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名叫文森特·凡·高的荷蘭畫家,一個靈魂裹挾著風暴的人,此刻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他的眼神、呼吸、心跳,清晰可辨。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在時間的流速中,他仍然在行走,不是遠去,而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他在他的作品中活著,而他的作品活在時間里。對于他,時間是透明的,年輪只是水的波紋。那在波紋里映現(xiàn)和蕩漾的,是他永不逝去的身影。
當我的目光從畫冊上拂過,我開始想象一頭卷曲的紅發(fā)、面龐瘦削的凡·高,正在荷蘭南部的鄉(xiāng)村田野或是普羅旺斯的阿爾果園里游蕩,又或者行走在海牙、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的大街上。他總是低著頭,細小的眼睛里透露出銳利的光。他孤獨、沉默、古怪、粗魯,對周邊的陌生人懷有某種警覺和敵對。這種不加緩和的態(tài)度與個性,使他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生硬得近乎笨拙。這個習慣于堅守內(nèi)心的人,艱難地穿行在一條自我救贖的小道上。從最初對宗教的執(zhí)著到后來的投身于藝術(shù),他始終呈現(xiàn)了一種堅韌和不妥協(xié)的姿態(tài)。
在修辭中,一個人通常被比作一棵樹。在這里,我卻想把凡·高比作一塊棱角分明的不規(guī)則礦物體。它用每一個棱角來摩擦它所熱愛的事物,并以自身的強度有力地切入。這個礦物體內(nèi)部有充足的能量,絢美的紋理。它可以在黑暗中發(fā)出灼熱和炫目的光,并在沉寂中爆發(fā)出最渾厚的聲音。走進它,我可以發(fā)現(xiàn)美與力量,深邃和遼闊。甚至,找到積聚的苦難。是的,我愛凡·高,愛他在作品中的不羈與熱情——燃燒一般,將靈魂盡情涂抹在畫布上,直到穿透。作為一個靈魂的敘說者,他敘說的語言是深重的苦難和擁有速度的激情??嚯y和激情貫穿其一生,是他生命中無法缺失的兩個關(guān)鍵詞。
對于凡·高,苦難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是有悖于他筆下絢爛色彩的極端的黑。他背負著這沉重的黑,像背負著漫長的黑夜。他消瘦,虛弱,憔悴,牙齒脫落,因為饑餓而胃疼、頭暈眼花……這些貧困留在肌體上的跡象,病毒一樣蔓延。從苦難到苦難,凡·高一直走在痛苦的鋒刃上。在這里,不能不說到愛情。對于凡·高,愛情是偏離苦難或者是在一片漆黑與寒冷中靠近的光和溫暖,他試圖努力抓住生命中可能到來的驚喜。從他生命中經(jīng)過的五個女人不過是幻美的影子,卻像帶毒的藥劑注入他痛苦和絕望的內(nèi)心。他把手放在燈盞的火焰上,并說:“我要看到她,我的手在火焰中能夠保持多久就等多久?!彼讶怏w上所受的煎熬當做對愛的深入。那個拒絕愛他的表姐卻無視他的等待,平靜地繞過正在燒灼的燈焰,他的疼痛。對另一個女人西恩,他忽略了她曾經(jīng)為妓的過往,祈望與她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溫情。他的眼睛里有憐憫的憂傷,真誠的愛,但是仍然無法阻止她的離去。
凡·高獨自一人被苦難圍困,但心底生命的星火并沒有被苦難熄滅。他仍然愛生活,愛朋友,愛親人,愛那些像他一樣卑微的人。他心懷悲憫,將筆觸投向貧窮的礦工,勞作的農(nóng)民,辛勞的小職員,以自己的苦難與更多的底層生活深情對視。在他看來,對待苦難的最好態(tài)度,就是忘我而不懈地創(chuàng)作?!拔覍幰兄M⑵诖c探索的憂郁,而不要逆境與災(zāi)禍中的悲觀失望。”他用向上的攀緣,阻止苦難中的墜落。
如果熱愛凡·高,就不能不深入他的苦難。他的苦難是滿滿的蓄積,等待閃電的切口。我在他充滿動感的筆端看見飛快的閃電??嚯y開啟,那被囚禁和壓抑的,像一匹奔突的野馬。激情正是這樣的一匹馬。他策馬縱橫,恣意放逐,賦予作品一種由內(nèi)而外迸發(fā)出來的強大生命力。他的作品照見了我的幽暗,在很深的谷底。而他則迎著陽光,面向天空和大地敞開身心。他熱愛陽光下的大自然,不顧一切地向其奔跑,伴隨著風的速度和原野的呼喊。他被陽光照徹的靈魂漫溢成七種油彩——它們明亮,飽滿,突兀,跳躍,厚實,強勁,彼此碰撞交織,每一部分都喧響著靈魂的節(jié)奏。當他在色彩和畫布之間準確找到自己獨有的表達方式,他在作品中呈現(xiàn)的不再是簡單的表面,而是更為豐厚充盈的生命主體。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p>
在這里,我不能不提及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爾。這座景色優(yōu)美、空氣清新的南方小城,給了凡·高完全不同以往的感覺,在他的一生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使凡·高的激情不斷轉(zhuǎn)化為筆下所有形象的蓬勃與顫動。當阿爾密集的陽光穿透而來,凡·高的內(nèi)心涌動著蓬勃伸展的渴望和躁動,他拂拭外部世界的目光格外透亮和獨到。在他的眼睛里,天空是黃色與綠色的,土地是紫色與橘黃色的,河流是苦艾酒的顏色。碼頭上的陰影是淡紫色的,鐵橋是一種強烈的藍……他愛上了阿爾的陽光,愛上了陽光下那些紛至沓來的色彩。他讓那些色彩在沒有陰影的輪廓里更加結(jié)實飽滿,鏗鏘有力地滾動起來。確切地說,這些在強光下變異的色彩更加接近他內(nèi)心的真實,是他情感的充分張揚和真實的傳遞。
也就是在阿爾,凡·高如此強烈地迷戀來自太陽的黃金般的色彩,找到了屬于他一個人的向日葵和麥田。他畫瓶中的向日葵,卻打破了靜物的靜。仿佛他正置身于曠野,所有的陽光都集聚在他的筆端。大地和天空在加速,他越過了所有的羈絆,畫筆瞬間觸及了光與熱的焦點。向日葵的花瓣朝不同的方向有力地展開,它們恣肆地燃燒,跳躍,帶著率真和狂野。這是凡·高內(nèi)心翻卷的熱情,或者說正是凡·高自己。他行走在花瓣的火焰上,從這里出發(fā),像黃金抵達它的內(nèi)核。即便是快要走向凋謝的向日葵,在他筆下仍然是不羈地律動著。它意味著堅持的悲壯,也意味著生命本身的不屈。至于他筆下的麥田,那是我所見到的最為絢爛的麥田。仿佛太陽自地層下面向上探出陽光密集的根須,它們洶涌起伏,流瀉著音樂多變的旋律。在《播種者》中,挺立的麥子與升起的太陽連接在一起,厚重的黃色使它們看起來像凝固的浮雕。這種渲染和加強的用筆,放大了畫家內(nèi)心的激情。
也許凡·高已經(jīng)預感到,當激情最后越過理智的懸崖,它的失重就是一場災(zāi)難的開始。事實上,他已經(jīng)走在通往災(zāi)難的路上。在一次激烈的爭執(zhí)中,凡·高以摔玻璃杯和持刀的極端方式結(jié)束了與高更的友誼。他試圖以一種尖銳和鋒利來達到對別人的傷害,仿佛他是一名決斗中的戰(zhàn)士。是的,他是一名戰(zhàn)士,曾經(jīng)與貧困、饑餓、病痛作戰(zhàn),與孤獨、憂郁、絕望作戰(zhàn),甚至將他在藝術(shù)之路上的求索也視為一場戰(zhàn)斗:“學會畫得好,是一場嚴重的,艱苦的斗爭?!边@樣理解凡·高的時候,我記起他的另一句話:“我要達到的目標,在于表現(xiàn)更加嚴肅與更加剛強的事物?!蔽乙虼祟I(lǐng)悟了他在作品中體現(xiàn)的堅實與硬朗。
他終于用刀片割下自己右耳的一部分,像從自焚的火焰上摘下一小朵火花。他無視血腥,疼痛,對自我的破壞。他陷入失控的狀態(tài),這意味著他在以后的歲月中將繼續(xù)成為一名戰(zhàn)士——與他狂躁的情緒、混亂的思維、頻繁的幻覺這些精神疾病作斗爭。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有一種無法把握自己的絕望。他開始更加瘋狂地作畫,因為他知道屬于他的清醒狀態(tài)下的時間不會很多。他必須牢牢抓住每一次機會,只有這樣他活著才有希望。從圣雷米療養(yǎng)院到奧維爾小鎮(zhèn),凡·高在絕望和希望的交替中堅守繪畫的陣地。這是一個隨著時間不斷上升的靈魂的版圖。他活著的意義就是在那里盡情地敘說自己。那是他的全部:“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p>
疾病使凡·高變得更加狂亂,卻使他的作品奇跡般擁有更為鮮明的節(jié)奏和魔幻般的張力。在這一時期的作品《星月夜》里,我看見了深藍的天空中一場絢爛無比的風暴。橘黃色的月亮、星星嗤嗤作響地旋轉(zhuǎn),在眩暈的旋渦里,光紋細碎而迷離,帶著灼熱的溫度。星云巨浪般卷起,攪動天空的海,呼嘯聲擦過伸入云霄的樹梢。這是一棵褐色中夾雜暗綠的絲柏樹,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努力指向天空的方向。動蕩的星空下,房屋和教堂在沉寂中陷入巨大的不安。教堂的尖頂與星空對接,讓我想到宗教以外一種更為強大的力量。畫面中急促的短線條,使得壓抑、焦躁、迷亂、激烈的情緒四處彌散。與其說這是天空的一場風暴,還不如說這是凡·高內(nèi)心的一次暴動。當一個人內(nèi)心沖突和扭曲的圖像在天宇這廣闊的背景上,我想我還應(yīng)該從凡·高的這幅作品中感知人類共有的掙扎和對命運的抗衡。
凡·高的作品已經(jīng)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他的心卻在深淵中沉降。疾病不時發(fā)作,這個身體里的敵人越來越強大。他的意志正被一種強烈的沮喪、悲傷、絕望所侵蝕。他意識到自己的困頓和破碎,即便這破碎依然能飛濺起光和色彩,他也無法再有繼續(xù)向前走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再次聽到了金黃色的感召,在遠處,大片的麥田。他想成為金黃色的一部分。于是,他最后一次畫下麥田。在《麥田上的烏鴉》里,我感受到吹拂而來的死亡的氣息:凌亂的麥田里,三條田間小路像心自三個方向破漏,無休止地流露著迷茫。天空的藍被烏云的黑切割、分離,藍與黑糾纏在一起,瘋狂地痙攣。烏鴉在麥田和天空之間,像死亡的讖語,又像冷卻后飛揚的灰燼。畫的這頭似乎有一股陰森的力量在威逼,在不停地用力——麥田、小路、天空、烏鴉,所有這一切都在朝著世界的盡頭傾覆……
凡·高終于對著自己扣動手槍的扳機。他倒下。但是,他仍然是一名戰(zhàn)士。一名用死亡來消滅絕望的戰(zhàn)士。這一片麥田是他一生中最美的畫布,他要用生命中最后的油彩——殷紅的血——完成靈魂最后的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