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走在大街上,聽到什么聲音自己也說不清。像是來自農(nóng)村的一種器具發(fā)出來的聲音——太對了,正是雙搶的季節(jié),嗡嗡的聲音像一大群蜜蜂——我變得急躁。二十余年的鄉(xiāng)村生活,我一直這么急躁,最炎熱的天氣,最忙碌的農(nóng)活,最是安身不得的空曠田野,搶收搶種,這個場面我二十年反復實踐,剩下的另外十幾年,我又反復閱讀,社會的進步正將我閱讀的內(nèi)容一一刪改,甚至模糊。記憶像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洗滌,晾曬,色彩越來越淡了,于是我想到寫,只要我將它們描出來,它們就永遠不會消失。哦,太多的陳列類似于此,比如我的青春,收割青春也收割糧食的鐮刀;比如犁鏵,木耙和耕牛;再比如曬干的稻谷和脫水的面目。
1、收割
青春是活躍的。夏天的河流就是我們的冰箱,恨不得一睜開眼,太陽一露頭就藏到里面凍在里頭。雙搶還沒有開始,假期顯得濕漉漉的。一大群孩子,鉆山林,尋鳥窩,捕蟬,釣青蛙,弄出一身臭汗,曬脫一身黑皮,然后卟嗵一聲,沒入水中,白天就這樣挨過去了。入夜,要不是母親隱隱約約的呼喚——黑夜會使她們想起,離開我們太久了,我們?nèi)狈苁昧?,在水里浸泡太久了,會想念,會責罰,還會擔心失去我們——于是呼喚得急切,柔軟甚至有一種哀傷的調(diào)門。我站在河堤上回了一聲“曉得了”,那呼喚聲立即變得粗糲無比:“給我死回來!”晚風吹過赤裸的身體,不禁寒戰(zhàn),我想到了責罰,和責罰有關(guān)的竹條,以及像星星一樣似是而非的眼淚。我磨磨蹭蹭著,然而伙伴們消失得比鬼還快,這加劇了我的怯弱,我跑起來,跟風的速度差不多。燈火一下子開闊了,我被自己長長的影子推攘,家門像個災難的豁口,橫在跟前,然后是父親,鼻子和嘴唇邊的線條充滿壓抑,像個干枯的河床。興許他們是餓了,盯著我的眼睛快要燃燒起來的時候,胃抗議的返流足以滅掉那場大火。低下頭,開始一家人的晚餐。吞咽的聲音很清脆,家長們嚼一嚼,惱火就碎了,我也將恐慌一一嚼碎,咽下去。
我沉浸在對過往調(diào)皮自己的描寫中,耽于這樣的描寫,差點就忘記了收割。
因為免于體罰,我折騰了大半夜,眼球在閉合的眼瞼里不停地轉(zhuǎn)動。母親在后半夜來看過我,掀起蚊帳,用芭蕉扇使勁扇走了幾只飛不動的蚊子。我閉著眼睛假寐,天就這樣亮了。事實上比一般的早起還早,看得清楚的都是一些影子或者是輪廓,父母親立于床前,我認識兩頂麥草帽和帽檐下面黑漆漆的影象,好像還有汗巾……夢被驚走,我知道最嚴酷的夏天終于在這個還沒來得及完全打開的早晨降臨在我面前。
晨露很重。田野上靜靜的,遠近傳來像父母親一樣趁早收割的鄰居,他們自家人對話。鳥語還未啾啁,天籟不曾蘇醒,他們的對話,像在黑夜里走失的燕子,我看上去懷疑他們是燕子,其實是蝙蝠。水稻被割倒,排列整齊,大人擅長做這樣的事情,比賽。這讓我想到了“搶”,爭時間,爭節(jié)氣,還得爭灌溉用水。后者讓雙搶變得名副其實。這是我后來再不用參加雙搶后才想到的,參加的時候我心里只有怨氣,怨天氣為什么不涼快,怨出生——再回到我割稻的現(xiàn)場,父母親拋開我,不用喘息,不用伸腰,一行行,像趕鴨子似的。我縮在田頭,章法凌亂,跟老鼠掏洞像極了:孤軍深入,挖出一個洞穴,又左轉(zhuǎn)挖出另一個旁洞,也沒人管我,進展緩慢,但是形態(tài)很好看。我似乎很享受割稻的自在,然而好景不長——真正毒辣的太陽出來了,脫谷農(nóng)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蟬聲也沸騰起來。聲音意欲將你淹沒,熱浪變成深不見底的喉嚨,任意吞噬一個個活動起來的個體。越是煩躁越用力,越是用力越近臨衰竭,一個逃脫不了的宿命——一見到如此糟糕的夏天,農(nóng)家的苦難人生,恨不得再投生一次。
每當我坐在火柴盒一樣的房間里,仰望那一個個汗流不息的夏天,經(jīng)常也會覺得生不逢時——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收割成了一次簡單的交易,等在田頭,笑瞇瞇地看著一臺牛烘烘的大家伙,只轉(zhuǎn)個圈,只抽一袋旱煙的工夫,稻谷就上了岸,過程簡單得叫我實在無法帶著我的子女去親歷一次收割,太省力了,以至于會讓他們覺得學習才是比什么都艱苦的事情。
2、耕田
耕田是一門技藝,需要好把式。包括犁,耙,平,簡化來說是把舊土變新土,施上肥,再將田弄平整。秧苗長勢好不好,就看犁耙平的過程。父親一而再地要求我學會這些操作,我不喜歡聽到一些不吉利的話,可是他每每在教我耕田的時候都會講,“我死了或者是癱了,你學會耕田,我就能放心,至少你會種出糧食,餓不著?!?/p>
我一直就討厭長輩們安排我的生活,安排我的前途,于是說,你們不是一個勁地強調(diào)要好好學習嗎?我學給你們看。我不愿意繼承你們的衣缽,也不愿意一輩子都呆在你們貧窮的土地上。這是父親跟著牛的屁股,將耕田的技藝口口相傳時,我在心里說的。當然不敢說出口,父親有著倔強的脾性和嚴厲的責罰方式,你若說出口,他左手上同時拽著牛繩和竹條,他會放了牛繩,狠狠將竹條抽在你的身子骨上。我蹲在田埂上,目光遠眺,穿過父親,犁鏵和牛,落在未知的遠方。那些未知遠方想入非非出來的美好景象不禁讓我分了神,雖然沒說話,嘹亮的口哨換來了激烈的鞭撻——我變得溫順多了,通過實踐能夠?qū)⒏赣H教授的要領一一表現(xiàn)出來,他就會不合時宜地說起上面那些不吉利的話,弄得我想哭。真的,無數(shù)次糟糕的表現(xiàn)無數(shù)次哭著譴責自己:這樣簡單的耕作都學不會,還能學會別的嗎?餓死自己不要緊,親人呢?
這是早熟,單薄的肩膀上不應該過早承受這樣的精神壓力,但這并不妨礙我迅速成長為一個耕種的行家里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輕易提煉出這樣的經(jīng)驗:一個從廣泛的社會苦難中走出來的人群,更加珍惜以后的幸福生活,同時對過去的生活寄予更多的自我憐憫和同情,這又嚴重阻礙了向前看,喜歡回憶,喜歡從今天的光滑生活里尋找?guī)捉仗摰钠凭`和神經(jīng)質(zhì)般的質(zhì)問。我就是這樣具有嚴重宿命論觀念的人。熟練的耕種手,對陳舊的耕種,有過分的信任和依賴。
在回憶中后退是從容的。就業(yè),不過是一個人以工作的名義改變過去的方式。若是我應驗了父親的預言,沒有從鄉(xiāng)村走出來,耕田似乎就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語境下的匆忙和膚淺,而是和另外一些情節(jié)捆綁在一起,比如,早婚,生育兩個孩子,侍弄牲口,趕工,修水渠,有一個皮膚黝黑但是肌肉結(jié)實的鄉(xiāng)下女人跟在我的犁鏵后面施肥,可以抽牲口又可以管教孩子的竹條,等等。這些,原本就是個頭高大,身強力壯的農(nóng)家子女應有的生活秩序,沒有了對土地的警惕和懷疑,更沒有對文字的向往和信賴。
午飯后打了個盹,夢見自己的手在幾近腐朽的犁鏵上摩挲,一道道裂痕,對應的是我一道道的掌紋,也像劃過天空的一道道鞭影,如此深刻,讓我變得心甘情愿起來。
3、插秧以及灌溉
陽光透過窗玻璃,亮晃晃地照進來。熱極了,我會這么想,然而身體上沒有一滴汗水,我這么想是因為經(jīng)驗,還有一種嗡嗡的混亂的聲音給了我提示。我翻閱歷書,二伏第4天,原來今天的熱是具備文字依據(jù)、可以考證的。這個熱烈得異常真實的節(jié)氣,農(nóng)作還在繼續(xù)。當然,當我寫到插秧和灌溉時,都和水有關(guān),筆觸一下子變得濕潤和涼爽起來。
搶收又搶種,是為雙搶。幾天前還是金黃一片的田野,稻穗彎著腰,收割的人也彎著腰,看著谷物飽滿,內(nèi)心也跟著結(jié)實起來。風在頭頂流動,云在頭頂流動,陽光在這些流動中穿梭,這些流動和穿梭我都看見了,眨眼的工夫,我又看見了一大片水和一大片空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