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成
【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個人走進(jìn)商店。一個人買了一瓶果汁,說:“我喜歡甜的?!币粋€人買了一杯咖啡,說:“我就喜歡這又苦又甜的滋味?!边€有一個人買了一瓶礦泉水后說:“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yōu)秀作文】
給父親的情書
福建一考生
父親,當(dāng)別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候,謝謝您讓我選擇做了我自己。
——題記
父親,您知道嗎?傳說女兒是父親前生的情人。我知道這個說法的時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因為我想,如果前生我們是情侶,最后的結(jié)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寧的。相約著喝了孟婆湯,然后無牽無掛地走上奈何橋,來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愛的女兒,您是我最敬愛的父親!
年幼的我,淘氣而固執(zhí),當(dāng)鄰居家的同齡女踮著腳尖翩翩學(xué)舞或是昂首練歌時,我惟一的喜好,卻仍只是赤著腳丫活蹦亂跳。我喜歡享受那種腳踏實地的幸福,雖然對于一個女孩兒那太過于“沒有規(guī)矩”。當(dāng)鄰家的孩子捧回獎狀路過家門口時,母親羨慕著,回頭看看我,一個只想赤著腳丫自由玩樂“不成體統(tǒng)”的淘氣鬼,又失望著。父親,謝謝您在這時,告訴母親不要難過,然后驕傲地對我說:丫頭,那些孩子都不快樂,而你是最快樂最幸福的女孩。謝謝您,父親!
上了初中的我,安靜而淡泊。當(dāng)一個個同齡的孩子又爭著搶著競選班干部參加比賽的時候,我卻只喜歡安靜地坐在一邊,讀各種各樣的文章。我喜歡思想隨著文字跳躍飛翔的快樂,雖然對于一個初中生那太過于孤僻。當(dāng)鄰居的孩子再次把“優(yōu)秀班干部”或比賽所獲得的獎狀及證書帶回家,他們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時,母親再一次羨慕著,然后終于忍不住罵起我來,訓(xùn)斥我不上進(jìn)。父親,謝謝您在這時,勸住了母親,然后自豪地告訴我:丫頭,選擇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遠(yuǎn)是父親心中的冠軍!謝謝您,父親!
終于上了高中,母親祈禱著我可以當(dāng)個不再讓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訴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豐富而緊張,高考的壓力如影隨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為了高考!聽說讀理科后只能當(dāng)“工人”,母親拼命地阻止我選擇理科,也是您,父親,謝謝您在這時,再一次給了我支持的臂膀,說服了母親,讓我選擇了自己的喜好。謝謝您,父親!
現(xiàn)在的我,終于在高考了。父親,我知道校門口沒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兒一點也不孤單。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著女兒!
父親,再次謝謝您,讓我擁有自由快樂的童年,享受安靜的少年。女兒也相信自己,可以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謝謝您,一路讓我選擇了做我自己!
父親,我把您放在心上,請您和母親原諒我任性時不經(jīng)意的一跺腳,踩傷了你們的關(guān)心和愛護(hù)。
來生,如果可以,讓我當(dāng)您的母親,好嗎?我向上帝保證,也讓你做你自己,給你快樂自由的天空!今生,謝謝您!父親。
【點評】 親情是最容易激發(fā)和體驗的,而每個人的體驗又都是不同的。人人都可以打開回憶的閘門,盡情抒發(fā)。本文是作者自己靈魂的獨白,情感的抒發(fā)既自然且充沛,展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情感美。
文章語言詼諧。如開篇“前生的情人”、“喝了孟婆湯”、“走上奈何橋”,真是大膽、天真、純情、孩子般撒嬌的語言,但寫得真切動人。最妙的是文末的宕開一筆,妙趣橫生的結(jié)尾,令人回味無窮。對比鮮明是本文的另一亮點。正文三段將父親與母親在對待“我”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上作了對比,突出了父親與世俗不同的愛,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來了。
女孩成長滋味多
福建一考生
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陽,輕輕地走出地平線,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著霧氣,漾著柔波;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剛剛綻放的百合,緩緩揚起嘴角的笑,乖巧地頷著小巧的下巴,帶點稚氣,透著嬌媚;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透著靈氣的小公主,輕佻著扯出裙角的頑皮,愛扮可愛的鬼臉,有些調(diào)皮,有些任性……我也是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從小娃娃,跌跌撞撞地成長為大姑娘。女孩的成長很奇妙,女孩的成長滋味多。
小小的童年是小小的夢,像小小的手中握著的果汁,甜甜的。
我是個調(diào)皮的孩子。幼兒園里最瘋的是我,家里最鬧的是我。還記得放學(xué)跑出幼兒園,總舉著臟兮兮的小手笑瞇瞇地?fù)溥M(jìn)爸爸的懷中,嘟著小嘴,揚著小臉要爸爸親,爸爸臉上永遠(yuǎn)是嬌寵的笑;還記得老在家里東跑西跑,這里翻那里找,弄得家里跟二戰(zhàn)過后的戰(zhàn)場似的,媽媽嘮叨,揚言要把我送給老妖婆,可一邊還是無奈地笑著在我身后收拾一地狼藉。小小的童年有小小的快樂,大大的幸福!喝一口手中的果汁,嗯,它是甜甜的。
吾家有女初長成,花季的少女有了小小的煩惱。搖搖杯中香醇的咖啡,是什么滋味呢?
呀,額頭上又長痘痘了,好多好多書要念,同班女生的花裙子真的好漂亮,隔壁班的男生比我們班的帥……十五六歲的小女生總愛想些純純的小事情。愛想,愛煩,愛感慨!痘痘多了變丑了,好多書念著真累,我怎么沒有花裙子,帥帥的男生會打球嗎?唉,小女生呀小女生,什么東西那么煩,什么東西值得傷腦筋呢?這也是我,小小的花季大大的煩惱……再輕搖手中的咖啡,香氣撲鼻,多么美好。輕輕啜一口,嗯,它是又苦又甜的。
走出了花季,路過了雨季,十八九歲的女孩又長大了。我是一個大姑娘,扎著高高的馬尾,白色T恤加牛仔褲,不愛想不愛煩。手中握著一瓶娃哈哈純凈水,冰冰的涼涼的,陽光下的透徹,心里清涼。
走進(jìn)了高中,栽進(jìn)了書堆,干巴巴的生活要低調(diào)。乖乖地讀書,乖乖地生活,乖乖地過著校園生活。有空打打球,哼哼歌。沒了童年愛鬧的熱情,沒了少年愛愁的閑情,靜靜地出落成一個大姑娘。就那樣淡淡地,帶點白玉蘭的芬芳的生活,嘴角牽起一絲淡淡的笑……十八九歲的生活像純凈水,冰涼舒適,平淡卻也適合心境。
喜歡甜蜜蜜的童年,喜歡苦中帶甜、甜中滲著苦的少年,也喜歡平平淡淡略帶清甜的十八九的年華。我的生活很奇妙,我的生活很精彩。女孩的成長滋味多,女孩的成長滋味妙!
【點評】 本文的精彩之處在于:
一是真實袒露心扉。作者在文中對自己成長的心跡毫無保留,敞開了十八歲青春少女的心扉,展現(xiàn)了青春少女的種種煩惱:額頭上長了痘痘,好多書要念,喜歡漂亮的花裙子,期待帥帥男生來打球……如此真實,別樣動人。
二是緊扣文題材料。作者既喜愛甜蜜的生活,也喜歡甜中帶苦的生活,更喜歡平平淡淡略帶清甜的生活。文章緊扣作文題材料的三個部分來抒寫自己的真實感情,扣題緊且準(zhǔn)。
渠清如許
福建一考生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壯闊起伏的波瀾,那樣會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斕的顏色,那樣只是給人以海市蜃樓般的虛幻。
人生的軌跡并非總?cè)珙A(yù)設(shè)的一般,朝心儀的方向馳往。你需要一顆清靜如渠的心來從容淡定地面對未知的境況。
文革期間,畫家黃永玉與作家表叔沈從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過。沈從文淡淡地告訴黃永玉:“要從容?!笔陝觼y過去,黃永玉說那三個字總會在其心頭不經(jīng)意地浮現(xiàn)。
的確,這是一種多么淡定豁達(dá)的生活態(tài)度?。∪缢话闱宄?,如水一般堅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種“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淡定!
古語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梢娫谔幚砣穗H關(guān)系中,水也是一種衡量標(biāo)準(zhǔn),而且是很高的標(biāo)準(zhǔn)。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貴。莊子曰:“不為冠冕而肆志,不為窮約而趨俗?!笨鬃釉唬骸熬雍投煌痪又芏槐??!比缢?,不需要銅臭來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茍同而攪渾它。與人交往,先哲已給我們樹立榜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詩人李杜以詩會友互表敬意,等等。
與人的交往,也與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諧,一般溫潤。和諧以共生共榮。
清水一直以來都是整個民族精神的代表符號。面對江山社稷,面對黎民蒼生,老子說,“上善若水”,杜甫說,“潤物細(xì)無聲”。
五月地震,四川震區(qū)牽動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默默地為災(zāi)區(qū)人民祈福,默默地貢獻(xiàn)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們記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們記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們記不清每一位醫(yī)務(wù)工作者的名字……但我們知道,他們有愛,對生命的敬重,對國家的赤誠!大愛無言,大愛如水,滋潤卻無聲。
渠清如許,這是一個人的處世態(tài)度,是與人交往的準(zhǔn)則,更是為國家民族奉獻(xiàn)的最高境界。
沒有波瀾,沒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靜默。那,卻是一種對生活的最高敬意!
【點評】 具體來說,本文有兩大亮點值得我們用心品味:
作者為了闡述如水靜默是對生活最高敬意的主旨,先是引述了畫家黃永玉與作家沈從文關(guān)于“要從容”的往事,又多處引用了莊子、孔子、老子、杜甫關(guān)于抒寫平淡如水生活情趣的名句,再概述伯牙子期、詩人李杜和震災(zāi)面前眾人的愛心等感人事例,名言名句、名人逸事俯拾皆是,可謂淋漓酣暢、自然貼切,彰顯出了作者濃厚的文化底蘊,達(dá)到了至情生輝的效果。
文章從水的清澈、永不止息,感悟到大愛無言、大愛如水,贊頌了中華民族淡定豁達(dá)的生活態(tài)度。行文之中始終給人一種文氣撲面的感覺,辭章、典故、意象、意境便奔赴筆端,體現(xiàn)出的是當(dāng)代青少年內(nèi)心精神世界的成長、審美情趣的追求。
我于咖啡中看見
福建一考生
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題記
獨自坐在空蕩蕩的蒼穹下,于滾滾的開水中我聞得一陣卡布其諾的香氣。我愛極了咖啡,這又苦又甜滋味的品嘗,恍若一段長遠(yuǎn)的人生旅途。
故人對我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yuǎn)的夢想。話語在我輕輕攪拌中傳入耳中。
自出生以來,猶如這一壺白開水,單純無味。漸漸地,沖泡于這咖啡色的粉末中變得有滋有味,在慢慢地品嘗中,我們學(xué)習(xí)生活。而一路走到今天,我們都不容易。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葉芝說,這世上眼淚太多,你不會懂得。葉芝深深地愛著一個參與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對方最后卻嫁給了他人,這像極了我們對未來固執(zhí)的單戀。在裊裊香氣中,我們反思昨天,期待明天。
務(wù)實的生活,在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要有像咖啡般細(xì)細(xì)碾碎的每一個顆粒般的經(jīng)歷,在涅槃中灼燒溶解,偶爾細(xì)細(xì)品嘗,然后冷暖自知。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都有比我們意想中偉大得多或者悲哀得多的事情發(fā)生,關(guān)于愛或者恨。自汶川大地震以來,我的心一直沉降在低谷,生與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這樣的苦痛,有如凹凸有致的碑銘鐫刻在生命線上。讓你抿著嘴,皺起眉頭,這樣苦味的咖啡,惟有自知。
史鐵生說,孩子,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哭泣與劫后余生的慶幸,交雜著,融于這咖啡中。你看,生命對我們的吝嗇,總是讓我們失望;生命卻又是慷慨的,總在我們失望后給予我們拯救。
我想,因了這生命的慷慨,我們必須尊嚴(yán)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們的存在。
我凝視這白瓷杯中的咖啡,又想起這位終生在愛與死之間作繭自縛的天才——弗吉妮亞·伍爾芙。她的靈魂有著深刻的思想與錯亂。我恍惚看見在春光明媚的蘇格蘭鄉(xiāng)下,帶著矢車菊香氣的陽光鋪滿整個房屋,鵝毛筆與厚質(zhì)紙張磨擦著,桌旁的咖啡裊裊地散發(fā)熱氣,她正寫著《奧蘭多》。
我的嘴角輕輕揚起,這個天才一生頗富傳奇,終因精神無法承受巨大壓力而投河自盡。在她品完咖啡的苦與甜之后,剩下的也不過是一只空杯子。這一生,死后也帶不走任何東西。
在這片狹小的天地里,我經(jīng)歷的,不過是尋常的人生;看見的,不過是平凡的世界。其實生活沒有那么多的故事上演,只要有愛,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所在。這咖啡的苦與甜是綜合的品味,咽一口,自己體會。
生命中的一瞬間的愛,竟賺取了我們的一生,對龐大的悲哀甘之如飴。是苦是甜,能品嘗這一世,終無悔!
天空中不知什么時候飛起了風(fēng)箏,寂寞的鳥兒圍著它盤旋。我伸出手遮擋夕陽刺入眼睛的光線,恍若明暗相間的幻象。想起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淚灼熱地流淌下來。仰頭喝下最后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于齒間。
伍爾芙微笑著說,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點評】 這是一篇有獨到認(rèn)識和體驗的佳作。
作者從又苦又甜的咖啡感悟到人生旅途宛如咖啡那樣苦中有甜,從汶川地震的生死一瞬間,想到愛情遭遇不幸的詩人及劇作家葉芝,想到殘疾作家史鐵生,想到在愛與死亡之間作繭自縛的作家伍爾芙,因境生情,情理相生,抒發(fā)的是情感化的哲理。類比論證手法的采用,使得文章透出哲理的光芒,給人啟迪。
作者對于事物的判斷、取舍能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礎(chǔ)上,不簡單,不惟一。如對災(zāi)難中生命的理解,無論是天災(zāi)還是自身疾病,作者都能通過事例的交匯比較,發(fā)現(xiàn)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聯(lián)系,從而打通思維,觸發(fā)理性思考。
人生三境
福建一考生
三個人走進(jìn)商店,各自買了果汁、咖啡及礦泉水,原因是他們各自喜歡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覺。
讓我們來設(shè)想一下,假若三位顧客年歲相異,恰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該是少年喜歡那甘甜,中年人品嘗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將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哉!
我們在世上走著,都要經(jīng)歷少年、中年及老年三個階段,從少年到中年的蛻變,從中年至老年的風(fēng)化,不只是身體的成長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長,心境的漸變。
少年時,熱愛那甜甜的滋味。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裝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還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盡管“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少年是一個熱愛美好的境界,是一個激情洋溢的時期,許多人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皵?shù)學(xué)王子”高斯年輕時已譽滿世界;年輕的丁俊暉向世界冠軍叫板;仍帶著稚嫩的郎朗正優(yōu)雅地為人們送來悅耳的琴音……少年時,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進(jìn)軍。
中年時,已飽嘗了那愁苦滋味,所以喜歡又苦又甜的感覺。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們在苦味中挖掘甘醇。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時,事業(yè)與人生都處于鼎盛之時,許多人生的無奈亦已盡收心底,氤氳出了更為成熟穩(wěn)重的眼光看世界?!拔蛞淹恢G,知來者之可追?!敝心昃褪且环N繼往開來的承接時期。攜幼扶老,中年又是個責(zé)任的時期。惟咖啡,苦甜參半,才最彰顯中年之況味與魅力。
到了老年,大約人生之百味已遍嘗?;ハ鄮椭侍穑瑝粝胫曳?,責(zé)任給人的愁與樂,落井下石之苦極,過河拆橋之辛辣……最后雜糅成了什么?卻是一瓶礦泉水。正如白色,其實是由七色匯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飽經(jīng)風(fēng)霜之后,心底經(jīng)過大風(fēng)大浪歸于平靜。世界的風(fēng)浪,激不起心底一絲漣漪。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種真正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也只有這般閑適心境,才能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卻濃郁的感覺。
人生必然是這樣,漸行漸遠(yuǎn)。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深得人生三昧。人生就是從單純到復(fù)雜,又歸于平靜簡單的周而復(fù)始。而我們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純生活之意義。
【點評】 本文能被閱卷老師青睞,進(jìn)而被評為高分佳作,是源于以下亮點:
一是類比論證。作者從文題材料聯(lián)系到人生的三個階段(少年、中年、老年)有著不同的生活體味,將這三種生活體味進(jìn)行類比,進(jìn)而得出要“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的結(jié)論。聯(lián)想自然,立意深刻。
二是旁征博引。作者在文中將一些學(xué)過的名詩名句、名人逸事,十分自然巧妙地鑲嵌在文章中,彰顯出了濃郁的文化底蘊。
同時從全文來看,作者對于錯綜復(fù)雜的人生現(xiàn)象,有正確、深刻的認(rèn)識,如文章的結(jié)尾就充分展現(xiàn)出作者的哲學(xué)智慧,這既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又提升了文章的主旨。
那年,青春無痕
福建一考生
青春的萌動來臨了,那便是心上生花,長草。
——題記
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不似甜的果汁,不似燒焦了般的咖啡,又苦又甜。礦泉水的味道,亦如那年的青春,消逝,無痕。
郭敬明說:“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說得恰到好處呢。哪一個人的青春不是在淡淡的憂傷中度過?回憶起那些細(xì)枝末節(jié)的時候,嘴角總是不自覺地輕揚,仿佛自我解嘲般的??纯?,當(dāng)年的自己有多傻。
過了十八歲,便自覺老成。走在校園的林陰道上,聽著那一聲聲在自己認(rèn)為稚嫩的“學(xué)哥”“學(xué)姐”,心里便裝滿了細(xì)細(xì)碎碎的自豪感,明明很有成就嘛!
“青春,猶如懸在頭頂?shù)牡纹?,看著里面的液體消失殆盡,卻無能為力?!边@是否就是十八歲人的寫照呢?怎么就那么符合??!在那一抹青春“夕陽”也“落山”了的時候,睜著眼睛,伸著手臂,卻永遠(yuǎn)伸不到山的那頭,山的那頭!
是誰說“少年不知愁滋味”?我看少年最知愁滋味,那滋味永遠(yuǎn)是淡淡的、純純的,就像是礦泉水,喝著毫無味道,里面卻含著多種礦物資。猶如青春萌動的那些情愫。少年如花,青春便是如詩、如畫。十八歲的人們,已懂得人間冷暖,心情陰晴,默默地關(guān)注著,誰也不想去揭開那一層紗,就讓它蒙著,美好而充實。
十八歲遭遇高三。在微微的抱怨之余,便是默默地接受。從此,不再張揚跋扈,細(xì)細(xì)地磨平了那棱、那角,畢竟,玩世不恭,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喜歡穿淡藍(lán)或白色的衣裙,和著自己的心情;喜歡喝純凈、無雜質(zhì)的礦泉水,符合自己的心境;喜歡聽淡淡的音樂,像是無痕的青春;喜歡寫憂傷的文字,寫下自己十八歲的青春。淡淡的,如礦泉水一般的文字,卻能燒灼每個青年的心。不學(xué)他們的“個性”,穿著“風(fēng)雨飄搖”的衣裳;不學(xué)他們的“瘋狂追求”,為了某某明星,失去生命也可以;不學(xué)他們的“招搖過市”,頂著五顏六色的頭發(fā),稱之為流行、時尚。不學(xué)不學(xué),那便是我十八歲的青春。
十八歲的青春,那礦泉水般的生活,猶如那枝椏間細(xì)碎的陽光,猶如夏天湛藍(lán)無痕的天空!漫開的透明,淡淡的,我喜歡。
【點評】 這是作者的一段青春絮語,透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正在成長、逐漸懂事的青春少女。
雄渾大氣的文章可以感染人,激勵人;而言近旨遠(yuǎn),幽默調(diào)侃,樸素平實的文章,同樣給人回味無窮、工巧自然的感受。本文就是一篇活脫脫再現(xiàn)生活真實美的文章,如“嘴角總是不自覺地輕揚”、“睜著眼睛,伸著手臂”等語言,嚴(yán)肅中帶著調(diào)侃,有著言近旨遠(yuǎn)、亦莊亦諧的藝術(shù)效果。
獨特感受、真情書寫也是本文的亮點。如文中的三個“喜歡”,三個“不學(xué)”,從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體驗它們的動人之美,不做作,不矯情,寫下來就動人。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泰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