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古城正定收藏協(xié)會珍藏著一幅梁清標書法扇面,雖只存扇面,但它是歷史的見證,是正定寶貴的文化遺產,從中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能感受到作者的高超才藝和崇高境界。
此書法扇面以行楷寫成,清新秀雅,開合得體。細賞扇面,筆力道勁,筆意瀟灑飄逸,墨化虛靈,氣韻生動,用筆的力度、提按、使轉、枯潤,都極盡其變化,顯示出深厚的功力和學養(yǎng)。該書法扇面上書:“別墅開春谷,誅茆種藥闌。云迎節(jié)竹杖,花落鹿皮冠。倚檻攤緗帙,疏泉響碧湍。主人能好客,煙月醉余看。新秋書似在中老親家正,粱清標?!币租j葫蘆形紅色陽文印章“秋碧”,落款鈐方形紅色白文印章“梁清標印”。
從詩的內容上看應是康熙六年(1667年)梁清標被貶后在正定縣城西柏棠村隱居時所作。文獻記載當時柏棠村確有梁清標的別墅,而且梁清標還在此寫了多首詠柏棠村景物的詩詞。該詩描繪出作者心凈如水,心寬如海,非常樂觀地善待生活、熱愛生活的愉快心境,也反映出其好與友人飲酒賦詩的閑情逸趣。從書法上細細觀察有以李邕為骨化其雄強為淡雅,以米南宮為體勢卻略去變化、走向簡約的個性特點,當是一幅書法精品作。
梁清標(1620-1691年),字玉立,號棠村、蕉林,別號蒼巖,真定人(今正定),梁夢龍之曾孫。明崇禎癸未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順治、康熙兩朝先后任過兵部、禮部、刑部、戶部尚書,后授保和殿大學士。他在詩詞、文章方面才華出眾,在書畫收藏和鑒賞方面也是頗有造詣。梁清標勤敏好學,著有《蕉林詩集》18卷,收詩作2163首。有《蕉林近稿》《棠村詞》《棠村隨筆》《棠村樂府》《棠村奏草》《蕉林詩鈔》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奉旨監(jiān)修《三朝國史》《政治》《典訓》《大清會典》《大清一統(tǒng)志》等。
梁清標在京被彈劾革職為民后“公即翩然歸里,手葺蕉林書屋,賦詩飲酒,優(yōu)游泉石間”,踏踏實實地經營起自己的書齋。梁清標酷愛芭蕉,這種極富詩意的南國植物便成了他的齋號。“蕉林書屋”面闊三間,卷頂棚,廊前檐后遍植銀杏碧蕉。梁清標嗜書如命,不辭辛苦,不惜錢財,廣泛搜求,又有其好友揚州裱畫工張黃美,古玩商吳升、王洛之代為網(wǎng)羅,自晉、唐、五代到兩宋、元、明無所不有。清代高宗《實錄》中記載:“蕉林書屋蓄古書數(shù)十萬卷”。因此翁方綱稱譽梁清標:“項家蕉窗梁蕉林,圖書之富甲天下。”梁清標對歷代書畫作品也有很強的鑒賞力,所藏名畫有: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隋展子虔《游春圖》、唐閻立本《步輦圖》、宋趙佶《柳鴉蘆雁圖》、元趙孟煩《調馬圖》、明唐寅《云山圖》……名帖真跡幾乎將書法史上的王謝、顏柳、蘇黃、米蔡等等一網(wǎng)打盡,這樣的藏品堪稱抵國之富。一流藏品必須一流見識,郭沫若先牛也稱贊梁氏作為鑒賞家的卓越眼力。收藏界都知道,凡經他鈐印的書畫非但無一贗品,而且多為精品,這樣的博學之士,難怪康熙皇帝賞識,每到正定,必要提念梁清標。
梁清標還從藏品中選出陸機的《平復帖》、王羲之的《蘭亭序》、札牧的《張好好詩》、顏真卿的《竹山堂聯(lián)句》、蘇軾的《洞庭春色賦》和趙孟煩的《洛神賦》等一批名帖,請金陵著名雕工尤永福精心摹刻成《秋碧堂帖》,編為8冊,刊行于世。
(責編: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