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收糧原生態(tài)
11月立冬的第二天,位于我國東北的吉林省松原市,溫度已經(jīng)降到了零下,但一輛輛載著金燦燦玉米的貨車,仍在一家名為華潤賽力事達玉米工業(yè)有限公司(下稱“賽力事達”)的門口,排著長隊,耐心等待。
大門的另一側,數(shù)十名裹著棉襖的農民扎著堆,搓著手,來回踱步。他們剛剛將玉米送進去,正等著檢測結果和發(fā)票。
李保國(化名)就是其中一員。他是第一次來這里賣玉米。2008年是個豐收年,他種的玉米比往年多收了將近一倍。以前每年這個時侯,就有來自南方的“販子”(糧食貿易商)來村里收購。但是今年,販子一個都沒來。他等不住了,聽了村里人的介紹,租了三輛貨車,將新收下來的30多噸玉米拉到了這里。
賽力事達是一家從事玉米深加工的企業(yè),在李保國們的口中,它有著別名“玉米深”。
然而,被稱為“糧商”,從事農產(chǎn)品加工的賽力事達的員工們自上而下都很“不平”?!艾F(xiàn)在玉米價格倒掛,沒有利潤,糧販子都不收了,而我們收購依然穩(wěn)定,這就是加工實業(yè)與貿易商的區(qū)別!”該公司總經(jīng)理劉軍對記者強調。
更多時候,賽力事達與販子是競爭對手。如何從農民手中獲取更優(yōu)質和充足的玉米,他們各施其術。
其實這年冬天,賽力事達也感到了絲絲寒意。除了經(jīng)濟蕭條帶來的下游產(chǎn)品價格大幅縮水外,最近的一項政策也加重了他們的壓力:不久之前,政府剛剛出臺了今年關于玉米托市政策,以1500元/噸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500萬噸玉米,上調幅度之高帶來業(yè)內一片嘩然。
“老實說,這樣高的收購價我們都沒有預料到?!彼稍屑Z食局副局長高興國感嘆道,“貿易商、加工商,生存將很困難?!?/p>
改變收糧原生態(tài)
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畔的松原,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上,是全國大型的商品糧基地和油料基地。高興國提供給記者一組數(shù)據(jù):松原每年糧食產(chǎn)量為670萬噸左右,其中玉米就占了550萬噸。而松原市共有164家糧庫,全部倉容量為400萬噸。
“過去(糧庫)是敞開收,不計收,現(xiàn)在市場放開后,糧庫的情況已經(jīng)變了?!钡词辜Z庫敞開了收,農民手中仍有近300萬噸糧食難以入庫。
這正是松原引進賽力事達的初衷。
賽力事達的玉米深加工在1996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第二年開建,2001年正式投產(chǎn),最初的生產(chǎn)能力為年加工玉米30萬噸,2006年擴產(chǎn)之后,達到了60萬噸/年。在松原市政府的眼里,這就解決了松原近1/4的余糧。
總部設在法國的賽力事達是一家主要從事淀粉及相關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農業(yè)企業(yè)。
在魏志華看來,這樣的企業(yè)當然是個“寶”:每年稅收3000萬元人民幣,近4000萬美元的出口,是當?shù)刈畲蟮某隹趧?chuàng)匯企業(yè)。
而在高興國的眼里,賽力事達帶來的變化還不止這些。按照這里的習慣,糧庫都是季節(jié)性收糧,一般集中在12月至春節(jié)前后。賽力事達這類加工企業(yè)則是全年收購,“啥時候想收就收,有多少收多少”。
“他們改變了收糧的習慣?!边^去,因為糧庫的集中性收購,這里的農民每年到12月份才開始打糧,而現(xiàn)在,10月份就開始了。
對于李保國們而言,提早打糧意味著提早拿到錢,家里很多地方需要錢,而且,明年的春耕,他也要提前做準備了。
目前,賽力事達80%的玉米來自于農民的自收糧,這種玉米沒有儲存烘干,含水量一般在30%左右,被稱為“新糧”。“我們的價格是參考市場情況來擬定,如果急著用糧,價格還會提高一點?!币晃毁惲κ逻_的內部人士對記者指出,盡管表面看成本增加了,但因為這類玉米新鮮保質,而且及時滿足了原料供應,實際成本是下降的。
“一般來說,賽力事達比小販的收購價(每斤)要高2-3分錢。”魏志華說。
在國外,這類跨國糧企,通常會與當?shù)氐姆N植者簽訂定期合同以保證穩(wěn)定供應,不過,這一模式在中國似乎并不吃得開。
“與農民簽協(xié)議,在中國還沒有條件。協(xié)議的收購價格定得高了,農民會擠著來送,如果定得低了,農民還是會賣給別人,而且到哪里告,都會輸。”紀平這樣向記者描述。
紀平是松原市扶余縣四馬架糧庫的主任,也是賽力事達在松原的一個合作伙伴。用紀平的話說,賽力事達開工第一天第一車糧就是他們糧庫送來的。每年,這個糧庫都要向賽力事達提供3萬-4萬噸的玉米,成為了賽力事達最大的供貨商,而這部分玉米則是他們從下面農民手里收過來的。
每年年底,賽力事達會跟四馬架糧庫簽訂一個委托協(xié)議,并擬定一個初步價格,待收糧時再根據(jù)市場情況作調整。過去幾年,這里開出的價格都比市場要略高。
“在松原,因為玉米加工量大,加工企業(yè)主導著糧食價格的走勢?!奔o平說,“賽力事達與吉安生化爭奪原料,把價格也帶上來了?!?/p>
通過糧庫這一“經(jīng)紀人”,賽力事達實現(xiàn)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訂單農業(yè)”。這樣的糧庫不在少數(shù),賽力事達20%的玉米都從他們手中采購。
在乾安縣,賽力事達也在嘗試另一種“訂單農業(yè)”。他們找到了一家當?shù)氐募Z食經(jīng)紀公司,通過該經(jīng)濟公司去與當?shù)氐霓r民簽訂協(xié)議,由嘉吉提供種子、技術服務和訂單,在當?shù)胤N植一種粘玉米。這種粘玉米蠟質淀粉含量高,是賽力事達目前探索的一種高端產(chǎn)品原料。
賽力事達與這家公司一合作就是三年,去年,通過該公司與1000多戶農民簽訂了協(xié)議,共計1000多公頃土地。
楊二是這些農戶中的一位。之所以愿意簽合同,是因為粘玉米雖然產(chǎn)量不高但是價格高,而且這里的收購價比市場每斤還多出2-3分錢。楊二說,種了一公頃的粘玉米和一公頃的普通玉米,前者比后者多收1000多元。
不過,這種玉米的試驗連續(xù)三年淀粉含量都不盡人意。今年,賽力事達只簽了480戶。但作為經(jīng)紀公司的總經(jīng)理高建立仍然熱切地盼望著來年試驗的成功,這樣試點就可以大規(guī)模鋪開,“每年應該可以簽到3000-4000戶農戶吧”。
玉米深的名字開始深入人心?!拔磥?,我們希望100%都是直接從農民手中采購?!眲④娬f。
正如上文所提及,賽力事達的利潤點不在采購,而在下游產(chǎn)品上。與其他同行相比,除了玉米淀粉這類低端產(chǎn)品,賽力事達的產(chǎn)品更為豐富,也更高端,同時擁有美贊臣這樣的高端客戶,利潤穩(wěn)定。
因此,從2005年起,原本虧損的賽力事達開始走上正軌,2007年開始贏利。今年,賽力事達的目標是銷售13億,利潤達到3000萬元。而1-10月,已經(jīng)完成了11億元的銷售。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2008年是玉米大豐收的一年,全國增產(chǎn)了1000萬噸。然而全球經(jīng)濟的不景氣也波及至此。
“現(xiàn)在豬肉價格下跌,養(yǎng)豬戶沒有錢買飼料,而且因為三聚氰胺事件,造成養(yǎng)雞業(yè)也不景氣,造成玉米加工產(chǎn)品價格倒掛?!眲④娬f。
這也帶來玉米收購價格的縮水。“今年的市場價低于1350元/噸?!睕]有利潤,販子也沒有來了。“往年在這個時候,南方客戶早都來了?!奔o平說,但今年沒有。
在此情況下,政府出臺了1500元/噸的遠高于市場的托市價。
不過,賽力事達并沒太多地感受到這一托市價的壓力。劉軍認為,政府在此價格下的收購量有限。東北三省僅有500萬噸的名額,而分到吉林省才100多萬噸。再到松原市,可能也就8萬噸左右,遠遠消化不了松原的玉米產(chǎn)量。
于是,李保國們還是來賽力事達賣糧了。這里含水30%左右的玉米是0.56元/斤,政府出臺的0.75元/斤的價格是指14%含水量的。折合一下,賽力事達的價格還是要少幾分錢。但是,現(xiàn)在國家的收購都還沒開始呢。
即便如此,劉軍還是指出:“我們今年會虧損,這是全行業(yè)的,避免不了?!痹蚴窍掠萎a(chǎn)品需求疲軟,例如淀粉,已經(jīng)由2300元-2400元/噸,下降到2000元/噸。而原料收購價并沒有太大變化。(楊 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