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會被一些耳食之言和想當然的念頭所誤導,說英國一定是紳士風度,說到俄國則是伏特加,美國加州當然是加州牛肉面這是個笑話,牛肉面在加州并不風行,只是臺灣商人制造的一個神話,那么葡萄酒呢,肯定是法國嘍。然而如果我們到實地去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盡然,這回加州餐酒協(xié)會組織一批中國的媒體界朋友去加州,使我們更清楚地知道,葡萄酒不僅在法國流淌,加州的葡萄酒也委實不錯,這是一個咄咄逼人的新世界。所以什么事還是要親眼看一看,作一回深度旅游。
歲歲好年景
記者一到加州,遭遇了兩天的陰雨,于是有人恭喜記者,說是,你們真是福氣,加州很少下雨,被你們給撞上了。此話果然不錯,以后幾天,頭頂皆是一片蔚藍,萬里無云,加州每年雨天不超過兩星期。
沒想到氣候問題也關系到酒標上的年份。蓋洛兄弟之一,朱利歐先生就一直反對在葡萄酒的商標上標明年份,他認為,標明產(chǎn)出年代是從歐洲開始的,因為那里葡萄生長的條件千差萬別。在許多年份里,生產(chǎn)條件很差,惡劣的氣候使葡萄難以充分成熟,釀不出好酒。由于氣候條件每年都不一樣,時好時壞,所以有必要讓消費者知道釀造的年代。在美國,每年的情況雖然也有變化,但不像歐洲那么厲害。在加利福尼亞,歲歲都是好年景。
當然現(xiàn)在加州葡萄酒還是標年份的,這也算是對歐洲傳統(tǒng)勢力的屈服,不過這也足以說明加州葡萄酒的質(zhì)量了。
冰箱文化
有人以物質(zhì)來標簽美國的年代:60年代冰箱文化、70年代汽車文化、80年代麥當勞、90年代英特網(wǎng)。這也不無道理,60年代,美國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核心家庭日益增多,因此冰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白葡萄酒的盛行與冰箱文化不無關系,白酒是要冰鎮(zhèn)的。加州的白葡萄酒以溫蒂酒園所產(chǎn)的莎當妮等最為突出。該酒園歷史非常悠久,即使1919年美國發(fā)布禁酒令,它也沒停產(chǎn),它為每周的禮拜提供圣餐用的葡萄酒。
我們似乎對紅酒情有獨鐘,因為它美艷的色澤帶來了浪漫情調(diào)。然而一般而言,紅酒用于正餐,比較嚴肅端莊,而白酒則可用在比較輕松的場合,大型宴會若不開香檳的話,必有白酒。
在加州有過余興節(jié)目,主人拿出幾箱葡萄酒,讓每個人去挑,有人拿紅酒,也有人拿白酒。結果某先生所挑的白酒是最貴的,值30多美金,而記者手里的紅酒不過10來個美金。
Gallo世界最大
Gallo蓋洛酒廠由哥哥Ernest和弟弟Julin于1933年“禁酒令”解除后所創(chuàng)立,幾十年的發(fā)展Gallo不但成為全美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酒廠。
不少人可能對Gallo的產(chǎn)品不屑一顧,認為都是一些廉價的普通酒。然而記者有一個觀點,葡萄酒是好東西,可是每一個人的消費能力不同,不見得都能隔幾天喝上一瓶上千元的酒,因此對于升斗小民,平時飲用兩三百元的酒已不錯,碰到特別的好日子,合適的時間,談得來的對象時才奢侈地享用昂貴的好酒。
不要以為Gallo沒有高級酒,自70年代末期開始,Gallo就著手生產(chǎn)所謂的“品種酒”VarietalWine。
納帕谷
某日,加州餐酒協(xié)會首席代表陳先生在上海一家高級酒店請客,打開酒單,見上面標有加州納帕谷紅酒僅400元一瓶,不禁大喜,納帕谷值800元,今天可是撿便宜了。然而酒上來,卻是籠統(tǒng)的加州紅酒,少了納帕兩字,陳先生找到經(jīng)理,起先他硬說沒錯,等知道陳先生的身份,才認了錯,后來去了酒店的酒窖,他們那里根本沒有納帕谷的酒。此事雖小,但也說明納帕谷的地位。(許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