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節(jié)。一夜枕上聽雨,輾轉(zhuǎn)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卻停了。天頂上,濃云尚未散開,低低壓著房檐;空中還漂浮著若有若無的雨絲;天地間彌漫著一層濕漉漉、靜悄悄的青黛色霧靄。院子中,一絲綠樹被染得濃蔭如墨。朦朧的墨綠中,清晰地閃著點點火紅的花朵,宛如一闋厚重、平和的弦樂聲中,跳出一管清脆、歡躍的笛音,給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氣。
咦,已是春花紅褪的初夏,為什么花開得這般熱烈?
循著被雨水潤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記起了楊萬里的《初夏即事詩》:“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苯耙豢?,果然是石榴花。這是四株石榴樹,分列在窄窄的甬道兩側(cè),枝丫交錯,搭起了一座花紅葉綠的天然門樓。樹只有一人高,花卻開得十分繁茂。低頭鉆進樹叢,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燈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顧,都是火苗一樣燃燒著的石榴花。
早就聽說石榴樹是邊開花邊結(jié)果,花與子并生枝頭,十分壯觀。如今看去,果真如此。這滿樹密密層層的花果,真像是一個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從花到果的生長過程中,呈現(xiàn)出變化微妙的千姿百態(tài)——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開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噴紅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實新萌;也有花萼圓鼓鼓地脹起,果實已初具規(guī)模,挺在枝頭隨風搖曳。
啊,這些正在開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實,多像一群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孩子??墒牵魂囄L吹過,我感到點點水珠灑落下來。這是花兒果兒們的淚水嗎?水珠灑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灑淚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別,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寧,火紅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發(fā)脹,將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緋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這般壯麗,一種內(nèi)在的美好情操振顫著我的心。昨天,也許它還在枝頭上為花蕊擋風遮雨,那艷麗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來蜂蝶,傳送花粉,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開始生長了,為了讓果實得到更多的陽光和養(yǎng)料,它毫不留戀枝頭的繁華,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績,在斜風細雨中翩然飄落。躺在地上,它還在翹望枝頭,看到萌生的果實替代了它原來的位置,依然顯示著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無憾。它放心了,卻沒有忘記自己的歸宿。秋風秋雨中,它將自己和樸實的大地融為一體,又在準備滋養(yǎng)明年的花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謂相通。人常說:開花結(jié)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實才能成熟。據(jù)說有一種火石榴樹,開起花來復瓣繁英,十分好看,卻是從來不結(jié)果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落花正是新生的標志,實在值得大書特書。還是這個龔定庵,在另一首落花歌中,就曾經(jīng)發(fā)出“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的感慨。
然而,千百年來,關(guān)于落花的詩卻多是傷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時代,狂暴的風雨,常令未果之花備受挫磨而夭謝,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無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們的作者,或是落魄文人,懷才不遇,只好將花喻己,抒解愁腸。君不見,《紅樓夢》中“埋香冢飛燕潤殘紅”,黛玉小姐的一首葬化詞,哭癡了多少人的心。對于摧殘人才,踐踏新生的社會,這是一個曲折的控訴和抗爭。今天,這樣的時代應該是過去了。我們的國家如同這綴著晨露的石榴樹,花果同枝,生機蓬勃。每個人都應該是一朵花,該開時,盡心竭力地開,該落時,坦坦蕩蕩地落,無論是翹立枝頭,還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這樣,我們的事業(yè)就會新陳代謝,永葆青春的活力。
細微的簌簌聲打斷了我的遐想,又是幾片飛紅飄落下來?!奥浠ㄞo樹雖無語,別倩黃鸝告訴春?!倍嗲榈穆浠ㄎ悬S鸝向春天囑咐什么呢?請明年在枝頭上看吧,那滿樹的繁花碩果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