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紅塵永相隨
我是《散文詩》一名忠實的讀者,每期的《散文詩》,我都不放過,細(xì)細(xì)地品評,甜甜地回味,無論是散文詩名家,還是業(yè)余作者,在他們的詩里,我都能找到一種生活的力量,一種生命的信仰,一種靈魂的釋放,一份精神的寄托。
我與《散文詩》結(jié)緣,已有十多年的歷史。那是1995年,那時我剛考進凱里師范,見到同學(xué)手里握著一本《散文詩》,覺得好奇,借閱后才猛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好書;它內(nèi)涵豐富,意象深邃,就像那豐腴的少女,楚楚動人??墒悄菚r由于經(jīng)濟拮據(jù),無條件購買,只能偶爾從同學(xué)手巾搶來拜讀。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訂閱了《散文詩》。在詩里遨游,跟隨那些散文詩作者一起感受生活,咀嚼生活,享受一種睿智的理念,感覺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有一首歌最能表達(dá)我此時的心情:“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飛越過紅塵永相隨……”。我想,只要我的靈魂尚存,今生今世,《散文詩》將是我的人生伴侶,她美麗、溫存,無論走遍天涯海角,我都與她相依為命,直到地老天荒,??菔癄€!
貴州施秉縣讀者 龍金祥
致羅伯特·吉本斯 莫 嘉
年紀(jì)老了——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無法改變過去:年紀(jì)未老——一歲、二歲、三歲……也無法改變過去。
過去定格后,在回憶的疏忽大意中飄逸如浮萍。當(dāng)然,也在刻意的粉飾中成為毫無瑕疵的墻。
坐在浮萍上,還是靠在墻上,詭辯的笑很溫暖。冬很深了,春不知薄冰膚淺的痛。不小心踩裂的時間,淌著碧綠的血。
參差不齊的牙齒,咬碎寒冷。
一片有提前量的嫩芽,活不到倒春寒。早熟,皺起的抬頭紋,失去童真。
人,每做一個生日,總以為是在慶祝生,怎么就沒想到是在慶祝死?
文學(xué)語言金庫
文學(xué)就像所代襲的社會一樣,具有不同的年齡:沸騰的童年是歌行:史詩是茁壯的青年:戲劇與小說是強大的成年。
《巴爾扎克論文選》[簡析]巴爾扎克的論斷從整體上說是各乎歷史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的。我們須注意兩點:“歌行”時代與“史詩”時代都是屬于詩的范疇:而戲劇、小說也是在詩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詩,是文學(xué)的母體。
(于 何)
散文詩鉤沉
井上靖六歲時,目他妹妹出生,他被送到靜岡老家曾祖父的妾處養(yǎng)育。他同這位曾祖母、一個受到親戚和鄉(xiāng)親們蔑視的鄉(xiāng)下婦人一起生活了六年,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陰影,也使他初次接觸到社會。
心靈上的半畝方塘
尊敬的編輯老師:
我是一位最忠實的《散文詩》讀者,認(rèn)識她是在十多年前上初中的時候。那個年月,同學(xué)們最喜歡讀三種刊物:《遼寧青年》《演講與口才》《散文詩》。這三種刊物在縣城的每個書攤上都有零售,而我最喜歡的,是質(zhì)量最好、設(shè)計最獨特的《散文詩》,從原先的雙月刊,到后來的月刊,再到現(xiàn)在的半月刊,我很少漏讀一期,覺得漏讀了一期,心中就會癢癢的,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散文詩》裝幀精美,小巧別致,圖文并茂,耐讀性強,行走坐臥攜帶皆方便,是最適合于隨便翻翻的詩歌刊物。她既可作為珍貴禮物饋贈親朋好友 又是最其珍藏價值的文學(xué)精品集。有了她,我的生活因此而多彩。中學(xué)時,她助我提高了寫作水平:大學(xué)時,她引我走進文藝妙境:踏入社會,她使我更加懂得珍惜人生。我不是一位散文詩人,但因為有她,我的一些評論也漸漸有了詩情畫意。尤其是常讀《散文詩》,凈化了我的心靈,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莫大的樂趣。煩惱時捧起她,我心中就注入一股清泉:消沉?xí)r捧起她,我全身就充滿著生活的力量:臨睡前捧起她,我就忘記了一天的疲勞,輕松地進入夢鄉(xiāng)……我沒在《散文詩》上發(fā)表過作品,但讀了她,我的工作和生活就成了一首首形形色色的散文詩。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散文詩》的發(fā)行量已居同類刊物前茅,其影響婦孺皆知。如果要問我為何喜歡《散文詩》?我想主要還是因為每月她都給我?guī)眭r活的精神食糧。
在2008年這最令中國人心動的一年里,祝愿《散文詩》也給人們留下最動人的詩篇!
浙江蒼南縣讀者 杜 華
只言片語
心情煩躁的時候,《散文詩》就是一杯清茶,平靜心氣,蕩滌心中的污濁;心情壓抑的時候,《散文詩》就成為我心是的度假勝地,自由地釋放所有。
四川富順縣讀 姜 委
我特別喜歡她充滿詩意的呼吸,更喜歡她飽含真摯感情的眼神。在學(xué)習(xí)之余,《散文詩》最能放松我的心情。
福建南安市讀者 野 風(fēng)
美麗心機 明 月
結(jié)果出乎意料
這個結(jié)果出乎意料
可我能欣賞這個出乎意料的結(jié)果
連本身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
散文詩人小傳
羅伯特·吉本斯,二十世紀(jì)美國散文詩人,生活在波士頓南部,現(xiàn)為一家詩歌刊物的編輯。其作品廣泛見于美國各種文學(xué)刊物,他的散文詩集主要有《情侶》(1989)《這是流亡?》(1989)《關(guān)于華盛頓特區(qū)》(1992)《兩個舞蹈者的街道》(2004)《刺殺之書》(2004)。他的散文詩想象豐富而新穎,切入的角度比較獨特,在美國散文詩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如在《善良的狗》中一開篇就寫道:“城市很少注意閃電。比太陽表面還要灼熱的閃電。閃電。那種改變事物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