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王老師,您在論述程序語言的發(fā)展時,始終都沒有離開程序設計的需要。
王:是的,而且任何程序語言概念,其必要性都應該用具體的程序嚴格地描述,這是原則。
奚:在計算機基礎教育領域,一直存在著理論和應用是否對立的問題,而在您的文章中,每一個概念及其產生過程,都以程序的形式表示,或者說,都以應用的形式出現,這樣是不是就沒有理論和應用的對立問題了?
王:如果正確的認識,理論和應用就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它們都屬于實踐。理論是對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并直接指導下一步的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的每一次循環(huán),都使認識進入到更高的階段。所以辯證唯物主義要求,必須把人的全部實踐作為真理的標準,也作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點聯系的實際確定者,包括到事物完美的“定義”中去。
奚:大多數人在用計算機時,只用到計算機20%的功能,對于基礎教育來說,我們還有必要去講授針對全部功能的理論嗎?
王:事實上,不應該認為20%的功能就代表應用,其他80%的功能就是理論。Word系統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應用的需要而產生的,很多人只運用了其中不足20%的功能,那是應用程度、實踐程度的問題,不是應用和理論的對立。否則,對于一個把計算機當作打字機,并且僅此為限的人,Word系統的幾乎一切功能對他來說都是“理論”。
奚:您的意思是,僅存在應用程度的問題,不存在理論和應用對立的問題。
王:是的。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恰好都以我的感性所及的程度為限。這里的“感性”是指人的實踐活動。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時指出,“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1],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1]
奚:有人把計算機當成應用的工具,就好比開汽車,會用就行了,不需要了解內部構造。
王:這是把體力勞動自動化和腦力勞動自動化混為一談。例如,學習C語言是為了運用C語言,而C語言的運用是像開車一樣簡單嗎?C語言二級考試有哪一道題像操作方向盤一樣容易?再有,C語言的核心概念是指針,C語言的運用一刻也不能離開指針,可是指針被認為是最難把握的概念。有的教材提出了對付它的好辦法:把指針應用的例子掛在計算機上方的墻上,每天注視它們,直到對指針和地址的運用已經成為一種本能。[2]這就是不要理論的應用嗎?這根本就不是應用了。
奚:這不就是在訓練一種條件反射嗎?
王:是的。這就是理論無能的表現。
奚:事實上,理論和應用根本就不存在界限。
王:還有,C語言程序設計有兩個方向的后續(xù)課程:“數據結構”是介紹C語言軟件層次技術的后續(xù)課程,“C語言高級編程”是解決諸如硬件驅動、常駐內存程序、中斷程序、打印機輸出方法的硬件問題的后續(xù)課程。一個二進制概念是否是“理論”,或者說該不該學習,這取決于程序設計后續(xù)的發(fā)展。不僅如此,在很多人看來,數據結構是理論,程序語言是描述數據結構的工具,是應用,可是C++新標準的出現,使C++和數據結構互為前提,它們成為一個整體,這時誰是理論,誰是工具呢?
奚:你們的改革把C、C++和數據結構融合在一起,既從理論上,也從應用上,解決了C++和數據結構互為前提的矛盾。
王:應該說,是從實踐上解決矛盾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1]
奚:你們的改革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南的。辯證唯物主義是理論,你們的改革表明,它是我們的實踐活動一刻也不能沒有的理論。
王: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毛澤東教導我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以我國科學研究中的學風問題為例,“一方面大量的具體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得不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概括而聽任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泛濫,另一方面又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及時吸取具體科學的思想營養(yǎng)而難免變成枯槁的教條?!盵3]這恰恰是理論和應用脫節(jié)的結果。理論是理論,應用是應用,這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模式。
奚:計算機基礎教育要發(fā)展,是否亟待解決這個理論與應用的對立問題。
王:是的。而這個問題本身只有以唯物辯證法理論為指導才能解決。
奚:那么具體做起來還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解決這個問題。
王:令人鼓舞的是,李未院士的《數理邏輯》一書提出的版本序列和三個語言環(huán)境的概念,在豐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內涵的同時,為我們在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原則提供了邏輯形式。
奚: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師讀到這本書,并能理解和運用這本書所提供的概念和方法,去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54,56.
[2] (美)AI Stevens, Clayton Walnum著.林麗閩,別紅霞等譯.Standard,C++Bible(標準C++寶典)[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154.
[3] 楊煥章.談談哲學研究中的學風問題[J].新華文摘,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