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你十八歲,提起簡便的行李,毅然投奔住在洛杉磯的表姐,我的心情簡直忐忑到極點。你和表姐不過一面之緣,竟然敢迢迢奔赴,我和你爸爸都為你的勇氣感到驚異。然而,也確實沒法子了!聯(lián)考失利,前途茫茫,你說希望我們給你一個機會到外頭去闖闖看,我心里雖然害怕,但眾里尋他千百度,卻也找不出另一條路讓你走。
臨行的前一晚,哥哥怕久未謀面的表姐不認得你,熬夜為你掃描正、側(cè)面照片,用E-mail寄去,免得你在機場無人認領。從那以后,你用著貧乏的語匯和可笑的英文文法在異邦求學。從表姐家到Home-stay;從語言學校到社區(qū)大學,一年三季,每季開學,電話鈴響。最怕聽到的就是“我把‘海洋學’放棄掉了!”“我又把‘政治學’放棄掉了!”我當然知道用中文念理化都不及格的你,用英文念海洋學是如何的困難。然而,既然選擇,只有硬著頭皮往前走。你在美國和學業(yè)作困獸之斗,我則徘徊在臺北的街頭和網(wǎng)路間,一邊替你找尋政治學、海洋學的中文譯本,一邊用頻繁且溫暖的電子郵件幫你打氣,希望你能越挫越勇。然而,期望總是難敵現(xiàn)實。
兩年多后的一個中午,例行的問候過后,你忽然在電話那頭怯怯地試探:“我實在讀不下去了,我可以回家嗎?”
雖然也覺得放棄可惜,也想鼓勵你堅持下去,卻聽出你聲音里的顫抖與不安,立刻回說:“當然可以!明天就回來吧?!?/p>
我感覺到你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得到釋放,且笑且哭地回說:“哪有這么快!至少得等這期念完吧!媽!你真的不介意嗎?這樣會不會沒面子?”
面子?誰的面子?我的?那大可不必顧慮,媽媽的面子不掛在女兒的身上。“只要你自己想好就好!我們只是給你一個機會試試!既然努力試過,就沒什么遺憾的。”
“我不是讀書的料,我非常感謝爸媽花了那么多錢讓我出來,回去后,我會立刻找個工作,您不用擔心?!蹦阏Z帶哽咽地說。
我們從來不認為讀書是唯一的路,找一份工作賺錢也不是壞事,但是,怕太熱心附和,會造成你的心理負擔,我沒有在這件事上搭腔。一個月后,你拖著增添好幾倍的行李回到臺北。夜晚十一點才放下大包小包行李,你就急急上網(wǎng)尋找機會。十二點,你告訴我們明天將去應征工作,次日,由你爸爸陪同去面談,你得到了平生第一份工作——秘書,真的踐履了“立刻”找工作的諾言。任職的公司從事的是移民中介,你到美國學得的英文尚未派上用場,先就癱在郵寄大批資料上。在職的兩星期間,正值盛夏,你常常汗流浹背,小跑步回家尋求父親的援助,體弱易喘的你,紅彤彤著一張臉。請爸爸用摩托車載運,一人工作,兩人投入,兩個星期下來,人仰馬翻。加上英文仍是困難重重,你才知道進入社會并非易事。于是,輾轉(zhuǎn)歷盡辛苦,終于還是決定重返校園。
進入外文系就讀,是你人生的另一個轉(zhuǎn)折點。仰仗著這些年在海外培養(yǎng)出的勇于討論的習慣,你大膽地發(fā)言,勇敢地表達,參加話劇公演、英語演講,意外得到許多的獎勵。一個自小學開始便慘淡得無以復加的求學生涯,好似開始逢兇化吉,呈現(xiàn)了嶄新的希望。大二結(jié)束那年夏天,你從學校飛奔而至,興奮地用著顫抖的聲音告訴我們: “你們一定不相信,我今年學業(yè)成績是全班的第二名,可以拿八千塊的獎學金。媽!我不行了!我高興得快瘋掉了!”
當時,我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望著盤坐在另一邊的爸爸,兩個人的眼眶,霎時都紅了起來。天可憐見!我可憐的女兒!從小學起,就在課業(yè)上不停地受挫,小學時,成績永遠跨不過四十五名的關(guān)卡,在我們愁眉不展時,你還振振有詞地辯稱:“我至少還贏過兩位同學哪!”
這樣的你!一直視讀書為畏途,永遠尋不到學習的快樂,我們總是陪著你傷心,安慰你“下回我們努力向四十四名邁進”!中學的畢業(yè)典禮上,疼愛你的幾位老師深知你的課業(yè)成績不理想,不約而同安慰我:“這么可愛的孩子,不用擔心!條條大路通羅馬啦?!碑斈晡铱嘈σ詫?,心中惶惶然,不知關(guān)于你的羅馬在哪里。沒料到就在這不提防的午后,竟被告知一直被認定有學習障礙的你,居然在大學里拿了獎學金!
前塵往事像倒卷的影片,一幕幕在腦中飛過,閃閃爍爍:
兒時,你被診斷出罹患嚴重的弱視,一紙診斷證書,解開了你既不愛看書也不愛看電視的謎團。于是,我們每星期定期迢迢從中壢開車北上,到臺北長庚做弱視畫圖治療。足足半年,終于將“戴上最深的眼鏡都看不到的0.5的視力”提升到1.0;接著,發(fā)現(xiàn)你手眼不協(xié)調(diào),對兒童來說易如反掌的跳繩動作,你在爸爸鍥而不舍地教導、陪伴下,足足練習了幾十天才成功。騎三輪腳踏車也老往同一個方向偏去。有好長一段時間,你那位苦心孤詣的爸爸,咬緊牙關(guān),在中正紀念堂那里扶著你和兩輪腳踏車,跌倒了又爬起,練習了又練習,那樣的身影,任誰看了都會鼻酸不已。而你終于學會騎腳踏車的那日,父親老淚縱橫,笑說:“誰敢說我的女兒不行!”撩起褲管,才發(fā)現(xiàn)爸爸雙腿內(nèi)側(cè)挫傷得血跡斑斑。
醫(yī)生說你的感覺統(tǒng)合能力不佳,必須加強運動,以促進前庭的發(fā)展。母女倆乖乖地日日早起,利用東門國小的運動器材,勤練從滑梯高處趴臥滑板沖下的運動,直到筋疲力盡,汗如雨下。我蹲下身子,對著十歲不到的你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乖巧的你,不知聽懂了沒,卻總是聽話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練習,從不討?zhàn)埛艞?。接踵而來的是氣喘的折磨,小小的感冒往往能讓你暈得天旋地轉(zhuǎn)、喘得求生不能……從小到大,大病小病不斷,你練就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堅強。病魔來襲時,最心疼你形容病情并安慰我:“屋子怎么老向一邊傾斜了過去?媽媽的臉一圈又一圈地往遠處跑去……不過,媽媽不用擔心,趕快去睡吧!我保證很快會好起來的?!?/p>
這樣孱弱多病的孩子,做父母的怎忍心在課業(yè)上再作求全!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無病無災、平安快樂。所以,雖然偶然也會為將來可能無法在職場上和別人一爭短長而擔心,但想到你一向的貼心乖巧,總又安慰自己:“老天豈會絕人之路!”它在這兒關(guān)了一扇窗,一定會在另外的某個地方另開一扇,而窗子開在哪兒,就等有耐心的人去細細尋索了。
仔細回想,負笈海外的兩年多,看似鎩羽而歸,前功盡棄,其實不然。除了仰仗著長期在英語世界的濡染,你考上了外文系外;在海外凡事自己來的獨立精神的培養(yǎng),使你開始思考將來要過怎樣的人生。你有計劃地在暑期參加各項進修,陸續(xù)學會騎摩托車、開車,受訓拿到英語教學種子老師的執(zhí)照,學會錄影帶的剪接技巧,加上在高職學習到的資訊處理,你迥異于昔日傻呵呵的女兒,已經(jīng)具備了不錯的應世能力。前些天,你在和導師的聚會里,跟老師討教大學畢業(yè)后繼續(xù)深造的問題,你說: “我想跟媽媽一樣,在大學里教書?!?/p>
雖然事情并不容易,我卻為你的志氣感到驕傲。說實話,我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女子就是當年在學校時永遠沖不破全班倒數(shù)第三名難關(guān)的孩子!如果今天你能,有什么樣的孩子應該被放棄!我常和你戲稱:“如果你真的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那我的教養(yǎng)理論便得到正面的實證與肯定。媽媽有關(guān)親子教養(yǎng)的演講將因之水漲船高!重要的是,你過得快樂嗎?”
你忙不迭地回說:“回來真好!在父母身邊,真的感到非常幸福哪?!?/p>
你回臺后兩年,我們?nèi)胰擞袡C會到美國重游舊地。艷陽天,你神情亢奮,在租來的車子里,指著窗外,一一介紹你當時的生活,我才知道你經(jīng)歷的是怎樣的寂寞!
“那是我常去的百貨公司,星期假日,不知道要做什么,一個人只好去逛逛。你看到我?guī)Щ厝サ脑S多廉價打折貨,就是在那里買的?!?/p>
我的眼眶驀地紅了起來!回想你攜回臺灣的行李數(shù)倍于當年帶出的,整理時,我訝異地發(fā)現(xiàn)許多東西竟成打地出現(xiàn):眉筆、壁燈、發(fā)箍、小刷子、眼影……我邊整理、邊感嘆你不知民生疾苦。你囁嚅地回說:“成打地買,較劃算,我逛街時遇到大折扣,不買可惜,都是便宜貨。”
一樣一樣的小東西,在見證著你浪游無根的寂寥,而我不察,竟不時興奮地向你報道假日時如何和爸爸的畫友們出外野游。
“那是我常去的公園,常常有老人在那兒曬太陽,星期假日無聊,我有時候就到那兒和他們一起曬太陽?!蹦阏f。
天很藍,太陽在樹梢上閃著耀眼的光,聽著、聽著,我的淚靜靜順著雙頰流下。不善人際的女兒,在語言熟練的家鄉(xiāng)就曾經(jīng)飽嘗交友的困難,更何況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邦。念書之外的漫漫時光,她和佝僂的老人們一起在公園里曬太陽、想家鄉(xiāng)。
你堅持帶我們?nèi)ツ惝斈瓿Hゴ蜓兰赖囊患胰毡纠娴?,你指著靠窗的位置告訴我: “這是我常坐的位子。拉面還附送炒飯或煎餃,想家的時候,我就來這兒叫一碗拉面,靠著附送的蛋炒飯平息想念媽媽的心,這兒的Waiters都對我很好哪。”
我一口面也咽不下,摩挲著你坐過的桌椅,向店里中氣十足地喊著“歡迎光臨”的年輕侍者們深深一鞠躬,感謝他們在異地為你提供讓人安心的溫暖。那一回,從美國回來后,我才被我當年的孟浪、大膽所驚嚇。斗膽將一個不諳世事的弱質(zhì)女兒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幸而無災無難地回返,若是其間你發(fā)生了任何的意外,我將要如何引咎、自責且悲痛萬分!幸而平安地回來了!真好!雖說暫時的離巢,成就了一位獨立自主的女兒,但是,從我們一起重游舊地歸來的那日起,我忽然開始罹患強烈的相思病,你已然回到身邊,卻才是思念的開始。你一定覺得奇怪。媽媽忽然變得格外纏綿,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做媽媽的心情是復雜得理不清的,我是在設法將那分離兩地的九百多個日子一一重尋回來,而且,無論如何再也不肯松手讓你獨自展翅高飛。
今后,不管晴天或下雨,要找屬于你的羅馬,爸媽陪你一塊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