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啟
一、雕塑一般的姿勢 張玉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贝四怂抉R遷的名言。自然,人在彌留之際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個姿勢,越細品,越意味深長。
最讓人感慨萬千的,我認為是化學家卜拉克的姿勢。
卜拉克是因心臟病猝發(fā)突然去世的,死時手中端著滿滿一杯牛奶。令人驚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極平穩(wěn),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潑灑出來——他就是這么穩(wěn)當當?shù)刈?,從從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位化學家有個超越凡人的“絕對一絲不茍”的“好習慣”——做化學實驗時,總能把盛放化學藥劑的器皿端得平穩(wěn)之極。于是,他的死有了一個堪稱天下第一的姿勢。
最驚心動魄的,則是母愛的姿勢。
那是在大興安嶺火災現(xiàn)場,當人們撲滅大火后,突然驚呆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一位母親雖已被大火活活燒死,但她卻鎮(zhèn)靜地保持著一個極穩(wěn)妥的姿勢——緊緊地蜷曲著上肢!果然,正是因為她義無反顧地堅持著這個姿勢,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護住了她的孩子!
面對著這個最能象征母愛的雕塑般的姿勢,消防隊員們不由得潸然淚下。
再試想,人在彌留之際的姿勢尚且如此引人關注,何況正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總有姿勢。正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勢都在昭示著人的狀態(tài)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勢是挺拔如松,還是頹然如泥?
這,你想過嗎?
(選自《讀者》2008第4期)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猝( )發(fā) 蜷()曲 昭()示潸()然淚下
2.本文第四自然段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位化學家有個超越凡人的 ‘絕對一絲不茍的‘好習慣”中的“如此”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說母愛的姿勢是最驚心動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開篇引用了司馬遷的名句,這是揭示人生價值、意義的名言。調動你的學習積累,請另寫一句這方面的名句(古詩詞亦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談談你對 “正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勢都在昭示著人的狀態(tài)和人的境界”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兒時 葉至誠
兒時去河里游水,累了,躺在沙灘上歇息。河灘上灰黑的細沙上能讓我消磨許多時光。
可以把沙子捏成團,作為跟伙伴“打仗”的武器;或者用手指在沙上劃出縱橫交錯的道道,成個小小的運河網,讓水在河道里流淌。最有趣的是掏起一巴掌帶水的細沙,讓它由指縫間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一落地,水滲去了,只留下一滴沙,像這樣一滴一滴的沙可以隨意構成各種形狀,譬如一座山,一座城堡……
這樣的山或是城堡,在別人看來是很不像樣的,做的時候卻懷著種種美好的想象:這里是峻峭的山巖,這里是幽靜的山谷,這里是山間的瀑布,這里是嚴子陵釣魚臺,這里是峨眉山的金頂;或者:這里是堅實牢固的城墻,這里是觀察敵情的望塔,這里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會的陽臺……
常常有人走過,不小心踩了一腳,或者只帶壞了一點兒,這樣的山或是城堡就仿佛沒有什么意思了,于是用手一擼……
建造的時候那樣專心致志,擼去的時候那樣漫不經心,當時是轉眼就忘了的,不知怎么的,近來卻常常想起。我捉摸不透為什么前后竟有這樣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也許因為那只是游戲罷了。
有朋友說,要是擼去的并不是你自己建造的,你就連這點感覺也不會有了。
我不禁啞然失笑。
(選自《名家散文》)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流淌( ) 擼( )去
2.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在別人看來是很不像樣的,做的時候卻懷著種種美好的想象:”這句話中的冒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劃線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人物,你知道寫這一劇本的作者是誰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打開記憶的閘門,重溫兒時的幸福時光,從中選一個你認為有趣的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懷念一種聲音 聶鑫森
有一種聲音,讓中年畫家弘一泓越來越懷念了。這種聲音非常奇妙,有顏色,有形狀,有溫度,還有雜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現(xiàn)在再也聽不到了,準確地說是感覺不到了。
自從他搬進這個高檔住宅區(qū)——世紀花園,住進其中一棟六層樓的頂層:2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外加一個贈送的露臺,他發(fā)現(xiàn)他和家人的生活都懸浮在遠離地面的空中了。鄰居彼此不打交道,朋友們因出入制度的嚴格而代之以電話寒暄。作為一個專業(yè)畫家,他無須出門上班,于是畫室?guī)壮汕羰?。他常常站在窗前,朝遠天眺望,這時候記憶中的一種聲音,便隨風而來,讓他心旌搖動、熱淚盈眶。
他知道這種聲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條小巷,只存在于他家?guī)状幼〉哪莻€小院子、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樹,有兩棵梧桐樹,有一缸荷花,還有幾畦作觀賞用的韭菜。老屋為兩層,磚木結構,上下呈現(xiàn)出一種古銅的色調。樓下有前廳堂、后廳堂、臥室、廂房、儲藏間和廚房;樓上有書房、曬樓、閣樓。他的曾祖父是一位名中醫(yī),手中積蓄了足夠的錢后,便置辦了這處產業(yè)。以后,祖父、父親都繼其衣缽,廝守在這里。他當然也是在這里出生的,但不再懸壺濟世,而是圓了一個做畫家的夢。
畫家的夢似乎與一種聲音有關。這種聲音叫做雨聲。雨聲從他出生和成長的方向,不斷地傳來。在他的記憶里,總是彌漫著一片雨霧和雨聲,太陽總是見不到的。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一下雨,他爹總會站在老屋的臺階上,聽著一院子的雨聲,如醉如癡。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邊,告訴他許多古人關于雨的詩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黃時雨”、“梧桐葉三更雨”、“留得殘荷聽雨聲”……他聽不懂,但他看懂了雨聲被花葉染就的絢麗顏色。
然后,他們回到廳堂里坐下來,爹說:“你聽——”這兩個字在無數(shù)次的重復后,他的耳朵變得靈敏了:雨點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璣在玉盤里亂跳;擊在為采光而設的玻璃瓦上,聲音尖脆,猶如琴聲中的高音階;打在木曬樓上的雨點,因晾曬衣服的腳步磨亮了樓梯地板,聲音細膩而光潔;但前廳堂雕花檐板上的雨聲,恰恰相反,渾厚而古樸;響在麻石臺階上的雨聲,沉著而充滿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聽見潺潺湲湲的流水聲了,那聲音來自高高低低的屋檐邊的木筧。木筧節(jié)節(jié)相連,一直把水導到天井邊;溜筒(打通的大楠竹)豎著與木筧相接,水便暢快地流人地下的陰溝。老屋的地下水道縱橫交錯,水聲急促猶如金鼓轟鳴。
古城有句俗語:“落雨天,留客天?!彼浀靡幌掠?,家里就會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摯友。雨是請柬嗎?雨聲中,他們談天道、人道、醫(yī)道、藝道;或者下圍棋,落子聲與雨聲交錯而響;或者,拉起京胡,唱他們所熟悉的京戲名段,音符從雨的縫隙里穿過去,居然沒有濡濕……他坐在一邊,看著,聽著,如夢如幻。
雨聲中,他長大了,考上美術學院了;雨聲中,他成家了,做了父親……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詭的底色。
父母親相繼離開了人世。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兒子講那些古人關于雨的詩句。
下雨的日子,他的畫室總會有好友聯(lián)袂而至。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突然有一天,這一大片地皮劃撥給了房地產商,舊城改造成了最時尚的口號。
他悵然攜家人搬進了世紀花園。
小巷沒有了,老屋沒有了。那個地方建起了一條商業(yè)街,廣告牌和霓虹燈,點綴著白天和黑夜。
只有季節(jié)不會變,下雨的日子依舊存在。但他記憶中雨的聲音,沒有了!
巨大的規(guī)整的水泥匣子,嵌著一個個用混凝土、玻璃和鋼鐵構筑的巢。雨聲呈現(xiàn)出呆板的灰色,節(jié)奏沉悶而壓抑。這不是他感覺過的雨聲!每逢下雨的日子,他會覺得格外無聊。
妻子上班去了,兒子念書去了,留下他孤零零一個人。
從畫室走到露臺的檐下,從露臺的檐下走到畫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無助。
給朋友打個電話吧,該說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說。
他決定,請些工匠,在露臺上做一個屋頂,木屋架,蓋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種聲音。
露臺的屋頂很快就做好了。
他還置辦了一個瓷圓桌、四個鼓形瓷凳,一個燒木炭的紅泥火爐,一個燒水的青陶提梁壺。
下雨的時候,他坐在這里烹茶、沏茶,靜靜地坐下來聽雨。露臺的前方是開敞的,他一抬頭便看見一棟棟的高樓,整齊地排列著;所有的窗口都裝著锃亮的防盜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簾,害怕有人窺探自家的隱私;外墻掛滿了空調的外機,像一個個難看的腫瘤……這樣的背景,絕對不會生發(fā)一種古典的雨聲!
他明白了,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永恒地懷念一種雨的聲音了。
又是一個下雨的日子。
他驀地離開露臺,急急走進這間靜寂的畫室。寬長的畫案上:硯池里墨汁充盈;調好色的瓷碟一字排開;宣紙也早早鋪好,四角用瓷鎮(zhèn)紙壓著。他拎起一支大斗筆,刷刷地畫起來。
他希望在宣紙上畫出那一片久遠的雨聲……
(選自《讀者》2008第5期)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幾畦( )潺潺()湲湲聯(lián)袂() 锃()亮
2. 第一自然段中“這種聲音非常奇妙,有顏色,有形狀,有溫度,還有雜含此中的情感故事”,該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文中寫的是“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中的哪種雨?該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古人關于雨的詩句,如“夜雨剪春韭”、“留得殘荷聽雨聲”等,請你再寫一句關于雨的詩句。(不得重復文中出現(xiàn)的關于雨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按例句仿寫一句關于雨的句子。
例句:雨是請柬,能邀來親朋和摯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從文中看,畫家對自己現(xiàn)在的居住環(huán)境有何感受?說說你的判斷依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從文中看,畫家僅僅是懷念一種聲音嗎?談談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章結尾寫道“他希望在宣紙上畫出那一片久遠的雨聲……”你認為他能畫出那一片久遠的雨聲嗎?談談你的看法和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cù quán zhāo shān
2.卜拉克猝死時,手中卻平穩(wěn)地端著滿滿一杯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潑灑出來。
3.面對死亡,母親始終堅持緊緊地蜷曲著上肢,保護著孩子,雖被大火活活燒死,但這一姿勢絲毫未動。
4.示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保爾·柯察金:“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5.略(要求觀點鮮明,語言簡潔)
二、1.tǎng lū
2.作解釋說明。3. 排比
4.莎士比亞
5.略(注意條理性,語言要簡潔)
三、1.qí chánmèizèng
2.通感手法。把抽象的“聲音”描繪得有色有形、有溫度,起到讓人具體可感的效果。
3.并不具體指哪一種,是泛寫雨。 反復手法。
4.示例: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沾衣欲濕杏花雨,春面不寒楊柳風。等等
5.示例:雨是清除鍵,能刪去失意和不快。
6.感到沉悶、壓抑,有時感到孤獨、無聊。依據第18自然段中的句子。
7.畫家不僅僅是在懷念一種聲音,即雨聲,而是對昔日家園自然舒展、和諧愜意生活的留戀、懷念。那是他生命的精神家園,是他一生魂牽夢繞的所在。
8.略(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地址:山東鄒城市中心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