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對于中國,對于北京,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前兩天,就有記者問我,如果這一天在莫斯科的投票我們勝出了,終于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quán),你的心情會怎樣?我說我當然會很高興,很激動。如今,好夢成真,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其中的原因,除了有我和大家共同的感情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我當過整整十年的體育記者,我曾經(jīng)采訪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體育、和奧運會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我親身體會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很難忘記巴塞羅那奧運會結(jié)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體育場,沿蜿蜒山路下山,來到蒙椎克山腳那巨大的噴水池旁,看水花四濺,飛揚起沖天的水柱,在夜燈映照中流光溢彩。我猛然聽到隨水柱飛揚起奧運會嘹亮的會歌旋律,真是感動不已,忽然覺得那一瞬間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潔,沁透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體育才迸發(fā)的旋律,是體育才具有的魅力,是體育才能給予我的情感。我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在那飛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腳步,禁不住抬起頭來望著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燦爛的夜空。我的心中產(chǎn)生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會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民變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會明白,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人們常說競技體育是一種藝術(shù),競技體育,確實含有藝術(shù)的成分,比如它的力與美,速度和造型。體育和藝術(shù)表演的最大區(qū)別之一,在于體育比賽緊張、激烈。當然,藝術(shù)也有比賽,比如歌詠比賽、舞蹈比賽、鋼琴比賽,但藝術(shù)的比賽是無法同體育比賽等量齊觀的,只有體育比賽的錙銖必較,在0點0幾秒和0點0幾厘米中決勝負,才具有難得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quán)、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
能夠置身奧運會之中,能夠親自采訪奧運會,確實是一種難得而美好的經(jīng)歷。在電視里看到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quán)是北京的時候,心里驀地涌出一種渴望,我渴望能夠有機會采訪我們自己國家舉辦的奧運會,那將是一次更加難忘而美好的經(jīng)歷。從巴塞羅那回來,我寫了一本小書,《巴塞羅那之夏》。在熟悉的北京采訪自己舉辦的奧運會,我想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激情和靈感,寫出一點新的東西。我突然涌出這樣強烈的渴望,這是很少出現(xiàn)過的。
這時,我想起了曾經(jīng)采訪過瓦爾德內(nèi)爾和劉國梁,鄧亞萍和玄靜和,李寧和李小雙,高敏和伏名霞,欒菊杰和肖愛華,還有我國男子花劍三劍客葉沖、董兆致、王海濱,當然,還有我們的女足和女壘的姑娘們,還有布勃卡、奧蒂、吉普凱特、莫塞利等等,我懷念采訪他們的那些日子,他們讓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感到了和平。我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來的時候,他們和我一樣都老了,但我仍然渴望著在采訪新一代年輕的運動員的同時和他們相逢。我們會一起看到青春的循環(huán)連接著奧運的五環(huán),讓這個已經(jīng)越發(fā)蒼老的地球迸發(fā)著勃勃的朝氣。在那一刻,體育所迸發(fā)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在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接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fā)展。
記得很清楚,在巴塞羅那奧運會結(jié)束的第二天上午,我特意又上了一趟蒙椎克山,專門去看看體育場,看看曾經(jīng)舉行奧運會的體育場。除了正在拆除看臺上為奧運會塔設(shè)的一些腳手架的工人之外,空蕩蕩的只有我一個游人和熱辣辣的陽光以及一片綠草坪。那時,我們正在積極申請舉辦2000年奧運會,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們國家也能夠承辦這樣一次美好奧運會的時候了。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