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落花落莢是影響產(chǎn)量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栽培條件下,花莢脫落數(shù)可占開花總數(shù)的50%以上,嚴重的達到70%。大豆花莢脫落,主要是由于植株內(nèi)部生理失調(diào)及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不良所致。根據(jù)我地實踐經(jīng)驗,防止大豆花莢脫落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施磷、鉀肥,適當追施氮肥、微肥。大豆增施磷、鉀肥,可以減少花莢脫落,促進籽粒飽滿。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播種時每667平方米(1畝)用鈣鎂磷肥25~30公斤、火土灰500公斤,充分拌勻蓋籽作種肥,能使植株生長健壯,早分枝,多結(jié)莢。在大豆剛開花時,對土壤肥力較差、豆苗生長緩慢的地塊,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6公斤、氯化鉀7.5~10公斤,以滿足花莢期植株對養(yǎng)分的需要,可減少花莢脫落。在開花期還要追施適量的微肥,即每667平方米用鉬酸銨1克,先用少量溫熱水溶解,再加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兌水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肥,對提高結(jié)莢率和增加粒重有明顯的效果。
2.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大豆播種過密,植株下部蔭蔽,也會造成落花落莢。因此,要根據(jù)品種特性、土壤肥瘦、播種遲早等情況,合理確定種植密度。繁茂性強的品種要稍稀,繁茂性較差的品種可稍密;肥地宜較稀,瘦地宜較密;播種早的生長期較長,營養(yǎng)體繁茂,種植密度宜稍稀,播種遲的種植密度應(yīng)適當增加。目前,一般大田密植為每667平方米1.5萬~2萬株,以肥地留苗1.5萬株、瘦地留苗2萬株為宜。
3.適時摘頂心。對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的品種,在大豆開花始期至盛期,選擇晴天露水干后摘去主莖頂端2~3厘米,能有效控制大豆的頂端優(yōu)勢。在肥料較充足的條件下適時摘心,還可控制徒長,促進種子成熟,提高產(chǎn)量。
4.及時防旱抗旱。大豆開花結(jié)莢期是需水較多的階段,此時若遇持續(xù)干旱,會引起大量的花莢脫落。因此要及早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做到勤澆細灌,每隔5~7天澆1次水。遇澇時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jié)n害。
5.防治病蟲。切實搞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也是防止大豆花莢脫落的一項有效措施。防治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噴灑;防治豆莢螟,用50%馬拉松乳劑100克,兌水100公斤噴灑;對于紫斑病,用代森鋅500倍液噴霧或波爾多液噴灑1~2次,可以抑制其危害。(江西省武寧縣農(nóng)業(yè)局 杜遠存 肖玉蘭 郵編:3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