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中國交通運輸價格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運價中心”)和中國價格協(xié)會將聯(lián)合舉辦中國交通運輸價格改革論壇,擬邀請相關政府官員、國內外業(yè)界精英和企業(yè)領導參會,共商涉及運價的宏觀框架和微觀機制問題。
自去年交通運輸價格舉報案件首次超過教育亂收費位居各類舉報榜之首以后,編制全國統(tǒng)一的交通運輸價格指數(以下簡稱“運價指數”),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價運行機制,就為各方所翹首期待。
2007年10月9日成立的中國交通運輸價格研究中心,一直緊鑼密鼓地工作著,以期盡快編制出中國第一家最有權威的運價指數,建立完善的運價更新機制。而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自然面對著重重困難。
首先,若要制定運價指數,從收集數據到統(tǒng)計分析必須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這樣的指數才有權威性,才能為人們認可,才能給人們提供切實的幫助。
其次,由于歷史原因,我國有關運價的研究進展較慢,運價調整本身的市場化程度也不高,有關運價研究的組織機構和專家數量有限,這就使編制運價指數的基礎較為薄弱。
再次,“目前歐美發(fā)達國家都沒有關于交通運輸價格的全國統(tǒng)一的定期發(fā)布指數,他們只有某個行業(yè)的一個時段的運價指數,而且通常是隨價格指數一起發(fā)布,沒有獨立的研究機構,所以我們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边\價中心主任李文興坦承。
李文興,這位經濟學博士,中國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多年來一直從事有關運價方面的教學和研究,發(fā)表多篇有關運價的專著,他手下的團隊都是從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等部門抽調來的響當當的研究學者。
當然,目前的運價中心也自有苦衷,沒有固定的經費支持而且人數較少,對開展繁重的工作造成很大不利。但在人們對運價中心期待的目光所構成的壓力面前,李文興和他的團隊定下今年的目標——年底之前作出一個有關運價研究的全面框架,為后續(xù)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萬事俱備
本次論壇被李文興及他的團隊給予厚望,從年初以來,他們一直忙于籌備此事。記者曾數次聯(lián)系李文興,深入地談一下中國運價的現(xiàn)在和未來。但發(fā)現(xiàn)他忙得實在抽不出一個小時接受記者的采訪,只能撿緊要的問題在電話中與他飛速對話。
運價研究分析,是繁瑣和復雜的,并且還要爭取從政府到民間的廣泛支持,而現(xiàn)在還只處于起步階段,俗話說“前三腳難踢”,面對的問題和挑戰(zhàn)很多都是無法預知的,處理起來很是棘手。
天道酬勤,論壇的順利組織成為李文興奔忙的主要成果。目前,擬出席本次論壇的有多位政府領導、運價專家及企業(yè)領袖。而本次論壇有個特殊規(guī)定,就是總人數要求控制在100人以內,以使本次論壇既非常高端權威,又異常簡練,突出務實和效率,這也是運價中心一貫的作風。
除了邀請到高規(guī)格的嘉賓以外,論壇的詳細資料也已制定出來。據悉,本次論壇將討論5個方面的宏觀問題,具體是中國綜合交通運輸價格體系、交通運輸價格結構、交通運輸價格指數、交通運輸價格機制及管理體制等。
這幾大問題包攬了有關運價的所有最核心問題,如果都取得突破,或者只有其中一個取得突破,都將對中國的運價研究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壇研討的主要領域也已劃定,涉及鐵路運價、公路運價、水運運價、民用航空運價、管道運價、城市交通運價、郵政價格、軍事運輸價格和綜合交通運輸價格等。
這些充分體現(xiàn)了李文興及其團隊的魄力,“給政府及交通運輸職能部門制定決策提供依據,是中心主要任務和目標。而編制運價指數則是運價中心設想中的第一步?!崩钗呐d向記者表示。
廣集論文
為實現(xiàn)運價中心的目標,論壇特向社會征集論文,群集智慧,共同研討。征文的主題范圍包括19個方面,都與論壇所探討的宏觀問題和主要領域密切相關,從5月份以來,已向社會廣泛征集,并將于8月31號截止。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運價中心收到的論文共30多篇,以學者專家的論文為主。目前,李文興正從政府部門邀約有關運價的論文,李文興認為,他們的一些觀點往往能起到更直接的推動作用。
征集的論文之中,宏觀范圍包括交通運輸價格理論與政策、綜合交通運輸價格體系、交通運輸價格與國民經濟的關系、交通運輸價格形成機制、交通運輸價格約束機制、交通運輸價格指數的編制、交通運輸價格宏觀調控機制等。
微觀范圍包括公路運價問題、鐵路運價問題、水運運價問題、城市交通運價問題、郵政價格問題等各部門運價的問題。
李文興向記者介紹,論壇評出的優(yōu)秀論文,將被推薦到核心期刊發(fā)表,一是尊重知識產權,二是廣泛傳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