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 薩頓29 歲時進入了斯坦福大學做研究員。緊張、缺乏經(jīng)驗、辦事能力弱讓他看起來像個愣頭青一樣,第一學年結(jié)束時,他得到的教學評價差得驚人。不過呢,通過兩個學年的努力,到第三個學年結(jié)束的時候,羅伯特·薩頓獲得了他們系——工程學院管理科學及工程系的最佳教師獎,這可是學生投票選出來的喲!
可惜他沒能高興多久,一位同事在學生散去后給了他一個熱情的擁抱,用羅伯特的話說,“臉上掛著專門做給別人看的燦爛笑容”,但卻用施恩般的語氣說,“好啦,現(xiàn)在你總算把那些個小孩兒逗樂啦,該靜下心來干點兒實事了?!?/p>
搞不好那位同事給他澆的這盆冷水直到現(xiàn)在都還讓羅伯特· 薩頓內(nèi)心有一種想罵娘的沖動,沒準兒這也是他打算寫這本《論渾人》的最初動力。
渾人長什么樣?
按照研究職場心理缺陷的班尼特·泰培對“渾人”下的定義來看,凡是滿足“通過語言或非語言行為(不包括身體接觸),不斷對他人表現(xiàn)出敵意”這種條件的,便是普遍意義上的渾人。
不能怪這個定義看起來籠統(tǒng),因為“渾人”的發(fā)揮空間實在是太大了,既可以罵人不帶臟字,也可以長期用視若無睹的冷暴力方式來進行打擊報復,甚至可以這么說,連續(xù)發(fā)送1000 遍同一封具有祝福性質(zhì)的郵件,你也同樣會受不了的。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有不點自燃的暴脾氣或者言辭中出現(xiàn)不堪入耳的字眼才算是渾人呢?顯然不是。羅伯特·薩頓歸納了12 種常見的渾人舉動:1.人身侮辱;2.侵犯他人的“私人領域”;3.突如其來的身體接觸;4.言語或肢體上的威脅和要挾;5.猥褻下流的“笑話”或“奚落”;6.電子郵件騷擾;7.貶損受害者的地位,使之丟臉;8.習慣當眾羞辱他人,或是貶低對方身份;9.無禮插嘴;10.兩面三刀;11.擺臭臉;12.對他人熟視無睹。
其中最普遍的,要算是言辭侮辱。飆臟話、冷嘲熱諷、尖酸刻薄、指桑罵槐…… 這些詞光這么看就讓人覺得既窩火又沮喪——讓我想起俄羅斯科學家做的一個關(guān)于“臟話的攻擊作用”的實驗,他們用精選的臟話罵一杯水,然后再用這種水澆灌大麥種子,結(jié)果種子的發(fā)芽率只有48%,而用正常的水澆灌的種子發(fā)芽率是93%,果真是渾人毒素大!
渾人肯定不會在臉上紋一個碩大的“我是渾人”來提醒你他/ 她要來犯渾了,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能通過一些早期的接觸來判斷對方身上是否有渾人毒,比如當你需要測試的人具備以下兩條標準時,就要當心了——
第一,跟某位有待驗證的“嫌疑犯”說過話之后,你是不是感到壓抑,沒了精神,是不是覺得受了對方的羞辱和貶低?特別是,你的自我感覺是不是變糟糕了?
第二,這個有待驗證的家伙是不是專愛整治比他要弱小的人?怎招惹比他強的人?這兩條標準顯然只是作者羅伯·薩頓在受了本文開始他位同的刺激(或者還有別的什人的刺激)之后得出的結(jié)論,并不一定對每個人都適用,但是如果你本能覺得對方的行舉止讓你感覺不舒服——如果你確定自己不是一個渾人(你真的真的那么肯定?),那么很好,你有可能碰到渾人了。
偶發(fā)性渾人值得原諒嗎?
每個人生總要干幾件混賬事,這才讓我們跟圣賢做出了區(qū)分。一直老實本分盡忠職守謙和待人的Mr.Right因為“踢貓效應(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把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zhí)拥浇稚险靡惠v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偶爾當了一回Mr.Bug,也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大事件。
類似于Mr.Right這樣的人在羅伯·薩頓看來,頂多也就是個“偶發(fā)性渾人”,有些脾氣臭得和臭鼬有一拼的家伙其實有一幅好心腸,我們國家有句話怎說來著?刀子嘴豆腐心,說的就是這些善良的刺猬,他們的偶爾犯渾跟情緒、身體健康狀態(tài)、壓力、外界環(huán)境有很大關(guān)系。他們和“公認渾人”最大的區(qū)的區(qū)別在于這種發(fā)渾不是分時間地點場合的,不是長期持續(xù)性的,也沒有連續(xù)冒犯多個“受害者”。
所以不要輕易給人貼標簽,如果你在看了這篇文章后會暗暗覺得你身邊那個脾氣耿直,說話坦率,表情嚴肅,一貫以高標準要求你的工作的同事(或者領導)其實是個公認渾人,那么你很可能在放縱自己的同時鉆入了“渾人假想敵”的牛角尖。再說,“你的感覺”并不是衡量別人是否在犯渾的鐵律。
其實有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可以區(qū)分到底是偶發(fā)性渾人還是公認渾人,麻省理工學院開發(fā)出了一種稱為“混人檢測儀”(Jerk-O-Meter)的物件,利用電子語音分析,根據(jù)重音、情緒和“普遍性渾人特質(zhì)”來從個體講電話的聲音里檢測壓力程度,并以零到100分范圍,評估語言交往中的惱人程度——盡管它只能評估渾人舉動中的言辭項,盡管它的正確率約莫只有75%。
話說回來,偶發(fā)性渾人是可以原諒的,就好象羅伯·薩頓自己也說,如果你輩子從干過混賬,請務必立即與我聯(lián)系,我實在很想知道,如此了不得的非人類壯舉,你到底是怎完成的。
只是如果你隨時隨地都表現(xiàn)得像個渾人(比如經(jīng)常實踐作者歸納的那12條渾人舉動),就的確可能需要治療條渾人舉動),就的確可能需要治療了,你得嘗試吃點兒百憂解,你得上個制怒學習班,你得搞點兒超然冥,并且多鍛煉身體進行野外活動,再然,上面所渾人也有優(yōu)點嗎?有的法子都試試看。
渾人也有優(yōu)點嗎?
無論我們多么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但實際上很多渾人因渾受益,比如曾經(jīng)的“籃板王”查爾斯·巴克利,他曾在姚明新秀賽季上放厥詞說如果姚明能夠在一場比賽中得到20分,我就去親吻驢屁股。雖然他因此象征性的去親吻了驢屁股,但是卻也憑著這張“偶發(fā)性臭嘴”在如今稱霸了NBA評論席。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比如迪士尼的前任CEO邁克爾·艾斯納,比如蘋果的現(xiàn)任CEO 史蒂文· 喬布斯。有些時候,后者在Google 上的全名如下:渾人· 史蒂文· 喬布斯,他天生喜歡標新立異和壞脾氣,如果你愿意以此為關(guān)鍵詞進行檢索,你會發(fā)現(xiàn)可以找出89400 條匹配的結(jié)果。可是就是這同一個人,在成為渾人的同時,也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心中最富想象力、領導力、創(chuàng)新精神、決斷力和說服力的領袖。為什么有權(quán)勢的人身上更容易發(fā)生惡行?
“有無數(shù)的研究顯示,我們覺得有權(quán)勢的人理當沖著無權(quán)勢的人發(fā)脾氣。”別管這個研究結(jié)論看起來多么混蛋,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也會認為在事情不順時,有權(quán)勢的人有理由沖著下屬火冒三丈。
斯坦福大學的德博拉· 格魯費爾德做過一個實驗,讓三人學生小組討論一些存在爭議的問題,并隨機指定其中一人有權(quán)評價其他兩名成員的建議。30分鐘后,實驗者端進5 塊餅干,而有評價權(quán)的那名學生取食兩塊餅干的幾率更高,而且更可能“大張著嘴巴嚼餅干,弄得臉上桌上到處都是”。這個實驗充分說明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權(quán)利優(yōu)勢,也能迅速敗壞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
惡性也會誕生優(yōu)點?按照心理學上的說法,人都有弗洛伊德所強調(diào)的攻擊本能,而一些渾人舉動,比如說臟話則是在滿足那些被壓抑了的攻擊愿望。美國心理學家和臟話專家迪蒙瑟· 杰說,“咒罵是人類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類靈魂的止疼藥,因為咒罵能讓我們的腦子自由。”從這個角度來講,一些渾人惡行的產(chǎn)生是為了防止我們做出更大的惡行。
按照羅伯特· 薩頓的說法,渾人舉動有助于謀取個人權(quán)利和地位,有助于脅迫并擊敗對手,而且利用恐懼心理能夠提高工作績效,而且還可以讓笨人、懶人和有偏見的人恢復理智。他的理由是,“真的有證據(jù)證明,愛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哪怕你不是一個公認渾人,哪怕你看不起這樣的人,你也得承認:有時候,非得暫時扮成渾人才能得到你需要的東西。很多時候,在我們開始吼叫之前,對方簡直當你是隱形人。”
史蒂文· 喬布斯的員工總會說他的臭脾氣能讓他們抓狂,但也同時承認這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因素,尤其是他對完美的不懈追求,即便是最膩味他的人也會在心底贊嘆一下,覺得他“渾”得還挺值。
不過話雖如此,我們還是愿意看到更多渾人變超人(《全民超人漢考克》)的戲份,不喜歡純無稽犯渾的《JackassNumber》。因為歸根究底,大多數(shù)怪物或者渾人之所以獲得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夠渾,而是因為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長處——盡管有時他們自己,或是旁觀者會以為混蛋才是他們成功的關(guān)鍵。再者說,惡行充其量會對犯渾的人有一丁點好處,卻并非會對組織和團隊帶來健康積極的生產(chǎn)力。
別以為自己生病生得久就真的成良醫(yī)了,承認自己是個混球,是邁向非渾人人生的成功第一步。
偶發(fā)性渾人是可以原諒的,如果你一輩子從沒干過混賬事,請務必立即與我聯(lián)系,我實在很想知道,如此了不得的非人類壯舉,你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思考的技術(shù)》
作者:(日)大前研一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懶于求知的人沒有生存空間。要想安然度過這個激變的進代,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既有的思維模式。希望每一位讀者能夠通過此書學習到新的思維方式,并成功地成為一位開拓企業(yè)新世界的拓荒者。大前研一的思考術(shù):切換思考路徑,用邏輯打動人心,洞悉事物本質(zhì),進行非線性思考,讓構(gòu)想大量涌現(xiàn),解讀五年后的商機。
《食物戀》
作者:李欣頻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4-1
本書是臺灣知名廣告文案、作家李欣頻“愛情系列”的第一本,作者在書中將個人生活里私密的情緒、記憶、片段點滴,經(jīng)由食物做媒介,鮮活地表現(xiàn)出來,并因而產(chǎn)生許多極雋永且意象獨特的比喻,開創(chuàng)了另一種看待美食看待吃的嶄新視野。對于這本書,她說:“我以我的夢、想像,與過剩的情感,重組一個食物鏈。”
《紫陽花日記》
作者:(日)渡邊淳一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渡邊淳一的書,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看的。他的書對思想和靈魂的刻畫都是平凡中一針見血,前期的作品過于側(cè)重婚外情的絕美描寫,后期的作品開始在關(guān)注由此給周邊人帶來的影響,加入了道德的元素和評價。另外,喜歡他的人可以看看《花逝》,覺得那本書的精神反應更加積極一點。
《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宮》
作者/攝影:李清志
出版社:中國人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建筑學者李清志多年探訪了每座安藤的建筑,包括住吉的長屋、淡路夢舞臺、光之教堂……在作者的描述中,你會覺得他的建筑本身就是座迷宮,你以是出口的,其實是另個入口,每個轉(zhuǎn)彎都暗藏驚喜。作者把自己投身于安藤建筑的虛實交錯中,重新體驗時間、空間的意義。
《死亡大辭典:從A死到Z》
作者:(美)邁克爾·拉爾戈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這是本關(guān)于怎告別這個世界的百科全書,我們忌諱介紹它,是因只有正視死亡,才能更好地活著。本書以辭典的方式解說了死亡的種種原因,但是教我們?nèi)绾芜x擇合適的死亡方法,而是提醒我們,身邊任何你覺得可能的或者物品都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地造成死亡,所以珍惜生命,好好活著。
《無畏的希望:重申美國夢》
作者:巴拉克·奧巴馬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本書終于有了中文版啦,奧巴馬在書里述了他自己的失敗與成功,歧視與運氣,出身與,成長與奮斗的故及政治歷程。他通述自己的親身歷程,盤點了美國近代政治,并試圖探源激烈的黨派偏見;討論了新的民眾政治賴以建立的共同價值觀基礎;探究了憲法僅是個人權(quán)利的源頭,等等。
《喚起你的工作熱情》
作者:(英)馬克斯·蘭茨伯格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熱情無疑是我們最重要的秉性和財富之一。每個人都具有火熱的激情,它是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是人自身潛在的財富,只是這種熱情深埋在人們的心靈之中,等待著被開發(fā)利用。如果不想變成職場機器人,如果不想成就感低下,或許看看這本書里的故事和案例,事實喚醒自己。
《“殺死”老板的101種方法》
作者:(英)格雷厄姆·魯密歐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0-1人,永遠都有上級,有上級就有壓力,101種“殺殺”老板的方法,101種爆笑排憂的通路。如果你工作抑郁,對民司敢怒不敢言,不妨看看這本書,一番自我“疏泄”之后,又可以輕裝上陣了。 當然,搞掂魔鬼上司的方法不是試圖“殺”掉他,而是學會管理你的上司。
《菜鳥職場物語》
作者:(美)丹尼爾·平克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大部分的職業(yè)生涯書籍需要3至少花費30個小時閱讀。在今天信息爆棚的時代,大部分理論,枯燥、繁瑣卻很快過時。你可以從網(wǎng)絡上查到所有你想要的職業(yè)指導信息,但你最需要的卻是時刻受用的戰(zhàn)略性建議,而它只有6條。本書總結(jié)了6條簡明卻經(jīng)得住考驗的職場箋言,配以160頁輕松搞笑的卡通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