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08)09-0422-02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試劑市場正在經歷高速增長的階段,到2010年,其市值有望達到137億美元。生物技術、神經科學和蛋白組學研究將是驅動該市場強勁增長的主要動力。在現階段的整個試劑市場,生物化學試劑以40%左右的份額穩(wěn)居領頭羊地位,而預計在未來,基因表達、載體、克隆以及氨基酸系列均將經歷較快速度的增長。
一些新出現的學科,尤其是神經科學和蛋白組學也有巨大潛力,它們在未來對整個試劑市場的貢獻不可小覷。盡管如此,生物技術仍是維持全球試劑市場高速增長的中流砥柱。而生物技術研究從學術領域到商業(yè)領域的持續(xù)轉變,以及與該轉變相關的化學領域內的進步,是推動試劑市場高速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1 生物技術領域抗體類藥物唱主角
未來,在促進診斷試劑高速增長的生物技術領域中,表現最突出的將是抗體類藥物。無論是被用于診斷還是用于治療,到2010年左右,抗體類藥物市場均會呈現出快速的增長趨勢,尤其在被用于靶向鎖定疾病細胞和細胞混合物時,其市場的增長前景更是令人看好。
近年來,抗體類藥物以其安全有效、特異性高等優(yōu)點,已成為全球藥品市場上一大類新型診斷和治療劑。而抗體藥物技術從最初的發(fā)展至今,已經走過了三代。第一代抗體藥物源于動物多價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細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被動免疫治療;第二代抗體藥物是利用雜交瘤技術制備的單克隆抗體及其衍生物;現階段,抗體藥物已進人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體時代。
據預測,到2010年治療性抗體的全球銷售額將達到257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1.4%。其中,治療性單抗是主要的增長力量,其年平均增長速度預計高達12.4%,而治療性多抗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卻僅為0.4%。診斷性成像抗體市場雖然現階段規(guī)模較小,但其未來的增長速度卻估計最快,年平均增長率接近17%,到2010年其全球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47億美元。
據美國制藥工業(yè)協會的調查報告,目前,單克隆抗體藥物的銷售額居所有生物技術藥物之首,占生物技術藥物市場份額的31%。分析預測,單克隆抗體藥物在未來10年內將會是國外生物技術藥物領域發(fā)展的主旋律。隨著已上市品種銷售額的不斷增長及新品種的接連上市,單克隆抗體藥物的市場將會迅速攀升,到2010年其全球銷售額將達到260億美元。
2 純化試劑盒市場Qiagen公司稱雄
在純化試劑盒市場中,荷蘭Qiagen公司在與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旗下Ambion公司的激烈競爭中穩(wěn)住了自己的市場份額。Qiagen是一家荷蘭上市公司,是創(chuàng)新的樣本制備分析技術與產品的主要供應商,該公司的產品在樣本分析前制備以及分子診斷等領域都被視為行業(yè)標準。2008年6月3日,在美國波士頓揭曉的年度生命科學行業(yè)獎項評選中,Qiagen以其出色的產品、技術和客戶滿意度再次獲得核酸純化和分離產品大獎。該評選共有41家公司被提名,而Qiagen以64%的得票率穩(wěn)居榜首,美國Promega位居第二,得票率為9%。
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為生命科學和實驗室儀器領域全球最大的生產廠家,2006年其全球銷售額達19億美元。2006年1月,該公司成功并購了RNA產品的專業(yè)公司Ambi.on公司,后者可提供全套RNA研究的試劑,包括RNA提取、RNA標記、RNA擴增、microRNA和RNA干擾研究。
3 強強聯姻催生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試劑公司
在商業(yè)試劑領域,美國Invitrogen生命技術公司已經超越所有的市場競爭者,成為該領域主要的供應商,而曾經的市場領頭羊——美國Sigma-Aldrich公司則退居第二位。
Invitrogen公司和美國Applera公司于2008年6月12日宣布,Invitrogen將收購Applera的ABI集團的所有股份,現金和股票交易的總值達67億美元。Applera公司由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和Celera Genomic公司共同組成,因此,這一戰(zhàn)略合并的完成將創(chuàng)造一個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試劑和系統的公司,它在遺傳分析、蛋白質組學、細胞生物學和細胞系統等領域具有特殊的技術能力。
4 高自動化儀器的使用對試劑市場的影響
高自動化儀器依然是決定試劑使用數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數自動化樣本制備儀的價格均超過7萬美元,較高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設備的廣泛采用。雖然對于大部分學術研究的預算來說,購買儀器的費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長期持續(xù)的使用還有消耗品和試劑的花費,會使整體費用變得十分昂貴。因此,是否選擇使用自動化樣本制備儀,仍是需要再三權衡的問題。
上述現象主要是由于分析技術的復雜性和近年來生物化學領域的進步所導致的,這就造成了當前市場中試劑質量的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征。因此,如今的研究者正迫切地希望能尋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對便宜的樣本制備持續(xù)增長的需求。
5 我國診斷試劑市場剛剛起步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指出,目前,亞太地區(qū)的試劑市場正以6%的復合年增長率快速發(fā)展。在未來,該地區(qū)對血清、介質和試劑的需求將成為拉動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而在我國,診斷試劑作為生物技術領域的組成之一,在國內的發(fā)展尚在起步階段。診斷試劑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才異軍突起的高新技術產品,我國對診斷試劑的研發(fā)與生產則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F階段就國內的總體現狀來看,我國的診斷試劑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即處于產品研發(fā)與生產的投入初期,其穩(wěn)定的成長期還沒有真正到來。
目前,我國診斷試劑市場規(guī)模約為全球市場的1/14。總的來說,一些在臨床上應用較廣的項目(如免疫試劑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檢系列,臨床生化中的酶類、脂類、肝功、血糖、尿檢等系列),國內主要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已基本達到國際同期水平,尤其是基因檢測中的PCR技術系列等已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生物技術領域,我國在診斷試劑項目研究方面的進展卻相對緩慢,技術水平仍較為低下。盡管如此,由于診斷試劑領域具有較高的回報率,仍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不斷加入進來以期分得杯羹。
如今,我國診斷試劑行業(yè)面臨的最大困擾是同類產品項目的重復上馬,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導致市場整體發(fā)展步履維艱。這些項目的來源有國內自己研究的,也有通過各種渠道從國外引進的,但真正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并不多。經過激烈的市場角逐,如今,我國診斷試劑行業(yè)的廠家數量已明顯減少,主要產品的市場集中度也在逐漸提高。這其中,北京萬泰、上??迫A、上海榮盛、金豪等一批具有優(yōu)勢的集研發(fā)和生產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yè)快速成長,逐漸浮出水面,并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
展望未來,雖然我國診斷試劑行業(yè)現階段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從發(fā)達國家的醫(yī)學臨床實踐來看,診斷費用已占到整個醫(yī)療費用的20%~30%,而我國診斷費占醫(yī)療費用的比重尚不足10%,這表明該領域發(fā)展尚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全球廣為看好的生物技術領域,國內發(fā)展亦較為迅速,近年來其市場一直在以20%的速度增長。因此,如果國內企業(yè)能在診斷試劑領域注重自主創(chuàng)新,有選擇地推行“拿來主義”策略,并且緊跟全球開發(fā)步伐,那么,國內的診斷試劑市場必將進入高速發(fā)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