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無疑是2008年最火的名詞之一,繼“山寨”版手機的風行之后,“山寨筆記本”也開始“占山為王”,進而點燃了與品牌筆記本的戰(zhàn)火。
威盛電子攜手微軟在深圳宣布成立“開放式超移動產業(yè)策略聯(lián)盟”。該聯(lián)盟將整合超便攜筆記本電腦供應鏈,通過威盛、微軟等上游芯片、軟件廠商協(xié)作,讓下游廠家進入超便攜筆記本電腦產業(yè)“快通道”,將目標直接鎖定為中小裝機廠。其模式與聯(lián)發(fā)科的“山寨手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被人們笑稱“山寨筆記本”。
“山寨筆記本”是否真的能再次演繹“山寨手機”的成功之路呢?筆者認為,這是IT市場發(fā)展的必然。隨著成本的公開化、透明化,現(xiàn)在各大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盡管筆記本電腦目前的利潤還比較高,但是這些利潤的主要來源在于筆記本的工藝設計和附加服務上,作為電腦的核心配件,如CPU、主板、硬盤等所能帶來的利潤已經微乎其微。而且目前人們對筆記本電腦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筆記本電腦早已走下“奢侈品”的神壇,成為人類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最早的神州電腦就以“白菜”價格的中低端筆記本挑起了與品牌筆記本的價格大戰(zhàn),并迅速圈占了以學生、“小白領”為主的低端客戶群,在SONY、聯(lián)想、HP等大品牌的圍攻中站穩(wěn)了腳步。今年年初,華碩、HP最終也放下了高傲的身段,開始推出6000元以下的入門級筆記本,以挽救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頹勢。
“山寨”產品天生具有一種“匪性”,沖擊的是品牌廠商,顛覆的是品牌市場,以低廉的價格,壓迫品牌產品的高額利潤;以出奇制勝的快速反應,為用戶提供更多優(yōu)惠。而筆記本市場的價格大戰(zhàn),也隨著山寨本的介入而進入白熱化的局面。早期神州電腦率先推出2999元甚至1999元的超低端筆記本時,當時聯(lián)想等大牌企業(yè)還恥笑神州沒有利潤,賠錢賺吆喝,但是隨著超低端筆記本的熱銷,聯(lián)想終于也做不住了,在多家企業(yè)相繼推出3999元的上網筆記本(Netbook)后,聯(lián)想最后一個推出了價格3999元的旭日C460筆記本,也只能是亡羊補牢而已。
目前,金融危機對全球的沖擊,使得人們開始對消費進行精打細算,消費市場的低迷已經成為了商家最頭痛的問題。在網易獨家推出的“你會考慮購買山寨上網本么?”的調查問卷顯示,有80.57%的人選擇了“會”。市場從來都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的,如今多家深圳廠家正在忙于組織生產“山寨筆記本”,而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更是匯集到深圳,希望能盡早敲定代理業(yè)務。
不過,只打價格戰(zhàn),不惜犧牲品質,直到損害消費者利益,不是筆記本市場發(fā)展的健康之道。“山寨手機”被消費者詬病的售后服務體系和質量問題,在“山寨上網本”這里存在根本解決的可能性。從整個產業(yè)鏈看來,威勝、微軟、清華同方、長城等知名大品牌的加入,讓質量有了保證,運用大品牌現(xiàn)有的渠道和維修中心,讓買本本的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從技術的角度看,手機和筆記本的技術含量相當,相對而言,“山寨上網本”的起點更高,一開始就是微軟和威盛兩個軟硬巨頭聯(lián)手,對于整個產業(yè)鏈的號召力不能低估。事實上,大陸眾多廠商已經紛紛要求加入這個聯(lián)盟,共同樹立“山寨上網本”的大旗。其中既有清華同方、長城等國內老牌PC廠商,也有配件生產制造合作伙伴,如SanDisk和AMI等。無論是研發(fā)技術,還是制造工藝,這個聯(lián)盟的整體實力都比“山寨手機”游擊隊要強大得多。
第三季度,上網本在歐洲的熱銷也印證了這一推斷。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統(tǒng)計,憑借上網筆記本,宏碁(Acer)第三季度超越HP登上歐洲PC榜首,而華碩也有望超越戴爾躋身第三。上網筆記本在歐洲市場熱銷,歐非中東市場第三季度出貨達到219萬臺,而中國臺灣宏碁、華碩成為最大贏家,共占據歐洲筆記本電腦市場的82%,出貨分別為110萬臺和65萬臺。
從上述數(shù)據,我們不難看出“山寨”模式的巨大潛力,而“山寨”產品與品牌產品的距離,也并非不可逾越,而是會隨著時間、產品的成熟度和市場的認可度等因素的變化,而逐漸縮短。我們可以推測,“山寨上網本”將大大加快筆記本電腦的普及,更快地走向平民化、大眾化,就像人人擁有一部手那樣,只要需要,人人也可以擁有一部上網筆記本。
● 歡迎投稿、發(fā)表任何讀后感、意見或建議。
● 編輯:武映峰 wuyingfeng@neusof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