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道遠
寫作文一直是多數(shù)學生頭痛的事,他們往往無話可說,無從下筆。而我們平時的作文課雖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卻常常使作文水平高的學生裹足不前,使水平低的學生悲觀失望、畏懼封閉。所以,筆者認為教學生寫作文時,應潤物無聲,見縫插針。
一、作文與閱讀教學結合
語文教學主張讀寫結合,讀為基礎,從讀中學寫。而語文閱讀教學又占語文學科課時的2/3,所以把作文教學滲入平時的閱讀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語文課本的范文,文體多樣,語言形式非常規(guī)范,是學生練筆的范本。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遇到合適的范本應充分利用好教材,以擴寫、仿寫等形式進行練習,尤其適用于中低年級。學生愛模仿,低年級模仿教材范文以寫話為主。中年級學生寫一篇完整的習作還剛剛開始,如以教材的課文為范文遷移寫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模仿的范本,更降低了學生寫作文的門檻,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為以后有感而發(fā)、喜愛寫作打下基礎。
二、作文與課外閱讀結合
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習,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做到厚積。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不少于140萬字,所以學習作文應插入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中來。
在平時應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把好詞語、好句子、精彩片段摘錄下來,朗讀十余遍,再貼在墻上利用時間大聲朗讀,這樣做使精彩章節(jié)和佳句能熟記、背誦。提倡讀書的同時,做到能圈圈抹抹,能寫眉批,把讀書時的感受、體悟、疑問直接寫在書眉上。寫寫簡單的讀后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作文與課外實踐活動結合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系統(tǒng)地學習書本知識外,還有一部分時間參加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應見縫插針地教會學生寫各類實用性的作文,包括書信、讀后感、演講稿、建議書等?;顒雍螅M織學生寫活動及活動的收獲與不足,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寫作水平,更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社會、接觸社會,實現(xiàn)真正的大語文教育。學生通過活動,在寫作文時也有話可說、有米可炊,培養(yǎng)了學生勤寫的習慣,讓學生產(chǎn)生愛寫作的良好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