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布
當《時尚先生》雜志提問“你最想通過一部什么法案”時,薄一波之孫、薄熙來之子薄瓜瓜說他最想通過一個自由法,就是關于自由的,比如在一個時期內(nèi)取消一切法律。薄瓜瓜說他想看看這種狀態(tài)下的社會是個什么樣子。
擁有眾多奇思妙想的薄瓜瓜被網(wǎng)民稱為“帥哥一個”,他的非凡魅力首先體現(xiàn)在他的“三重身份”上:“根正苗紅”的高干子弟、英國牛津大學政治經(jīng)濟哲學專業(yè)高才生、“80后”的時尚先生,這是足以“征服”任何人的三個魅力身份。
曾任山西國民師范學校黨支書的薄一波,從沒忘記對孫子的言傳身教。瓜瓜3歲時,薄老送了一只烤鴨,外帶一張鴨子畫給瓜瓜,題字曰:告訴瓜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后來的瓜瓜,真的沒讓薄老失望。
薄瓜瓜6歲時進入北京景山學校,一直是中隊長。但不久后,年僅11歲的薄瓜瓜就對中國的教育充滿了不適應:“功課講得太慢,吃不飽知識?!?歲前的薄瓜瓜甚至拒絕跟老師學英文,“因為他們發(fā)音不準”。日后,17歲的薄瓜瓜在自己出版的第一本英文書《還有不同》中,畫了一個嘴巴、耳朵都被堵死的孩子,腦袋敞開著,接著上方的水龍頭,這幅畫的對頁是英文單詞education(教育),著名記者唐師曾認為,這就是薄瓜瓜眼中的中國教育:學生腦袋只是一個等待接自來水的大水桶,而耳朵、嘴巴都被堵住了。
然而顯赫的身世并沒有給一心赴海外求學的薄瓜瓜優(yōu)待。薄瓜瓜選中了丘吉爾、尼赫魯?shù)哪感?--英國哈羅公學,但首次聯(lián)系卻失敗了。身為“紅色后代”的薄瓜瓜便使用“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先到英國邊遠地區(qū)讀了3個月語言,然后進入派波威克預備學校,開始了孤寂、封閉的住宿生活。
薄瓜瓜坦言,自己從小就很少有家庭聚會,他堅信親情不是用相聚時間來度量的。但是大洋彼岸的住宿生活還是讓瓜瓜很想念家人,剛?cè)胄芍軆?nèi)不準使用手機,兩周后每周只準與家人通話10分鐘,習慣與母親商量事情的薄瓜瓜只好給媽媽發(fā)電子郵件,一周就發(fā)七八十封。母親谷開來則運用平生所學,給瓜瓜寫“公民教材”,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囊括歷史、哲學、文化等方方面面。
13歲時,一度被拒之門外的薄瓜瓜終于被英國哈羅公學錄取,并且是建校近500年來的第一位中國大陸學生。在姥爺谷景生少將病故消息的打擊下,薄瓜瓜一度悲痛欲絕,但還是以全額獎學金的優(yōu)異成績進入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政治經(jīng)濟哲學專業(yè)(PPE)就讀,那是牛津最好的本科專業(yè),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就是該系畢業(yè)生。
進入牛津的薄瓜瓜更是如魚得水。為人友善、注意形象的他是牛津最高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還是亞當·斯密經(jīng)濟研究會會員。他既是牛津的橄欖球明星,又是馬術隊隊長,還是擊劍冠軍,是參加全英公立學校鐵人三項賽的唯一東方人。像很多“80后”一樣,他喜歡在想到恰當?shù)谋磉_時打響指,會跳街舞,認為探戈很酷。
曾任大連市市長的薄熙來因大連國際服裝節(jié)和關注時裝產(chǎn)業(yè)而聞名,但薄瓜瓜對時裝卻另有高見:“被名牌和物欲封殺心靈,這是種不應有的消費文化,任何情況下,人都要擁有自我?!笨芍^不折不扣的80后宣言。薄瓜瓜與郎朗、丁俊暉、韓寒等一同入選《時尚先生》的“少年中國”系列。
薄瓜瓜的優(yōu)秀與薄家的優(yōu)秀教育和遠見卓識密不可分,網(wǎng)友言“生子當如薄瓜瓜”,羨慕之外,也蘊涵了對這顆未來之星的無限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