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梅
學校要培養(yǎng)具有強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參與的能力,創(chuàng)造參與的機會.怎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化學教學過程?我認為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化學教學過程.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能激發(fā)積極而持久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1.設計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化學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xiàn)象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化學實驗的設計常有以下兩種途徑:(1)簡化或重組演示實驗,如將氨氣與氯化氫的化合反應改為“空瓶生煙”;將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改為“變色噴泉”;學習濃硫酸的脫水性時增加“黑色面包”實驗;在鐵鹽的教學中增加“自制紅墨水”實驗.(2)根據(jù)教學需要增加化學實驗.如介紹濃硫酸能使鐵或鋁發(fā)生鈍化增加對比實驗,從而說明問題.
2.揭示化學之美,誘發(fā)學習興趣.寓美于教,以化學所固有的和諧美去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使學生保持對化學的興趣.不少化學實驗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氣溶于水能形成美麗的噴泉;鋁熱劑反應火光四射,猶如鋼花四濺;往溴水中分別用四氯化碳和苯來萃取.溶液顏色的變化……這些神奇美妙的化學現(xiàn)象能喚起學生探索化學美的求知欲望,強化學生萌動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的興趣沿著有趣、樂趣向志趣的方向發(fā)展.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學習興趣.在面向21世紀的今天,現(xiàn)代化學正在幫助人類更好地解決能源、農業(yè)、環(huán)保、醫(yī)療、交通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這種發(fā)展趨勢決定了化學在人類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學教學要挖掘教學內容與材料、能源、環(huán)保、生命、農業(yè)等的聯(lián)系,如水的成分與飲水衛(wèi)生,日常食品的成分和腸胃消化的吸收,胃液、胃病與“胃舒平”,肥皂、洗滌劑、合成纖維的成分特性和應用等,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化學的情感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二、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參與的本領.
1.學會閱讀.不會閱讀,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順利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指導學生的閱讀要做到:閱讀前,給學生明確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閱讀后,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教給學生一個“非看書不可,看書非鉆研不可”的學習方法.
2.學會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學習.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地去猜想.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如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設問;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節(jié)點、疑難點設問;對較難或較綜合的問題,用按認知層次分化知識點的方法從易到難、步步深入地發(fā)問;對學生的錯誤或不全面的答案進行反問,不斷加大對問題的思考力度等等.如在介紹濃硫酸能使鐵或鋁發(fā)生鈍化時強調,濃硫酸不是不反應而是反應被終止了.如何知道反應確實發(fā)生了?我引導學生帶著這個疑問,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它們確實發(fā)生了反應.
3.學會合作.討論是人們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間討論,可使學生從中相互啟迪,提高思維的深刻性.如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的教學中,在學生進行探索性實驗后自然會提出“為什么有不同的現(xiàn)象?這些宏觀現(xiàn)象與看不見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什么關系?”等問題.教師可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的有關內容,并進行鄰位間的討論,再把電子為什么從活潑金屬流向不活潑金屬的關鍵性問題在全班開展討論,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各抒己見,相互補充,得出結論.化學課本中有很多相關的知識點可以提供給學生進行討論.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
4.學會總結.歸納總結是對課本內容、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歸類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總結的技能,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充分挖掘不同章節(jié)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將所學的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構成一個動態(tài)的知識網絡.如對溶解平衡、電離平衡等平衡狀態(tài)的分析比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另外教會學生要懂得通過練習來聯(lián)想知識,通過這種途徑更能總結知識,使知識網絡化、系統(tǒng)化.
三、為學生創(chuàng)設參與的機會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讓學生親自實驗探究知識,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不僅要憑著化學實驗本身具有的生動、直觀、形象、鮮明的特點,去激發(fā)和滿足學生的好奇,更加要強調實驗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探索新知識的經歷,體驗到自己的認知加深過程,從而使化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更加優(yōu)化.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參與機會,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課本中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適當增加分組實驗的次數(shù).對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最好能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并設計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重視實驗習題的教學.因為從設計方案到實施,最后得出結論等幾個階段與科學家研究問題的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學生在做自己親自設計方案的實驗時,操作更精確,觀察更細致,參與的意識更強烈,更能有效地學習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