖
正果鎮(zhèn)因正果寺而得名,正果寺建于南宋慶元三年(1193年),明朝成化年間重建,經歷清嘉慶二十二年、光緒三年兩次重修,相傳“正果佛爺”——本地人稱“牛仔佛”——是宋朝的一個牧童,他在正果瑞山成佛巖得道成佛,宋皇得知,即為其塑金身制成佛像,并建正果寺以紀念他。正果寺的石雕、木雕、浮雕體現(xiàn)明代嶺南建筑的典型風格。
何仙姑故里
何仙姑旅游景區(qū)位于廣州增城市小樓鎮(zhèn),距增城市區(qū)15公里,景點有歷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廟,遺履仙井、何仙姑紀念塔、觀音山神仙洞、廟頂仙桃、盤龍古藤。
增城何仙姑家廟始建于明朝,因戰(zhàn)亂屢經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家廟有兩大節(jié)慶,每逢三月初七日仙姑誕;農歷八月初八日仙姑得道成仙日,廟內的香火盛極一時。
遺履仙井原名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傳說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古井深達數(shù)丈,并不為奇,奇的是家廟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帶咸味,唯獨這里的井水清澈甘甜。用井水沏茶,特別香醇清潤,飲此水能強身健體。
繞過何仙姑井往右邊走,就看到瓦背屋脊上這棵已有100多年的桃樹,人稱“仙桃”。仙桃相傳是何仙姑師傅麻姑獻壽的仙桃,故又稱“麻姑仙桃”。它雖生長在缺少土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從不需要施肥淋水,卻依舊枝葉繁茂。
大豐門漂流
大豐門漂流河道經過國際漂流工程專家精心設計,自然和諧,渾然天成。漂流河道分兩個漂段:下游威猛漂、全程霸王漂,總落差391米,全長6350米,共有?930個極速落差,278道大小疊水,6段原始絕壁景觀,是廣東省目前漂程最長、落差最大、疊水最多,風光最為原始的漂流項目。
生態(tài)農業(yè)
絲苗米:原為朝廷貢米,是由9000多年前的野生水稻培育而成,如今是廣州第一個受法律保護的地理標志品牌。用農學家宋東海的話說,袁隆平的米是解決吃飽的,而增城絲苗米是解決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