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歲的時候,我有個奇怪的嗜好:喜歡聞汽油的氣味。我認為世界上最好聞的味道就是汽油味,比那種綠顏色的明星牌花露水氣味要美妙得多。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歡聞汽車排出的廢氣。于是跟大人走在馬路上,我總是拼命用鼻子吸氣,有汽車開過去,鼻子里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發(fā)現(xiàn)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氣,便問:“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車放出來的氣?!备绺绱笮Φ溃骸斑@是汽車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嗎?”哥哥和我一起在馬路邊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陣。
笑歸笑,可我的怪嗜好依舊未變,還是愛聞汽車排出來的氣。因為做這件事很方便,走在馬路上,你只要用鼻子使勁吸氣便可以。后來我覺得空氣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縱即逝,聞起來總不過癮,于是總想什么時候過癮一下。終于想出辦法來了,一次,一輛摩托車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車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氣管,機器發(fā)動時會噴出又黑又濃的油氣,我想,如果離那排氣管近一點,一定可以聞得很過癮。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著,過了一會兒,摩托車的主人來了,等他坐到摩托車上,準備發(fā)動時,我動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將鼻子湊近排氣管的出口處等著。摩托車的主人當然沒有發(fā)現(xiàn)身后有個小孩在地上趴著,只見他的腳用力踩動了幾下,摩托車呼嘯著箭一般躥出去。而我呢,趴在路邊幾乎昏倒。
那一瞬間的感覺,我永遠不會忘記——隨著那機器的發(fā)動聲轟然而起,一團黑色的煙霧撲面而來,把我整個兒包裹起來。根本沒有什么美妙的氣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幾乎使人窒息的怪味從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鉆進來,鉆進我的腦子,鉆進我的五臟六腑。我又是流淚,又是咳嗽,只感到頭暈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東西都嘔出來……天哪,這難道就是我曾迷戀過的汽油味兒?!等我趴在地上緩過一口氣來時,好幾個人圍在我身邊看著我發(fā)笑,好像在看一個逗人發(fā)樂的小丑。猛烈噴出的油氣把我的臉熏得一片烏黑,我的模樣狼狽而又滑稽……
從此以后,我開始討厭汽油味,并且逐漸懂得,任何事情,做得過分以后,便會變得荒唐,變得令人難以忍受。
(選自《中國作家人生歷程·童年》)
【品悟】童年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干過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因為那是一段年幼無知的歲月。而正是這些曾經(jīng)讓人笑掉大牙的蠢事,在我們長大后,往往成了我們記憶深處最珍貴的記憶,因為它記錄了我們成長的足跡。
【思考】
1.作者追“屁”追到了什么程度?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嗎?
2.作者為什么要詳細描寫被摩托車尾氣迎面包裹后的那種感受?
3.說說文章以“追‘屁’”為題有什么妙處。
參考答案:
《月亮走,我也走》
1.一方面是城市的樓變高了,燈變亮了,唱這首兒歌的氛圍已經(jīng)不存在了;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孩子學業(yè)負擔太重,他們沒有了這樣的“閑情逸致”。
2.對童年生活的深深回憶和向往。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追“屁”》
1.例:執(zhí)迷不悟
2.因為那種感受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使得他從此改掉了喜歡聞汽油味的怪嗜好。
3.一是吸引人,二也切合文章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