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5年制第10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學習課文“擦火柴”、“凍死街頭”這兩部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領悟作者基于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
⑴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朗讀能力。
⑵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認識資本主義社會貧富不均的不合理現象。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想中體會到她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合理的想象。
2.通過反復研讀課文,體會幻想與現實的對比。
教學難點:從最后3個自然段的句子中體會作者含義深刻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第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初步感知,質疑激情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看看文中主要寫了什么事。(生敘述課文內容。)
師:小女孩這么悲慘的結局,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生: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課件出示:①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②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請同學們仔細讀這兩個句子,并聯系文中內容,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在學習第1段時,我了解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賣火柴凍死在街頭,那么悲慘,為什么這句話中卻說她幸福呢?
生:小女孩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痛苦的地方,就是死去了。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為什么作者卻說她幸福呢?我認為作者用詞不當。
生:我認為小女孩是幸福的。她不用再飽受饑餓和寒冷的痛苦。
師:把同學們的問題歸納一下,就是小女孩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誰認為小女孩是幸福的?請舉手。認為不幸的呢?(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闡述原因。)
師:認為小女孩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的,你們分別到文中找到答案來說明你的觀點,可以自己組成合作伙伴,并選擇你喜歡的學習方式來交流你的感受。(生討論。)
二、深層探究,個性理解
師:交流認為小女孩是幸福的,請闡述你這么認為的原因。
生:她擦燃火柴看到暖和的火爐是幸福的。小女孩在幾乎快要凍僵的時候,看到這個火爐,她真太高興了。當時她是幸福的,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生讀課文內容。)
師:你們感受到幸福了嗎?誰能再讀一讀。
(生帶著高興的語氣讀課文。)
師:你讀得真好,老師仿佛聽到了小女孩的聲音,她好像在說,多么幸福,多么舒服,多么溫暖呀!
師:還從什么地方看出小女孩的幸福呢?
生:小女孩看到烤鵝,看到圣誕樹都是幸福的。小女孩在饑餓難忍的時候,哪怕是看到一個饅頭她都會覺得很幸福,更何況是一只烤鵝,所以她感到太幸福了。
生:我再來補充。小女孩看到圣誕樹也是快樂的。在西方許多國家過圣誕節(jié),有錢的人家裝扮起漂亮的圣誕樹,圣誕樹上掛著許多玩具、畫片,有時還會有人扮成圣誕老人送給孩子們禮物,所以這一天孩子最快樂,因此,這部分要讀得美一些,把小女孩快樂的心情體現出來。
(生讀課文內容。)
師:請繼續(xù)匯報。
生:小女孩看到奶奶時是最幸福的,因為奶奶生前最疼愛她。此時她見到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小女孩的心情高興到了極點,我就帶著激動的語氣給大家讀讀。(生讀課文內容。)
師:假如你是小女孩,(出示小女孩和奶奶見面的課件。)看到了非常疼愛你的奶奶,你會怎么叫呢?自己練習讀一讀。
……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那種迫切的心情。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也能看出小女孩很幸福。
師:小女孩向往的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生活,她得到了嗎?
生:沒有。
師:所以有些同學認為小女孩是不幸的。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好嗎?
生:小女孩5次幻想確實很幸福,可是回到現實,她是很不幸的。我采用了畫表格的方式來理解的。(生展示表格。)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幻想和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在讀的時候,要讀得低沉一些。
生:大年夜是合家團聚的日子,而小女孩卻在大年夜被凍死了,所以在讀這部分內容時,要讀得凄慘一些。
生: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認為這是小女孩的不幸,說明她死了,所以要讀出不幸來。
師:的確,小女孩死了,她是不幸的。(放課件。)但她在臨死前卻又看到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她又是幸福的。(放課件。)到現在這兩種觀點誰說服誰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已經深刻地感受到小女孩在幻景中享受快樂與幸福。你覺得作者想象的合理嗎?
生:合理。
師:作者基于現實合理想象的方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平時寫作時,也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心靈感悟,拓展升華
(課件出示:①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②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現在你對這兩句話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小女孩活著就有寒、饑、痛,只有死才沒有寒、饑、痛。
生:小女孩離開這個世界時是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的。對小女孩來說只要活在世上就有寒、饑、痛,沒有人關心她,沒有人疼愛她。
生:作者用兩個幸福,是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匯報安徒生相關的資料。)從這里,我也能看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表達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師:童話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安徒生正是有了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感受,才寫出這么精彩的文章來。剛才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現在請同學們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
(生齊讀。)
四、情境再現,言由心聲
師:童話大師安徒生以他獨特的寫作方法,使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讓我們再次欣賞這個感人的故事?。úシ拧顿u火柴的小女孩》的動畫片段。)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沒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悲慘遭遇的人,但仍有許多需要我們幫助的貧困孩子。老師希望你們向他們獻出一分愛心,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幸福的人生!今天就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項作業(yè)完成:
1.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2.根據《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寫一篇想象作文。
3.通過各種媒體收集資料,尋找貧困的孩子,幫一幫他們。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