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作文課,我布置了一個有些深度的題目《____改變命運》。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橫線上可以填“奮斗”、“努力”、“不屈”、“勤奮”、“智慧”、“知識”等勵志性的詞語。
結果不出老師意料,大多數(shù)學生確實是這么寫的,他們從各個角度舉了大量實例來論述,各有特色,但寫法和選材還是顯得雷同,但有一篇文章《笑改變命運》,一下子引起了我的興趣。這位女生以全新的立意、生活化的選材、切身的體驗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女生講了這樣一件事。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她被判給了父親,不甘寂寞的父親很快又給她找了個后媽。她怎么也無法接受這位“新來的母親”,因為在自己心中,永遠只有一個媽。女生和后媽格格不入,很少叫對方,即使叫也只是稱呼“阿姨”,或干脆“哎”一聲。
受到冷落的后媽,慢慢地對她也變得有些冷漠。這種“冷戰(zhàn)”持續(xù)了近兩年,即使父親在中間做了大量工作,雙方關系仍未見好轉(zhuǎn)。有一天,父親說,阿姨本來是喜歡你的,可你從不搭理她,如果你經(jīng)常對阿姨笑一笑,她就滿足了。
其實,女生經(jīng)歷了這么久的壓抑,內(nèi)心也渴望一份溫暖。女生開始試著照父親的話做,她第一次朝后媽微笑,得到的回報是一個最想要的芭比娃娃,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笑……到后來,女孩發(fā)現(xiàn),阿姨其實人特別好,有時就像個大孩子,特別貼心。后來,女生開始改口叫“媽”,再后來,女生覺得“她”就是自己的“媽”。
女生的作文結尾寫道:沒想到,笑也能改變命運!如果沒有笑,我的這個家依舊破碎;如果沒有笑,我們的心永遠無法靠近;如果沒有笑,我會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一個讓我痛苦孤獨的世界里……我無法想象最終迎來的是一個怎樣的命運,至少我不會像今天這樣快樂而自信地去面對人生和未來。
我將這篇文章讀給學生們聽,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對后媽的微笑。
選自《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