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飛行隊,建制上隸屬于華北軍區(qū)航空處。這支部隊當時駐在北平南苑機場,所以有人稱之為“南苑飛行隊”或“北平飛行隊”。由于裝備有不同種類的飛機,有的又稱為“混合中隊”或“混合大隊”。
飛行隊的誕生
1949年5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已揮戈過江,正在向華東、華南和西北、西南挺進。但盤踞在青島、漢口、舟山群島等地的國民黨空軍,仍不時地對我新解放的地區(qū)進行騷擾和轟炸。5月4日,敵人乘我軍還未建立起有效的防空之機,突然派出6架B—24轟炸機,從青島起飛轟炸了北平南苑機場,炸毀了通信機2架,炸傷C—46、B—25飛機各l架,炸毀機庫1座,房屋20余幢,死傷24人,使解放不久的北平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當時,黨中央正在北平籌備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決定9月在北平正式舉行會議。為確保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順利召開和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中央決定建立一支空中防空力量,以對付敵機可能的襲擊,保證北平地區(qū)的安全。5月的一天晚上,周恩來副主席召見中央軍委航空局局長常乾坤和華北軍區(qū)航空處處長方華,向他們傳達了中央關于在北平南苑機場成立一個飛行隊的決定,確定從東北老航校和各軍區(qū)航空處抽調飛行員十多人,飛機十余架,主要擔負北平地區(qū)的防空作戰(zhàn)任務,必要時協(xié)助陸軍部隊解放長山列島。
遵照中央指示,飛行隊于194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作戰(zhàn)指揮和飛行訓練統(tǒng)一由軍委航空局負責,華北軍區(qū)航空處具體指揮。飛行隊下轄3個飛行中隊和1個機務中隊。9月,又把擔負專機空運任務的幾個飛行組劃歸飛行隊領導,成為第4分隊。初期,飛行隊只有五六十人,以后擴展到一百五六十人。使用的飛機多是從國民黨空軍繳獲并經過七拼八湊修復的,一部分是起義過來的。各類飛機最多時達30多架,P—5l戰(zhàn)斗機19架,P—47戰(zhàn)斗機l架,蚊式戰(zhàn)斗轟炸機3架,B—25中型轟炸機1架,B—24重型轟炸機l架,C—47運輸機2架,C—46運輸機3架,小北美教練機1架,PT—19教練機2架,L—5通信機1架。飛機上的機徽原由華北軍區(qū)航空處設計,畫標一個有“八一”的紅五角星,但考慮這樣在空中不便與蘇軍飛機區(qū)分,經過飛行隊同志提議,參考美軍機徽樣式,又在紅五角星左右兩邊各添上一條橫道,表示飛機展翅的樣子,這個機徽一直沿用到現在。飛行服原來是日本式的連身服,飛行隊的同志建議改成夾克式,這種服裝也沿用至今。這些都是飛行隊留下的頗有紀念價值的建議。
飛行隊成立時,隊長徐兆文、政委王平陽。第一戰(zhàn)斗機分隊隊長趙大海,第二戰(zhàn)斗機分隊隊長楊培光,第三轟炸機分隊隊長鄧仲卿,第四運輸機分隊隊長謝派芬。飛行隊的飛行員大部分是駕機起義的原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飛行隊成立時,航空器材和維修設備都十分缺乏,雖然接收了一部分國民黨空軍航空器材,但多數未經清理。為了保證訓練飛行和專機飛行任務,飛機的定期維護工作和更換發(fā)動機等也都由飛行隊的空地勤人員一起擔任。大家集思廣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夜以繼日地冒寒風、頂烈日,克服種種困難,比較好地完成了戰(zhàn)斗飛行訓練和專機飛行任務,為以后飛行隊擔負重要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防空作戰(zhàn)值班
飛行隊成立后,經過短期的緊張訓練,1949年9月5日正式擔負起北平地區(qū)的防空作戰(zhàn)任務,每天都有2至4架P—51戰(zhàn)斗機晝夜值班。從此,中國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空中作戰(zhàn)力量。但是,當時我軍還沒有防空雷達和可靠的監(jiān)視哨,飛行隊在北平地區(qū)執(zhí)行任務所需用的防空情報,都是用電話從千里之外傳送過來的。只要通報青島、濟南等方向有敵機活動,飛行隊的P—51戰(zhàn)斗機即起飛巡邏,按蘇聯(lián)空軍顧問的意見,以大間隔,一字排開的橫隊在北平地區(qū)上空,用目視方法搜索敵機。
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為了保證會議的順利進行,飛行隊擔負了戰(zhàn)斗值班任務,每天拂曉,有十幾架戰(zhàn)斗機要進行試機檢查。發(fā)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傳送到遠方,北平城內風傳共產黨調來大批空軍,駐扎在南苑機場。傳聞的數字先是幾十架,以后變成了上百架。這雖然是傳聞,但就當時形勢來說對飛行隊有利,因為它使敵人弄不清虛實,飛行隊的存在無疑對敵人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同時對人民也是一種鼓舞。
參加開國大典受閱
9月上旬,飛行隊接到準備參加開國大典空中受閱的命令,全隊人員無不歡欣鼓舞。大家抓緊訓練,準備迎接這個莊嚴時刻的到來。為了完成開國大典的受閱任務,加強飛行隊的作戰(zhàn)能力,特從東北老航校戰(zhàn)斗機訓練中隊接受P—51戰(zhàn)斗機訓練的飛行員中選調2名技術較好的飛行員林虎、孟進參加空軍受閱的戰(zhàn)斗值班飛行。10月間,又從該中隊選調劉玉堤、徐登昆、李漢等飛行教員相繼到北平飛行隊,繼續(xù)進行P—51戰(zhàn)斗機飛行訓練。
飛行隊參加開國大典受閱的計劃經上級批準后,全隊同志抓緊進行準備。參加受閱的飛機共17架,其中P—51戰(zhàn)斗機9架,蚊式戰(zhàn)斗轟炸機2架。C—46運輸機3架,PT—19教練機2架,L—5通信機1架。以3架P—5l戰(zhàn)斗機編成1個分隊,共3個分隊的品字隊形。第4分隊是2架蚊式轟炸機編成一字隊形。第5分隊以3架C—46運輸機呈品字隊形。第6分隊以2架L—5作長機,2架PT—19作左右僚機,也編成品字隊形。這樣,17架飛機形成一個跟進隊形通過天安門上空??罩锌傤I隊原定由徐兆文隊長擔任,但他在8月下旬的一次飛行訓練時,因發(fā)動機故障,濃煙進入座艙,被迫跳傘,飛機墜毀。徐著地時因靴子被摔掉,腳被高粱茬戳傷,只好把在公主嶺恢復P—5l飛機駕駛技術和負責訓練工作的邢海帆調飛行隊任代隊長,并由他擔任總領隊兼第一分隊長,他的左右僚機是孟進和林虎。邢海帆原是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飛行教官,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畢業(yè),曾在美國受訓,抗日戰(zhàn)爭中曾擊傷日機,建有戰(zhàn)功。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按黨的指示,從地面進入解放區(qū),不久,隨葉劍英接管北平工作。
飛行隊從接到命令到組織計劃、實施受閱,前后不到一個月。為了搞好這次受閱,全體同志群策群力,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經過多次計算和演練,才確定了以下飛行方案:飛行航線——選擇通縣雙橋上空為航線起點,直飛天安門;飛行高度——既要使天安門城樓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便于觀察,又考慮到受閱當中一旦飛機發(fā)生故障可滑到城外迫降;飛機速度——為使飛機通過天安門廣場時隊形整齊,保持一定的間隔時間,事先計算好各分隊飛機起飛和進入航線起點的時間,保持好規(guī)定的航線速度和高度,以及各分隊間的高度差。為達到上述要求,飛行隊曾在南苑機場沿東西方向的舊跑道上多次進行模擬演練,主要訓練6個分隊的長機,也練過由17架飛機按預定航線和航行諸元通過天安門上空。有一次,正值全國政協(xié)在中南海懷仁堂開會,代表們聽到飛機的呼嘯聲,有點驚慌,周恩來副主席當即寬慰大家說,這是我們的飛機,正在演練,為開國大典做準備的。代表們聽說是自己的飛機,無不歡欣鼓舞,熱烈鼓掌。
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正式開始,4時舉行閱兵。南苑機場上的17架飛機,按預定計劃先后起飛,均按規(guī)定的航線高度、速度,在通縣雙橋上空盤旋待命。4時35分,空中分列式開始,在空中總領隊的統(tǒng)一號令下,使分隊保持規(guī)定的高度差、速度和時間間隔,分別在900米、600米,450米的高度,由東向西依次進入視線。此刻碧藍的天空有少量碎云,能見度好,地面清晰可見。接近東單牌樓上空時,已經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人流和紅旗,再往前是人民解放軍的坦克、騎兵、炮兵部隊,鐵流滾滾,浩蕩向前。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十分激動和自豪,感到今天的飛行是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飛行,從今天起,中國歷史將進入一個新的紀元,中國人民將不再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壓迫,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一個跨越時代的飛行啊!飛過東單牌樓,天安門廣場映入眼簾,故宮建筑群金碧輝煌,她是我們文明古國的象征,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徐徐飄揚,它是中華民族新生的見證。機群轟鳴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30萬群眾的歡呼聲和飛機馬達的轟鳴聲匯合在一起,響徹古都北京,廣場上形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通過無線電電波飛越千山萬水,傳到五洲四海。
開國大典后的當晚,朱德總司令在北京飯店舉行了盛大宴會,宴請受閱的高級領導同志和駕機、駕艦起義的空海軍人員。朱總司令親切地對駕機起義的人員說:“你們是新起義的,我是老起義的,我曾經幾次起義,最后才找到了中國共產黨。你們都很年輕,還大有作為。我們空軍還要大發(fā)展,你們是空軍的‘種子’,將來要起骨干作用?!?/p>
第二天,朱德總司令來到南苑機場檢閱了飛行隊。這天天剛亮,飛行隊全體人員一齊出動,不論飛機能飛不能飛,能滑行的滑行,不能滑行的人推、汽車拉,把30多架各類飛機,統(tǒng)統(tǒng)沿著東西舊跑道一字排開。所有機組成員都穿上工作服,情緒高昂地站在飛機前,等待著朱總司令的檢閱。上午9時許,朱總司令在聶榮臻代總參謀長、總參作戰(zhàn)部李濤部長、華北軍區(qū)唐延杰參謀長以及常乾坤、王弼等領導同志的陪同下,來到了南苑機場視察和檢閱飛行隊。朱總司令興致勃勃,不時走到飛機前仔細地觀看,詢問飛行員和飛機情況,并進入座艙觀看各種儀表和操縱系統(tǒng)。他對B—24飛機頗感親切,專門登上B—24飛機,進入座艙觀看,問這問那,對朱總司令前來校閱,飛行隊員們無不自豪。同志們深信人民空軍將和陸軍一樣,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它作為人民解放軍的新興軍種,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正如朱總司令所期望的,人民空軍的種子,正在發(fā)芽開花,茁壯成長。
1950年7月26日,中央軍委命令將飛行隊的番號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獨立第一驅逐大隊”,下轄2個飛行中隊,1個機械中隊。1950年11月,蘇聯(lián)根據與中國政府的協(xié)議,派了一個米格9式噴氣式戰(zhàn)斗機師到達北京,駐南苑機場,擔任北京地區(qū)的防空任務,使首都的防空更有保障。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11月19日,“空軍獨立第一驅逐大隊”正式撤銷,其人員和作戰(zhàn)的飛機分別調往各航校和航空兵部隊。至此,第一支能勝任防空作戰(zhàn)任務的飛行部隊,完成了自己的光榮歷史重任,載入我軍的歷史史冊。
(責編 張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