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少年是個很飄渺的詞。
能衍生出一連串美好、無辜、純潔的想象,就如同那素白的蘆葦,飄蕩在江水邊,看似遺世獨立,卻隨風(fēng)搖擺,可見心里面還是有向往的。
少年本身就是朦朧的意象,一向和現(xiàn)實有疏離感,恍若白紙上漂浮起來的模糊陰影,輪廓纖細(xì),而文藝呢?夢想呢?
文藝是時光里的微風(fēng),把少年的衣角吹拂起來;夢想,則是鉛筆的線條,把一切都渲染得無盡美好,無限接近真實。
文藝少年于是變做了腦海中深刻的影像,甚至影響到人,能使人試圖身體力行,卻從未想到,那從來都是幸福而悲傷的側(cè)影。悲傷來自于執(zhí)著,而幸福來自于頓悟。
第一個想到的是卡夫卡。
看照片會覺得他是個美麗的少年,斯文含蓄,大眼睛深邃沉默。嚴(yán)厲得過分的父親,是他生命中的夢魘,于是文藝便成為黑暗中的一線光,一定要用力抓住,死命抓住,不能放手。
他在現(xiàn)實中懦弱退讓,在仿佛無盡的黑暗中,用文字綿延出最華貴的想象。我覺得那是貴重的,背景黑暗,把文字襯托出鮮麗。
他的悲傷情境是他創(chuàng)作的背景色,也是生命悲劇的源頭。
這樣的文藝少年是悲傷的。
而還有一種文藝少年是倔強的。
泰戈爾出身于貴族家庭,而大家族從來就意味著責(zé)任、背負(fù)和壓力,但泰戈爾是倔強的,他不喜歡英語,不喜歡英語創(chuàng)作,熱愛瑰麗絢爛如絲綢的印度神話,并從中體悟到飛鳥的遼遠(yuǎn)通徹,樹葉的透明憂傷。
因此最終從自我的世界中走出來,將曾經(jīng)作為他精神依靠的印度傳統(tǒng)文化,擴散出美好的漣漪,廣及生命的湖面,并終于關(guān)注到世界上蕓蕓眾生的深刻哀傷,用心去描寫他們。
這樣的少年是倔強的,文藝和夢想曾是他的棲留地,并且最終能光耀他人。
也有一種文藝少年華麗如孔雀。
文藝是他顧影自憐的方式,自始至終都僅僅屬于自己,都只是,顧影自憐。
川端康成就是這樣。
他幼年時代就接觸到死亡。
親人一個一個死去,如同雪國紛飛的雪花一般從他的生命里消失。
所以才寫了《參加葬禮的名人》吧?因為感受過、觸及過文字帶來的美好輕柔的力量,知道那種力量能夠撫慰人心,所以才想一再品嘗吧?
所以才有了“私小說”,有了卓越的感受性吧?那些心靈精髓背后的事情,是眾人的,沒錯,但也從來都是他自己的。
這樣的少年,文藝是治療他的良藥,也最終因為他的關(guān)系,能讓別人一起看到、感受到。
但是他最終死去了,如飄落的櫻花。
圣艾克蘇佩里,我相信你是見識過鮮血的熱和狂亂的。
你的眼睛也一定澄澈寧定。
我相信這一點。
否則你不會在戰(zhàn)場上空駕駛戰(zhàn)斗機急速飛過的同時,心里面存留的仍然是沙漠上突然出現(xiàn)的憂傷的小王子。
那是心靈渴望的溫和寧靜,即使死亡,即使離開,也柔和堅定。
我相信那不止是一種渴望,也反照自身,把你渴求寧靜安然的心表現(xiàn)出來,不過你即使憂傷,也仍然堅定,像小王子一樣。
我喜歡這樣的文藝少年。
文藝是他美麗憂傷的眼睛,把戰(zhàn)亂荒蕪留給自己,把純凈美好帶給別人。
離開,也像小王子一樣美。
雖然你寫作時的年紀(jì),已經(jīng)不再是少年,但你把少年的柔軟和純真帶給我們,我感謝你,你是無限逼近柔軟心靈的人,是少年思想的延伸。
還有一位可愛的少年,錢鐘書。
為什么說他可愛呢?
他其實很“癡”。曾經(jīng)因為大學(xué)里面要考他不感興趣的古英語,于是白天努力看書,晚上讀偵探小說調(diào)劑腦子。
這樣的人,怎么能不可愛呢?
所以他的小說里面有著對人世的思索,也同樣有著趣味橫生的表達(dá),就如同童年里面吹過的肥皂泡、捕捉過的蜻蜓一樣,在眼前空曠的視野里,留下色彩斑斕的光影與回味。
那回味,是如此深刻持久,又不失趣味。
我相信這樣的文字,一定是心靈完整沒有瑕疵的人才能寫得出來,因為有生命蓬勃,有童心,有小孩子在稻田上跑過去留下來的一路天真,也有睿智老者的洞察和智慧。
如果把這兩者加起來,我覺得少年是很合適的答案。
有童心又有專注,而顯得異乎尋常的智慧。
所以他在我心中是一位永遠(yuǎn)的少年,或者說是少年合適的精神形象。
還有許多可愛又讓人心疼的文藝少年,你們身上有光彩的環(huán)繞,有堅定的決心,從來不需要同情,但我還是愛你們,也心疼你們。
文藝少年是口袋里裝滿燦爛華美寶石的旅人,行進(jìn)在沙漠中,要把寶石運送到夢想的天際,相信那里一定有水有綠洲,卻不知道看看腳下或許就有噴涌的泉水,潛藏在薄薄的一層沙下面。
只要把紛繁華麗的夢想拋下,心中清醒明白,但仍然堅定著一定要抵達(dá),就能發(fā)現(xiàn)泉水。
所以說文藝少年的夢想從來就是為了破滅而存在的,我相信我們的夢想和你們的夢想都曾經(jīng)破滅,但是你們、我們都走出了沙漠。
文藝少年的夢想是春日盛開的玉蘭花,高潔純白。
值得珍重和感謝。
感謝你賜予我們思考和覺悟。
那么,最終我們都要說再見了吧。
百轉(zhuǎn)千回之后,發(fā)現(xiàn)泉水噴涌,豁然開朗。
發(fā)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