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事件1:四(4)班老師帶著兩名學生敲響了我辦公室的門。一名學生大聲抽泣,另一名學生氣洶洶地嘴里不停地嘟噥,老師則是滿臉怒氣。詢問后得知,這名氣洶洶的學生平時比較霸道,經(jīng)常在班里欺負同學,并且不服老師管教,像今天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打架已成為家常便飯。特別是其他負面現(xiàn)象隨之而來,不寫作業(yè)、與老師頂撞,老師曾多次與家長溝通但沒有效果。
事件2:三(5)班李老師滿臉委屈地坐在我面前,令我沒想到的是,這位男老師竟是哭訴著跟我講完了事情的原委:班里的一名男生總是趁老師不在的時候和別人打架,那些被打同學的家長接二連三地找老師告狀,老師頻頻地處理這些問題,盡自己最大努力與被打的學生家長解釋、與打人的學生家長溝通,力求贏得家長的支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別再惹事生非??吹某?,老師很苦惱、很無助。
事件3:一名學生的父母雙雙來到校長辦公室談學生在班里受同學欺負、丟東西等問題,要求調(diào)班……
一系列的所看、所聽,引發(fā)了我的所思。
分析:
經(jīng)過認真分析,我認為,我校目前存在以上問題的直接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整個教師隊伍年輕化,部分教師工作年限短,教育經(jīng)驗不足,缺少班級管理策略,教育藝術性不強,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簡單行事、方法單一,學生不接受甚至逆反抵觸老師的教育。同時,這些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也不足,把握學科教學特點、了解學科學習規(guī)律又不夠,缺乏課堂上靈活駕馭和有效引導的教學能力,因此,不能贏得學生的信服。
2.部分教師對現(xiàn)代師德的理解不到位,認識上存有偏差,認為自己的出發(fā)點都是為學生著想,但一些做法得不到學生認可。
針對以上問題,學校首先結合時代背景和學校發(fā)展遠景及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做《走進陽光每一天》專題講座,以促進教師育人理念轉變,《做學生喜愛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專題講座,引發(fā)老師思考“我們在做學生時,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做家長時,我們的孩子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做教師時,我們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最后,解讀學生問卷,讓教師們了解我校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專題活動后,我們向教師們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發(fā)教師們思考,如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您有明確的目標嗎?您的做法學生能理解嗎?個別生教育轉化問題,您做到換位思考了嗎?您了解學生嗎?學生對您信服、接受嗎?您能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嗎?您有家訪的習慣嗎?您能做到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家庭電話)提供給家長嗎?教師們針對這些問題,互動交流、討論,達成了共識。
學校也給教師提出了明確的“四不要、四要”,即不要刻薄、不要吝嗇、不要定勢、不要依賴,要換位、要付出、要有底蘊、要持之以恒,啟發(fā)教師走進陽光每一天,享受工作的樂趣!
反思:
1.古今中外,在概括領導者的能力時,都會將遠見卓識和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目光作為領導者的必備素質(zhì)和能力。領導者的重要職責在于預測和把握方向,其中包括發(fā)現(xiàn)并提出理念,倡導并形成行動,觀察并解決沖突,調(diào)整并防止偏頗。而在這其中,高度的洞察力、敏銳的前瞻性,是保證其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條件。上述案例中,學校由個性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想到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教育藝術,想到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以及學校的全面管理工作,從而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從一定意義上講,管理的水平就是協(xié)調(diào)的水平,領導的藝術就是協(xié)調(diào)的藝術。因此,現(xiàn)代校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協(xié)調(diào)領導能力,已成為學校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上述案例中成功的做法之一是:充分利用學校骨干班主任隊伍,幫助他們梳理成功經(jīng)驗,通過講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指導尚“稚”的班主任。這些真真實實的生動教育事例,貼近了學校、貼近了教師、貼近了學生,年輕的班主任們很受觸動,也得到很大啟發(fā),并把好的經(jīng)驗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班級管理中。□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qū)呼家樓中心小學)
編輯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